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感染旋毛虫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 d大鼠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在6个时相, 实验组大鼠感染旋毛虫后CD3 T细胞数量虽均低于对照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4 T细胞减少,CD8 T细胞增多,CD4 /CD8 细胞比值下降(P<0.05),以感染后第14天最明显, 直到感染后60 d仍未见恢复。[结论]感染旋毛虫的大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最高, 感染大鼠的免疫抑制主要发生在成虫产新生蚴及新生蚴移行期。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了解银悄病病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②方法 采用免疫酶技术和淋巴细胞培养法,对54例进行期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α(mIL-2Rα)进行检测。③结果 54例病人外财力因CD3 ^+,CD4^+,CD8^+细胞百分6率、CD4^+/CD8^+比值和mIL-2Rα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极显著性(t=2.99~9.29,P均〈0.01)  相似文献   

3.
贾玲  杨国杰 《当代医师》1998,3(8):11-12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老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发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OKT3、OKT4、OKT8水平显著降低,OKT4/OKT8与SIL-2R水平则明显升高,提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SIL-2R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②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和3H-TdR掺入法,检测了6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60例健康人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水平的变化。③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2,CD4,CD4/CD8和IL-2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2~16.39,P<0.001)。恶性肿瘤病人CD4/CD8与IL-2呈正相关(r=0.764,P<0.001)。④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6.
费瑜  陈丽娟 《吉林医学》1996,17(5):262-263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双抗夹心法对高血压病(E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3^+及IL-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EH患者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01);轻、中、重度EH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CD8^+、IL-2呈下降趋势,而CD8^+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L患者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高于对照组水平(P〉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4例膀胱癌术前患者应用单抗ELISA夹心法检测血清SIL-2R,APAAP桥联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膀胱癌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组比较,CD_4,细胞显著降低,CD_8细胞则显著增高.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均P<0.01)。如以正常人血清SIL-2R含量(-x±2s)482u/ml为上限阈值及CD_4/CD_8比值1.24为下限阈值,其中的任何一项升高或降低确立为免疫异常,34例膀胱癌患者免疫异常为79.4%(27/3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单克隆抗体醛化红细胞花环法。结果脑梗塞患者的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P〈0.001)、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及抗体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旋毛虫感染过程中血清抗体和有核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 ,血涂片瑞氏染色计数各类有核细胞百分数。结果 :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逐渐升高 ,感染后42d达观察期间的最高值 ;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感染前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则低于感染前。结论 :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是旋毛虫感染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 ,抗旋毛虫感染免疫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烧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烧伤后机体细胞免疫紊乱的机制,动态观察了30例不同烧伤面积患者不同时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发现:中度烧伤组CD3,CD8伤后变化不大,CD4及CD4/CD8比值至伤后第二周起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烧伤组,伤后一周CD3,CD4及CD4/CD8比值即明显降低,至伤后三周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特重烧伤组,伤后一周即出现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结论:(1)烧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是烧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2)中度烧伤患者CD/CD8比值下降,主要是由CD4下降所致而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CD4/CD8比值下降则是由CD4下降和CD8上升共同作用所致;(3)烧伤面积越大,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越明显,其发生机理越复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损伤面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电损伤病人26例,按电损伤后Ⅲ度面积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1例):面积≤5%;B组(8例):5%<面积≤10%;C组(7例):面积>10%。健康组和普通重度烧伤组各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相点的CD4、CD8及CD4/CD8值,加以比较。结果各组与健康组比较:除CD8在烧伤4周和A组4周组比较无意义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与烧伤组及组间比较;伤后1周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伤后2周仅CD4/CD8在烧伤组与C组,B组与C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伤后4周CD4、CD8和CD4/CD8在烧伤组与A组,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Ⅲ°面积大于5%的电损伤即能引起相当于重度烧伤病人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由于CD8持续升高故造成的损害较普通烧伤持续时间更持久。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TSA)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用旋毛虫病人血清识别,显示18条蛋白染色带,分子量范围在80~30 kD之间,有7条清晰而明显的主带,分子量分别为80、74、66、63、55、42和40 kD,其中66、63和55 kD为旋毛虫特异性的蛋白带。TSA与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应答有11条染色带,分子量范围在42~25 kD之间。根据蛋白染色带分子量的差异,可以进行两种病的鉴别诊断,与正常人和其它8种寄生虫病人血清反应均未见清晰的蛋白染色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旋毛虫感染兔后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为旋毛虫病(Trichinosis)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将实验用兔随机分组:感染组10只,每只喂入10 000条幼虫;对照组10只。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结果感染旋毛虫兔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于第4周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对于旋毛虫病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儿童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2例RRI患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并与健康儿童25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RRI患儿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儿童显著降低(P0.01),CD8+显著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及双黄连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双黄连组(58例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及常规组(52例,除不用双黄连外,其余相同)。结果:110例毛支患儿中CD8^ ,CD4^ 均下降,CD8^ 上升,CD4^ /CD8^ 下降,用双黄连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功能恢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毛支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注射双黄连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末梢血象变化的意义。方法:对实验感染旋毛虫(Trichinelaspiralis)小白鼠末梢血象分类计数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小鼠感梁后第3d可见中性粒细胞升高,到观察后期一直呈较高水平,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变化恰与中性粒细胞相反,嗜碱性细胞变化不大。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最为显著,感染后第3d开始增加,到感染第14d达高峰,至整个观察期间一直显著高于感染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场强度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电损伤病人26例,按损伤电场强度分为三组,Ⅰ组(7例);电场强度〈1500 V/m;Ⅱ组(10例):1500V/m≤电场强度〈1.5万V/m;Ⅲ组(9例):电场强度≥1.5万V/m。并以普通重度烧伤组(Ⅳ组)和健康组(Ⅴ组)各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相点的CD4、CD8及CD4/CD8值,分别加于比较。结果 各实验组与Ⅴ组比较:CD4除I组1周和4周无降低外其余各组均明显下降;CD8在Ⅳ组4周和Ⅰ组1周无升高外其余各组均明显上升;CD4/CD8各实验组均下降。与Ⅳ组比较;Ⅰ组除CD8在2、4周,CD4/CD8在4周无明显差别外,其余变化较Ⅳ组为小。Ⅱ组除CD4/CD8在4周下降明显外,余无明显变化。Ⅲ组CD4、CD8及CD4/CD8变化均较明显。结论 电损伤能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并与损伤电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由于CD8持续升高故造成的损害较普通烧伤持续时间更持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旋毛虫肠道急性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小鼠和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变化,比较2者之间差异,探讨相似感染因素在不同种类动物之间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内脏高敏感。方法旋毛虫幼虫包囊感染NIH小鼠(400条/只)和SD大鼠(8000条/只),分别于感染后2周、8周称体质量;通过腹壁回撤反应(abdominal with drawal reflex,AWR)评分评估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对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CRD)的内脏敏感性;处死实验动物,留取空肠、末端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进行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变化。结果 NIH小鼠及SD大鼠肠道感染后2周体质量增长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1和0.092),感染后8周体质量增长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96和0.827);2者感染后2周组肠道各部分炎性反应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感染后8周组肠道各部分炎性反应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扩张压力为40、60mmHg时,NIH小鼠感染后2周组及感染后8周组AWR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RD为40mmHg时,P值分别为0.000和0.010;CRD为60mmHg时,P值分别为0.000和0.014),以感染后2周组增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扩张压力为40、60mmHg时,SD大鼠感染后2周组AWR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和0.035),而感染后8周组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9和0.000)及感染后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和0.001)。结论 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旋毛虫感染后8周炎性反应消退,内脏高敏感长期存在,但2者发展过程不同。本研究推测相似感染因素在不同动物之间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内脏敏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