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拟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腹后和拔管后HR、MAP、血糖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而PETC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更安全,可有效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开胸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开胸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加高位硬膜外阻滞,Ⅱ组单纯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中芬太尼的用药量少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短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比Ⅱ组少(P〈0.05)。结论开胸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3.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15例)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 min后、手术开始1 h后、术后24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和IL-6,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指数(SI).结果 术中B组MAP、HR均高于A组(P<0.05),A组SI显著提高.术中A组CRP、IL-6无明显变化,而B组升高(P<0.05),且B组CRP、IL-6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抑制应激反应,更适用于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4.
2010年8月~2011年3月,我们对8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给予麻醉恢复室(PACU)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53例,女33例;年龄39~78岁,平均58岁;体重40~70 kg,平均55 kg。手术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PACU停留30~60 min(平均45 min)。所有患者留置导尿管、胃管、深静脉管及自控镇痛泵(PCEA)。8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血压控制情况。方法28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14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min、术毕拔管各时点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结果切皮时、切皮后30min及拔管时GA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GEA组(P〈0.05),且GA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GEA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时的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患者术中的影响,并总结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对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联合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联合组的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术中体位和心理评估。  相似文献   

7.
不同麻醉方式对开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进行开胸手术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方法: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研究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确保硬膜外阻滞效果确切。以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术后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苏醒室(PACU)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及术后住院天数少(P〈0.05),2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和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更适合开胸手术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择期行胸腔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每组4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GEA组于诱导前取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GEA组术毕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中全麻药用量,苏醒、躁动和催醒例数,血液动力学、肺功能、术后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GEA组较GA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快,躁动和催醒例数少,血压较GA组明显低,HR也相对较慢(P<0.05)。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GEA组术后无明显疼痛及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病人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副反应 ,本文观察 40例患者在全麻前先予硬膜外阻滞 ,观察其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副反应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择期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 40例 ,男 1 6例 ,女 2 4例 ,随机分成全麻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每组各 2 0例 ,两组在年龄、体重、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方法 :术前 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钠 0 .1g。全麻组诱导用药为 :安定 0 .2mg·kg- 1 ,硫喷妥钠 4~ 6mg·kg- 1 ,芬太尼 2~ 3μg·kg- 1 ,琥珀胆碱 1 .5~ 2mg·kg- 1 ,常规气管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全麻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3组,对3组患者的手术后呕吐恶心状况、躁动情况、手术中肌松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收缩压、舒张压的改变情况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气腹后10 min ,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全麻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全麻组的舒张压与麻醉前比较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后60 min方面,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全麻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高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以及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20 min ,3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手术后24 h内全麻组的呕吐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的躁动以及肌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全麻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在手术期间能使患者的呼吸循环保持平稳,且不容易出现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徐燕 《浙江临床医学》2002,4(4):311-312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本文通过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术中全麻用药量、术后病人苏醒时间、烦躁发生率 ,与单纯全麻组比较 ,评价其优缺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 ,其中胆总管手术12例 ,胃大部切除手术28例 ,术前均无心肺功能疾患 ,肝肾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全麻 +硬膜外阻滞组 (A组 )、单纯全麻组 (B组 ) ,每组20例 ,两组间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无差异 ,见表1。表1一般资料(x±s)(n=20)年龄体重(kg)性别(男/女)A组46.2±5.854.7±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清醒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 )肾上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GE组 ) (n =30 )与单纯全麻组 (G组 ) (n =30 ) ,两组诱导用药相同。GE组选择T9~ 1 0 或T1 0~ 1 1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待硬膜外阻滞作用确切后开始诱导插管。G组术中持续吸入异氟醚 ,GE组连续输注异丙酚 ,硬膜外按需追加局麻药 ;两组均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分别于全麻诱导前 (或硬膜外注药后 )、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皮、术中以及术毕记录HR及MAP值。术后观察并记录病人苏醒过程和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前基础HR、MAP均无显著性差别。全麻诱导后 ,两组病人HR、MAP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下降 ,GE组较G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5) ;气管插管后 ,G组于 1min、3min时HR增快 ,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别 ,而GE组HR始终保持在较稳定水平。G组插管后MAP有一过性增高 ,且在切皮、分离肾上腺或肿瘤、手术 1 .5h三个时点的HR、MAP均高于GE组 (P <0 .0 5) ;GE组插管后MAP仍略低于基础值 ,随后及术中MAP保持在基础值水平。术毕停药后 ,G组病人 (2 1 .8± 9.2 )min时可唤醒 ,而GE组病人 (6 .2± 3 .1 )min即可唤醒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ASAI~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A组和气管插管全麻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麻醉前气腹后即刻,气腹后30min,及术毕的平均脉压(MA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AAI),及未梢血糖Glu,结果2组各时间总的AAI值元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即刻A组MAP、HR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单纯的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手术更有效地抑制术中二氧化碳气腹所得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73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了麻醉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科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8例,女35例,年龄60~76岁;ASAⅠ~Ⅱ级,体重44~76 kg.手术种类包括胃部手术19例.胆道手术37例,肠道手术17例.所有患者均无精神异常及长期服用镇静类和精神类药物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手术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T3各点的SBP、DBP、HR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09-12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85例,分别进行单纯全麻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结果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组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单纯全麻组;自主呼吸、拔除气管插管、完全清醒也短于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是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但操作繁琐,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本研究选择择期行食管癌中下段手术患者50例,对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全麻 硬膜外组(Ⅰ组)50例,穿刺点L1~2,用1.5%利多卡因4 ml,5分钟后无腰麻征象追加10~12 ml,麻醉平面控制在T5以下;全麻组(Ⅱ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手术过程间断静脉注入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同时吸入1%~3%的异氟醚,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时停用麻醉药.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间的拔管时间、清醒程度有显著差异.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麻醉诱导后较麻醉前均有降低(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手术中、气管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利于对血液动力学的调控,术毕苏醒快且安全,并可进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9.
自 1 997年起 ,我科应用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剖胸手术 ,较单纯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优点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剖胸择期手术 35例 ,ASAⅡ~Ⅲ级。其中肺叶切除 3例 ,食道中段癌 4例 ,食道中下段癌 1 4例 ,贲门癌 1 4例。年龄 51~ 74岁 ,男 2 2例 ,女1 3例。随机分 2组 ,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为复合组 1 6例 ,余为对照组 1 9例。方法 :入室开放两路静脉 ,接无创血压、心电监护仪。复合组先作硬膜外穿刺 ,穿刺部位为T4~ 6,穿刺成功后常规置管注入 1 0 %利多卡因与 0 2 5%布比卡因混合液 3ml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不同时点的血栓前状态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术期卒中发生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Ⅱ级且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4例,术前均无心、肺、脑合并症,将其随机分为3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n=8),全麻组(n=8),硬膜外阻滞组(n=8)。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采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选用0.375%布比卡因;全麻组采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选用0.5%布比卡因。分别在诱导前(T1)、诱导后(T2)(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为手术开始即刻)、术毕即刻(T3)、术后72h(T4)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yonWillebrandfactor,vw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complexes,TAT)、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结果:(1)vWF:T2时全麻组vW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T3时全麻组vWF水平显著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间无显著差异。(2)FIB:3组各时间点组间无显著差异。(3)DD:T2时全麻组DD水平显著高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4)TAT:3组各时间点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阻滞能减少因手术应激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小板活化、降低围术期老年患者的高凝状态,但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纤溶状态,故这两种麻醉方法有利于维持患者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降低围术期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