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玉琴  董坚  洪敏  巩雅宁  李少逰 《西部医学》2012,24(9):1661-1663
目的研究天然植物药物IHA-01对猪脑微管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在体外对温度进行两次循环调控,应用超速离心机从新鲜猪脑中提取纯化出微管蛋白,体外建立微管蛋白亚单位聚合-解聚平衡系统,在此平衡系统中通过测量其吸光度值的变化来检测药物对微管的作用。结果 IHA-01抑制微管蛋白亚单位聚合过程中吸光光度值升高。结论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可能是天然植物药物IHA-01抗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界寻找抗肿瘤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按照微管蛋白抑制剂、酶和酶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干扰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毒作用、抗多药耐药等作用机理综述了具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微管是一种动态的细丝状细胞骨架蛋白,也是中心粒的主体分子,微管纤维有序的动态变化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保证。微管抑制剂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或抑制微管的装配、干扰微管组成纺锤丝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发挥明确的抗肿瘤效应。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已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的微管抑制剂类药物有数十种之多,它们的作用位点不尽相同。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管抑制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并简要介绍紫杉醇、长春碱和秋水仙碱等几类微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及微管辅助蛋白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某些微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引起微管动态系统的失衡,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文中就微管相关蛋白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β-谷甾醇对子宫颈癌细胞微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L  Yang YJ  Chen SH  Ge XR  Xu CJ  Gui S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9):2771-2775
目的 探讨β-谷甾醇对子宫颈癌细胞SiHa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内微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β-谷甾醇对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β-谷甾醇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β-谷甾醇处理的SiHa细胞内微管和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分布,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及聚合和未聚合微管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20μmol/L的β-谷甾醇能明显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并显著促进S期细胞的集聚。激光共聚焦分析表明,β-谷甾醇作用5d的SiHa细胞微管网络异常,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显著下调,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证实β-谷甾醇能抑制微管蛋白α和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同时β-谷甾醇能抑制SiHa细胞内微管蛋白的聚合,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结论 β-谷甾醇能降低SiHa细胞微管蛋白α和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并抑制SiHa细胞内微管的聚合,提示β-谷甾醇具有一定的抗微管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造成SiHa细胞生长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天然来源的微管蛋白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管(microtubule)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构成,是构成细胞网骨架的主要成分。微管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在保持细胞形态、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器的组成与运输及信号物质的传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就是利用其动力学特性,或促进其解聚或抑制其聚合,从而达到直接影响细胞的有丝分裂,影响细胞的诸多正常生理功能,使细胞分裂停止于M期。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1微管生物学特征1.1微管的分子结构: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protofilament)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直径约为22~25 nm,壁厚约为5…  相似文献   

7.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独特。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多西他赛可与游离的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稳定的微管,同时抑制其解聚,导致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微管束的产生和微管的固定,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国外有临床研究证实,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微管骨架在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细胞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在与ECV304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细胞微管骨架的变化,以及微管在病毒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2型登革病毒感染ECV304细胞株,间接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观察微管和病毒抗原的分布;应用colcemid破坏微管骨架,检测细胞内外病毒滴度的变化,以明确微管是否参与病毒的复制.结果登革病毒感染后ECV304细胞微管骨架的排列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3种类型:无序排列;围绕核形成环状结构;微管结成束状形成线状突触.间接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显示登革病毒抗原与微管共染,分布在微管组织中心.感染后8 h,药物组上清中的病毒滴度高于一般感染组,而细胞内的病毒滴度低于一般感染组.结论登革病毒感染引起ECV304细胞微管的排列发生变化,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了微管解聚,后者促进病毒的释放;药物的添加,加剧了对微管的破坏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病毒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孟潇  原泉  宋杨 《当代医学》2011,17(25):33-34
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具有其特有的微管解聚活性,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肿瘤的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大多数恶性肿瘤中,Stathmin蛋白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目前已经证实,Stathmin的过表达能够影响某些作用于微管的化学药物的疗效,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分子新靶点。现就Stathmin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邱玉梅 《甘肃医药》2012,(8):630-631
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同位素示踪表明,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目前临床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微管相关蛋白和微管蛋白共同控制微管的组装和稳定性,进而调控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调节细胞物质运输,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分裂分化,肿瘤的发生及自噬的发生.本综述将重点关注于微管相关蛋白与自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管为作用靶点的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其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关它们的作用机制、结合构象、结合位点及构效关系得到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综述了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横纹肌肉瘤中细胞骨架成分微管的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 ,对 70例人横纹肌肉瘤石蜡组织切片中微管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三种不同转移潜能的横纹肌肉瘤细胞系 (PL A- 80 2 ,A6 73,RD)中微管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研究。结果 人横纹肌肉瘤石蜡组织切片中普遍存在微管蛋白的低表达。肿瘤组织学分级 级 microtubulin- β的低表达细胞为 5 2 .38% , 级为 85 .0 0 % (P<0 .0 5 )。有转移、复发的 32例中 ,microtubulin- β的低表达细胞为 87.5 0 % ;无转移、复发的 38例中 ,其低表达细胞为 5 5 .2 6 % (P<0 .0 5 )。在三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系中 ,PL A- 80 2细胞的微管发育最不完善 ;RD细胞中微管形态接近正常肌母细胞 ;A6 73细胞微管发育程度居中 (P<0 .0 5 )。结论 人横纹肌肉瘤中 ,普遍存在微管蛋白的低表达。微管蛋白的减少和微管的发育不完善与肿瘤细胞的转移潜能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转移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4.
Stathmin蛋白由于其特有的微管解聚活性,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肿瘤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种恶性肿瘤中Stathmin都有高水平表达,抑制其表达可以干扰恶性细胞的增殖。目前已经证实,Stathmin的过表达能够影响某些作用于微管化疗药物的疗效,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意义。Stathmin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个分子新靶点。Stathmin在妇科肿瘤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现就Stathmin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促微管聚合蛋白(tubulin polymerization promoting proteins, TPPPs)家族是一类能与微管蛋白结合,从而促使微管聚集、维持微管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蛋白质,其在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该家族在人类基因组中有3个成员:TPPP/p25、TPPP2/p18和TPPP3/p20,其共同点是在C末端都包含一个保守的p25-α序列。TPPP1主要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多发性硬化和多系统萎缩;TPPP3在许多肿瘤细胞中表达,与肿瘤的增殖密切相关;而TPPP2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主要阐述TPPP家族成员及其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微管微创人工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降低并发症的实际效果。方法对421例微管微创人工流产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用微管进行微创人工流产明显优于常规人工流产。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是从紫杉或者红豆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癌药[1,2],白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紫杉醇对一些癌症的疗效非常好,它作用于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微管蛋白拮抗并防止有丝分裂[3,4],是治疗晚期癌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而无限制地增殖。由微管蛋白所形成的微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促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子细胞并获得质与量都相同的遗传信息。在抗癌药中,发现有一类药的作用机制是与微管蛋白相结合从而干扰了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癌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的早期或前中期而死亡。这一发现启发了能干扰微管功能的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已有一些与微管蛋白结合机制不同的这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癌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尤其是那可丁及其衍生物。后者若与免疫疗法药物伍用则更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JWA 蛋白与α-微管蛋白结合和对微管稳定性的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了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微管蛋白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低温处理、处理后恢复的NIH3T3细胞JWA蛋白和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NIH3T3细胞的JWA蛋白与α-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JWA蛋白在细胞内与α-微管蛋白的分布基本平行。结论:JWA蛋白,作为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在微管动力学变化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与α-微管蛋白有交互作用,与α-微管蛋白结合,可能对微管稳定性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已被许多实验证实,但有关其详细分子作用机制仍研究不多。本文综述了紫杉醇影响微管从而发挥抗瘤活性的详细机制,包括紫杉醇进入微管结合位点的通道、与微管蛋白对接的方式、所致微管蛋白结构变化以及微管蛋白结构变化后产生的生物活性和后续作用,如染色体定位异常、染色体融合、细胞分裂终止、诱导凋亡、影响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自噬体形成等诸方面,为研究开发新一类靶向微管的抗肿瘤药物或指导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