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方面对玉簪花研究进行综述,为玉簪花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玉簪花主要含有甾体类、生物碱类、黄酮醇以及苷类,脂肪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镇痛、抑菌等药理作用。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玉簪花的药理毒理作用机制,完善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民族药青刺果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青刺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青刺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结论:青刺果的营养价值高,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稔是畲族习用药材,是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地上部分,含有脂肪酸、有机酸、多糖、挥发油、黄酮、鞣质、三萜、甾体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炎镇痛、止血凝血、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消化道出血、崩漏及糖尿病等疾病。本文主要对地稔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为地稔的质量评价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金海 《临床医药实践》2009,(1Z):1242-1245
本文从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等方面综合叙述了其研究概况。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包括:甙类,糖类,氨基酸类,油脂类,磷脂类,环肽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等。具有增强肌体作用及免疫促进等作用。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对太子参的开发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枉前  张恩娟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3):139-141,177
胡椒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包含了生物碱、黄酮、木脂素、挥发油及脂肪酸类等成分。在我国该属药物长期主要以通经络、祛风湿的作用入药,而近年来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结合新的研究进展,从胡椒属植物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感染等方面回顾和介绍胡椒属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研究现状与研发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子参含环肽类、糖苷类、挥发性物质、脂肪酸及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心肌保护、免疫增强、抗氧化、抗应激、治疗糖尿病及止咳等药理作用,是儿科临床组方常用中药。近两年来,太子参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药材之一。文中综述了太子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太子参今后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阐明太子参功效物质基础、揭示种质(遗传)及生态环境对太子参品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34):4862-4865
目的:为狗肝菜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其药物制剂或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Juss."为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Google学术、Medline 4个中外文数据库或搜索引擎,查阅国内外所有与狗肝菜相关的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有关其栽培(7篇)、生药学(3篇)、化学成分(12篇)、药理作用研究(13篇)以及产品开发(2篇)的文献共37篇,其中有效文献31篇。狗肝菜含有挥发油、脂肪酸、黄酮、苯丙素、甾体、多糖等化学成分;其多糖具有抗氧化、调节肝酶活性、抗炎性因子作用与免疫调节功能,有望将其开发为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制剂或保健品。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是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夏枯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分析方面,对夏枯草真正发挥药理作用的水溶性成分研究尚少,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粗提物方面,对夏枯草主要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靶点和环节研究较少。应加强夏枯草水溶性化学成分、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作用机制研究,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国内外科技文献、书籍,对夏枯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综述夏枯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摘 要:桃仁又名桃核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既是益智食品,也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并且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对桃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不够深入,已经分得脂肪酸、蛋白质、甾醇及其糖苷类、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证明其具有抗凝血、抗血栓、预防肝纤维化和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对桃仁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鹿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经数据库检索,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从鹿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类、脂肪酸、脂类、含氮类化合物、多糖等。鹿茸具有改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抗氧化、增强性功能、促进创伤愈合、抗应激、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鹿茸具有多种化学成分以及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进一步研究鹿茸的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柏枝来源于柽柳科水柏枝属植物水柏枝Myricaria germanica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 具有疏风解表、祛风通络、透疹止咳等功效。主要对来源于该属的三春水柏枝M. paniculata、宽苞水柏枝M. bracteata和秀丽水柏枝M. elegans的黄酮类、三萜类、没食子酸类、酚酸类、木脂素类、长链脂肪醇类等6类化学成分以及它们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包括抗菌、抗炎、细胞免疫、抗疲劳、抗氧化、肝损伤保护,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为新药研发储备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酚类和黄酮类等。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菌、抗癌、抗诱变等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以"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Polygonum multiflorum"、"Pharmacology"、"Toxicolog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组合查询2000年至2015年在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读秀数据库中有关何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提供参考,为后续药学工作者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何首乌因其黑须发、益精髓、延年不老等补益作用在处方及中成药中广泛应用,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进展,关于何首乌及其成分的药理研究也不断深入,何首乌包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酚类、黄酮类、磷脂类等成分,关于何首乌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及蒽醌类药理研究较多;具有抗衰老,降脂保肝、提高免疫力、治疗骨质疏松等作用,通过查阅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将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查阅古文献记载何首乌传统功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对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何首乌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以及亚洲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以及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里香具有杀虫、消炎镇痛、抗菌及抗氧化等作用。综述了九里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近年来,冬虫夏草繁育品的研究获得突破,实现了冬虫夏草的大规模产业化繁育。冬虫夏草繁育品基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野生冬虫夏草相比,冬虫夏草繁育品不仅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还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安全性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叶作为传统药材已经被大量应用于现代化工研究、医药研究和日常饮食中,在古今中外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被鉴定出的皂苷类、黄酮类、氨基酸、酚酸及有机酸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表现出保护神经系统、镇静催眠、降糖降脂、抗氧化及抗炎等药理作用。本文对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予以归纳综述,以期能够为日后更进一步探索刺五加叶应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近年来化学成分研究显示败酱草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甾醇、香豆素及有机酸类,药理研究发现败酱草具有抑菌、镇静、胃肠、抗肿瘤、抗氧化及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来源植物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两种来源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深度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菘蓝属植物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其中菘蓝的根和叶即为板蓝根和大青叶。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硫代葡萄糖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肿瘤、抗炎、免疫增强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40年来国内外有关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总结,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我国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近年来,对于金花茶开展了大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表明金花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该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抗肥胖、降血压、抗过敏、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对金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更好地利用该植物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为菊科金鸡属植物,原产于北美,在我国新疆昆仑山区被发现并在当地作为茶饮用,至今有十多年的历史。两色金鸡菊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酸、鞣质、糖类、挥发油或油脂类和酚性成分。研究表明两色金鸡菊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综述近年来两色金鸡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