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桂兰 《陕西中医》2012,(10):1293-12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对老年性临界高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以及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另设30例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1年后进行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心功能的PR值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全血还原黏度和RBC压积水平均较低以及心功能的CI、HOI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改善临界高血压患者存在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异常现象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镇心痛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4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镇心痛口服液治疗30天,用电脑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射血分数(EF)、心脏每分钟射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血液流变学观察全血比低、高切粘度及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双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EF有显著升高(P<0.01),CO、CI升高,ESV降低(p<0.05)。全血比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有显著下降(P<0.01),全血比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镇心病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脉口服液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通脉高剂量组,通脉纸剂量组、全水宝组、病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眼眶采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通脉口服液可以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有降低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性格特征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对于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各指标差并性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下降明显(P〈0.05),BI评分升高明显(P〈0.01)。结论:因人制宜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对于改善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亚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潜临床状态和前临床状态亚健康患者各50例,通过单纯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相应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穴位敷贴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穴位敷贴.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血浆表观粘度差异有显著性(P<0 05).而对照治疗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敷贴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并提示对亚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与液体静滴,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 2.0 g 10%氯化钾5 mL 液体静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ET-1变化.结果两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为低(P<0.05或0.01).两组血浆ET-1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有明显降低作用,并使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血液流变性与痰湿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30例痰湿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探讨痰湿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痰湿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改变是全血粘度比、全血还原粘度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增高,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正常。说明痰湿实质是以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为特征。化痰祛湿法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降低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28例正常健康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结果:患者全血低、高切粘度、血浆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的血沉、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液高粘滞状态可能与骨坏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组,及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24%,对照组为73.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舌诊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66例慢性病患者以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等7项检测为指标,按舌诊中舌体、舌质、舌苔分类,比较舌象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结果,胖大舌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瘦小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而全血还原粘度、全血粘度明显升高。发现暗淡舌、暗红舌、暗紫舌红细胞压积值及全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舌质由淡、红、紫色的加深,全血粘度质呈递增趋势。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对阐明舌体、舌质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舌象可以反映人体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为中医舌诊辨证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头痛安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加冰水应激法建立急性血瘀模型.结果:头痛安组在高、中、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较血瘀模型组显著为低.结论:头痛安片剂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12.
复方决明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肾上腺素 冰水应激造成的血瘀大鼠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分析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影响。结果:复方决明提取物72g/kg、4.8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7.2g/kg组能降低全血还原粘度。结论:复方决明提取物能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亚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潜临床状态和前临床状态亚健康患者各50例,通过单纯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相应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试验组:穴位敷贴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穴位敷贴.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血浆表观粘度差异有显著性(P<0 05).而对照治疗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敷贴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脏腑气血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并提示对亚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通过40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发现颈椎病与血液流变性之间有着内在联系,颈椎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的数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的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颈椎病可能会导致血液粘滞度的增高,而血液粘滞度增高则可能会引发颈椎病和/或加重颈椎病病情。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液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假性球麻痹的可能机理。方法与结果 将 75例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加西药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将结果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1)。治疗后针刺组与针刺加西药组的血浆粘度和血沉方程K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西药组与针刺加西药组间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和粘滞性,可能是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乌头汤及其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和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AA)模型,并用乌头汤及其配伍的各组药物进行干预,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为指标,观察中药对各组大鼠的影响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组明显上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乌头汤及其各配伍治疗组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但是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中浓、粘、凝、聚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达到降低全血粘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肾、脾胃养护对“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例门诊亚健康就诊者随机分为60例基础健康宣教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60例健康宣教加肝肾、脾胃养护干预组(简称“试验组”).前者接受基础健康宣教;后者在此基础加用肝肾、脾胃养护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中全血粘度值(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患者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沉(P<0.05).结论:肝肾、脾胃养护对“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肺肾气虚型肺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比观察33例肾气虚型肺胀组和32名健康在人组的血液流变学。结果GA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均比GB组血液流变学增高,提示GA组患血液粘滞性增高,符合“气虚血瘀”,“肺朝百脉不利”的肺胀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及中医药治疗。方法:对25例难治性白血病和15例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将25例难治性白血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药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毒化瘀方口服,对照组单用西药化疗。结果:与普通患者相比,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均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在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两个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除血浆粘度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西药化疗组除红细胞电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存在血液粘度的异常,中药解毒化瘀方能够改善难治性白血病的血液粘度,提高其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20.
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肺心病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花  胡勇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5-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8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气血粘度、血张粘度、红细胞压积、气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项指标治疗差值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差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配合西医常规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