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正中开胸,股动脉、右房插管转流,不游离主动脉弓及头臂血管,鼻温18℃,停循环,于无名动脉近端2cm部分切开升主动脉,直视下置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于主动脉弓和近端降主动脉及三支头臂血管内,行左颈总动脉、右无名动脉气囊导管选择性脑灌注,吻合支架血管近端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恢复全身灌注。观察并发症及疗效。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结果本组无死亡,手术过程顺利,脑及右上肢停循环6-7min,左上肢及降主动脉停循环25-2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1-96min,体外循环时间145-190min。术后64排CTA示1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外左侧少量血流流向降主动脉,3个月时消失;术后短暂、轻度精神症状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与血管吻合无关。术后1周及3个月CTA示支架血管位置满意,各头臂血管血流通畅。结论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术中置人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地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死亡。手术时间(252.4±50.3)min、体外循环时间(133.6±26.1)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2.8±10.9)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9±8.1)min。患者术后及时清醒、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随访3~14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步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国产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4例,经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置入Aegis或Hercules国产支架后,造影检查证实疗效。术后平均随访(19±17)个月。结果34例手术均获成功。32例置入1枚支架,2例分别置入主体和短支架各1枚,平均支架直径(33.5±3.5)mm,平均支架长度(96.5±17.6)mm。1例术后2h死于夹层破裂。3例术后存在原发性内漏。2例肾功能不全。出院后随访,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9个月发生继发性内漏,1例1年时升主动脉再次发现夹层,1例6个月后发生截瘫,2例死亡。结论国产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孙氏手术、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两手术方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以孙立忠教授主动脉细化分型中AC型为入选标准,选取患者24例.孙氏手术组患者1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9例,同期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术)2例,主动脉瓣成形1例.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组患者12例,单纯三分支支架术中置入3例,同期升主动脉替换8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Bentall术)1例.出院前、术后3个月、术后每年复查主动脉全程重建CT.结果 孙氏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0.00±1.60)h,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53.33±49.33)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41.41±27.5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9.67±10.28)min.住院死亡4例,死亡原因:多脏器衰竭2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组:平均手术时间(7.77±2.06)h,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8.25±32.05)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79.75±29.5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4.33±6.53)min.住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1例术后一直未醒,术后第5天少尿,家属放弃治疗.孙氏手术组随访(11.09±6.87)个月,无死亡及需再次手术者.联合三分支支架术中置入组随访(18.40±8.03)个月,术后死亡2例,1例术后1年胸痛发作,心脏彩超提示升主动脉明显增宽,主动脉后壁分离为两层,当即死亡;1例术后2年随访主动脉全程重建CT提示无名动脉近端内漏.结论 孙氏手术和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术是治疗大多数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手段,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简化了手术步骤,术后内漏是高危因素,对该种手术方式患者选取应有一定针对性,根据患者信息订制更加个体化支架,并且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常累及降主动脉的夹层。主动脉瘤突发性破裂或夹层累及重要分支血管时常致相应脏器血供减少。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胸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其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加之老年患者多并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常不易耐受。近年来,我院采用腔内支架(ESG)治疗此类患者9例,效果满意,现将术中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Stanford B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并行主动脉造影,应用QCA血管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选取合适型号支架,置人大血管内封堵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重复造影观察支架位置,检查有无内漏。术后1w及6个月行CT随访,观察内漏情况、支架移位和假腔变化。结果本组7例老年患者支架置入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即刻造影:全部患者夹层近端破口封闭,恢复真腔血流,1例见少量近端内漏,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病例应用国产覆膜血管支架也成功完成手术,即封堵夹层破口同时也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未行旁路移植,但也未出现相应部位缺血的表现。全部患者行CT随访,3例主动脉夹层消失,余者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国产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较低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所有患者都进行了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确诊夹层原发破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平均距离1.2(0.5~1.8)cm。患者发病平均时间为7.6(2~15)d。所有患者都采用整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修复夹层破裂口,经股动脉顺序置入支架于左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降部。支架主干直径34~46mm,分支直径12~16mm,支架长度110~120mm。结果:16例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夹层破口完全封闭,真腔血流正常,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术后平均随访1~2年,无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整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可在急性期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当近段锚定区小于2cm时,可保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近期效果良好,长期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因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术前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CT血管造影(CTA),术中造影再次评估病变部位及解剖位置,切开股动脉,行覆膜内支架置入,封堵原发破口,手术成功后再次造影检查。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支架37枚,全部获得成功。术中造影见少量内漏4例,3例经支架近端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无需特殊处理。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明显扩大。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总结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经CT增强扫描确诊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3例,从股动脉植入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破口.植入后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血管内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造影60例无内漏,3例轻度内漏,1例出现左上肢缺血.随访CT检查1~3年,未出现脊髓损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大部分胸背痛等症状消失.结论 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是治疗胸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院1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收集16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Wheat、David、Bentall及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等术式。根据术式分别采用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SACP)等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其中,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均行右锁骨下动脉与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DHCA加SACP下完成主动脉远端支架植入及弓部血管吻合,期间脑灌注流量5~10ml.kg-1.min-1。术中采用单泵双管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α+pH稳态和高氧血气管理及超滤等技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97.3±28.3)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5.3±3.8)min、SACP时间(45.2±7.7)min、心肌阻断时间(86.1±10.8)min。重症监护室时间72~516(181.31)h。院内死亡17例(死亡率11.25%),余134例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正确选择体外循环方法及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的保障。主动脉全弓替换术中采用单泵双管及单侧选择性脑灌注、α+pH稳态和高氧血气管理及超滤等技术切实可行,临床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应用。方法 :8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 ,其中 2 6例深低温停循环。结果 :8例 (9. 1% )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 ;4例 (4. 5 % )脑部并发症 (2例广泛脑缺氧 ,2例脑栓塞 ) ,2例死亡 ,1例不清醒 ,1例偏瘫 ;6例 (8. 0 % )皮肤切口延迟愈合 ,局部感染 1例 (1.3% )。术后插管侧无下肢缺血或股动脉血栓形成。结论 :经股动脉插管行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是有效的。采用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可有效的降低了股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下肢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 ;股动脉插管主动脉逆行灌注造成的假腔灌注和脑部并发症在本组发生率虽较低 ,但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4.
<正>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可再发Stanford A、B型夹层,预后不良。为了解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再发主动脉夹层11例,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经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43±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需全主动脉弓重建的患者实施术中直视下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当鼻咽温度降至23℃时,停止下半身灌注,于无名动脉近端横断升主动脉,经此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3例患者术中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其分支支架血管通畅,三分支支架血管均无扭曲,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部位的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直视置入进行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全主动脉弓重建是可行的。这种方法避免于常规全主动脉弓替换术中的主动脉弓三分支血管吻合和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较深部位的远端人造血管一降主动脉的吻合,从而简化了全主动脉弓的重建,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创面大、时间长、失血多,围术期异体血液制品需求量大。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可减少术中体外循环等多种因素对血液的破坏,减少异体血的使用。经APP分离后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具有促进组织生长、抑制细菌繁殖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近年来,由于APP技术相对其他血液保护措施能减少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破坏而被广泛关注,在需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本文对AP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假腔插管在A型主动脉夹层(AAD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主动脉假腔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手术5例,其中4例为辅助股动脉插管灌注,1例为单独升主动脉假腔插管。所有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同时行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ACP)。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夹层破裂及灌注不足。术后CTA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通畅,术中支架位置良好,无内漏。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未闭的降主动脉假腔血栓形成。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术后突然发作的混乱、瞻望或躁动,持续5~10 s,很快缓解。病例3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415 d后完全缓解。结论:AADA手术在准备充分并且适应证明确的条件下,经主动脉假腔插管是传统插管的一种有效的替代及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18.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主动脉疾病,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的进步,其围手术期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主动脉弓部手术策略的选择以及远期主动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依然困扰着心脏外科医师.现结合国内外的相关临床研究,对这两个问题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8岁,因胸背部疼痛1d于2012-04-09急诊入中日友好医院.患者于入院前1d突发胸背部疼痛,呈闷痛样,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主动脉夹层,给予降压、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未缓解,仍有胸背部闷痛.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日160/95 mm Hg(1 mm Hg=0.133 kPa),最高达210/120mmHg,于2001年开始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服用,血压控制不佳.查体:血压150/80mmHg,神清、自动体位、精神弱、痛苦表情,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侧颈动脉、股动脉搏动可触及,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法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即升主动脉及弓上分支血管人工血管置换联合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出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等指标。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全组病例中体外循环时间为82~13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0~65min。术后在监护病房中,有12例患者在6h内清醒。11例患者在术后48h之间拔出气管插管。术后首个24h引流量在325~575ml。术后两周和3个月左右复查主动脉CTA提示,人工血管形态良好,分支血管血流通畅,支架血管无移位。夹层近端破口封闭良好,无造影剂渗漏,支架附近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近期能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覆膜支架材料的限制,其远期效果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随访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