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5年12月29-30日,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地方性氟(砷)中毒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出席的会议代表有全国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省、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开幕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主任委员孙殿军教授主持,中国地方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吉祥教授、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才、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傅松滨教授出席了大会并分别作了重要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第 6届、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 2届全国氟砷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5月 2 1~2 3日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氟砷专业组和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研究所承办 ,山西省卫生厅协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 2 4个省、市、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科研所、高校、卫生防疫部门共计 12 2人。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疾控司副司长陈贤义和山西省卫生厅厅长李俊峰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殷部长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对近年来地氟病、地砷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第 6届、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 2届全国氟砷学术会议 ,经过 3天认真交流 ,完成了各项会议日程 ,即将圆满结束。我代表中国医学会地方病分会、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专业委员会 ,向为这次大会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的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地氟病研究所、提供很好的会议场所及食宿条件等各项会议保障的山西省卫生厅、运城市政府、市卫生局及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对各位代表几天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 !对我国地方病防治科研领域老前辈魏赞道教授、罗振东教授、李广生教授、戴国钧教授 ,王国荃教授、王连…  相似文献   

4.
消息     
第7届全国地方性氟(砷)中毒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2005年12月29~30日,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地方性氟(砷)中毒学术会议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出席的会议代表有全国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省、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开幕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分会主任委员孙殿军教授主持,中国地方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吉祥教授、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才、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傅松…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三届地方性氟中毒病学术交流会在郑州市召开由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氟病专题组及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地方性氟中毒病学术交流会定于1988年11月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辑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学生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讨会,于1991年9月4日~6日在吉林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于2007年11月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组织部周赞主任、徐宁参加了本次会议。首先,召开了第5届常务委员会,经讨论提出了第6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第5届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结束后,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届全体委员会议,新一届地方病学分会集中了全国地方病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专家.委员会由71名委员组成,涵盖了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鼠疫、布鲁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领域,这是自学会成立以来,涉及学科最广、人数最多的一届。改选后的地方病学分会增加了中青年委员,使学会更加年轻化,保证了我国地方病研究领域后继有人。第6届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组织部周赞主任主持,第5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教授首先从完成卫生部委托的防治任务、技术咨询、主办会议及举办培训班、《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的出版等4个方面对第5届地方病学分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周赞主任代表中华医学会对前任的第5届委员会委员表示了感谢。并对新一届的委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本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韩晓明副秘书长为前任委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疆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经验,分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汇总、分析2006—2013年全疆地方病氟、砷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结果通过反复多形式的培训、规范统一的标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加强管理等方式方法,在全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技术过硬的地方病氟、砷实验检测队伍。结论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强化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全疆自治区级、地(州、市)和县(市)三级地方病氟、砷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取得全疆各级地方病氟、砷实验室连续3年(2011—2013年)100%地通过了国家级外质控考核,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防治项目T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第三届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第三届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于1996年5月13日至15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议由地方病学会第二届委员地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第二、第三届地方病学会委员会委员和来自全国18个省(区)地方病...  相似文献   

10.
第四次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汇总会于1998年10月18日至2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有重点监测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病防治所、卫生防疫站地方病科负责同志和监测点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氟砷组的部分专家,卫...  相似文献   

11.
宝鸡地区地方病病区连片集中改水工程设计及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地方性氟中毒,采用病区改水的方法已多见报道。但有关地方病病区(包括氟中毒病区)采用连片大面积集中式联网改水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旨在对宝鸡地区农村广大地方病病区采取连片集中式联网改水调查,表明病区连片集中联网式改水优势明显,能彻底改善广大地方病病区(包括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为探索消除地方病及地方性氟中毒危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氟砷协会第25届学术会议于2003年1月在新西兰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波兰、匈牙利、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捷克等十几个国家.各国专家、学者就氟对硬组织和氟对软组织的损害、氟化的利与弊及氟的实验室检测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5):371-371
由世界氟学会、中国地方病协会和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联合主办的第27届世界氟学会(XXVⅡ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luoride research)将于2007年10月9-12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6-18日,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氟、砷测定实验室质量保证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病中心)孙殿军副主任、申红梅主任助理,黑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常铁中科长,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以及地病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的专家共7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叶瑛,刘雁,陈因凤,周淑琴,古丽娜(新疆阿勒泰地区防疫站阿勒泰市836500)王连方(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程度及范围,1987年以来对六县一市进行了地...  相似文献   

16.
砷氟对血中巯基,丙酮酸和尿羟脯氨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近发现的地方性砷氟联合中毒征已为世人注目,本文选6名健康成人(系调查工作人员),模拟砷,氟和砷氟联合中毒作短期饮水实验,观察其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血清中硫基总量,血液丙酮酸,以及尿羟脯氨酸排出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也未见到砷氟之间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氟砷联合中毒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开泰 《地方病通报》1996,11(1):107-110
氟砷联合中毒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刘开泰(新疆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乌鲁木齐市830054)氟砷联合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氟和砷而引起。目前国外学者对氟砷联合中毒的研究甚少,国内学者在氟砷联合中毒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作了许多工作[1]。有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均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目前己被国家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疾病,在我国由于地理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氟、砷中毒往往相伴存在[1]。1982年原新疆医学院学者在新疆奎屯地区首次发现氟、砷联合中毒,之后贵州又发现了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的病区,内蒙古也有氟、砷联合中毒的病区存在,因而砷、氟对机体组织可能产生的联合作用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2]。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长期摄人过量的氟而导致的慢性蓄积性中毒。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是典型的饮水型病区,是中国氟中毒较重的省份之一,也有地方性砷中毒流行。为了解我省使用防病井水氟和水砷含量情况,对部分使用防病井进行了水氟、水砷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新疆且末县饮水氟砷及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疆且末县生活饮用水氟、砷含量及地方性氟中毒(下简称地氟)病情. 方法 2006年5~9月对且末县30个行政村饮用水氟含量和15个行政村水砷含量进行了筛查,对20个行政村降氟、降砷改水工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水氟、水砷含量检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检查3 164人,其中8~12岁学生检查1 242人,成人检查1 922人.结果 且末县56.3%地下水水氟含量偏高,水砷不高,儿童氟斑牙率40.41%. 结论 新疆且末县尚有部分居民患地氟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