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将肝纤维化治疗分为去除致病因子 (彻底治疗原发病 )、抗肝纤维化治疗及对症支持疗法。近1 0年来 ,有关报道不少于百余篇。本文重点讨论肝纤维化中西医治疗方面的几个实际问题。1 彻底去除原发病因致肝纤维化的原发病常见有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纤维化 )。它们的原发病因分别为HBV、HCV、血吸虫、酒精。而脂肪性肝纤维化病因复杂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其中重要因素。α-干扰素的抗 HBV和抗 HCV作用已公认 ,而拉米夫定的抗 HBV作用亦获承认 ,虽不理想 ,但至今尚无更有…  相似文献   

2.
张淼 《肝博士》2021,(2):51-52
肝纤维化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常见于嗜肝病毒、酒精、药物、血吸虫、代谢异常以及自身免疫损伤等引起的大多数慢性肝病,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可引起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最终形成肝硬化或肝癌.因此,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对于改善慢性肝病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纤维化,其发生机制是机体对炎症的修复反应。慢性肝病患者若不经过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其中大约有10%的人在5—10年后发展成为肝硬化。以致于发生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甚至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能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将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因此,尽早实施肝纤维化的治疗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中医提倡“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但须注意的是肝纤维化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B超影像学可早期发现“肝表面欠光滑,有少许小结节”等。但未必有蜘蛛痣或肝掌,且因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易被医患忽略而延误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肝纤维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肝纤维化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慢性肝炎病检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并且纤维化程度越高,形成肝硬化的时间越短,发生肝硬化的几率越大.在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将保持高水平,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存在大量的慢性肝炎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如何阻止这部分病人向肝硬化发展,正是治疗肝纤维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肝纤维化的病因病理及分级标准肝纤维化为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它是由于各种慢性肝损伤引起的肝脏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 /或降解减少的结果。因此 ,慢性、持续性肝损伤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前提。肝纤维化的部位和病理过程因病而异 ,与纤维化形成的相关细胞种类也不尽相同。而肝窦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肝纤维化的主要因素 :①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是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的主要原料 ,HSC的被激活是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②HSC的活化受多种因子的网络调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常规保肝及拉米夫定口服;实验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口服;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前后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TGF3)的变化情况,观察周期为12周。结果:在80例患者中,实验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的病因有药物和毒素、感染、胆管梗阻、代谢性、心血管、隐源性及其他因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空一回肠短路等。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机体免疫在自身和上诉因素作用下,三大调节功能失调,如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则不能产生有力的保护性反应,导致病原体长期的侵害肝脏,引起相应的病变。缺乏完整体液免疫应答的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参甲化纤方治疗.对照组例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超声影像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超声影像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C-Ⅲ无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或P 〈 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炎肝纤维化,可有效抗病毒,有效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减轻脾脏厚度,减轻门静脉和脾静脉宽度.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肝纤维化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可作为一种病名(K74.001),但主要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以及汇管区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其形成机制主要由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与毒物、血吸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损伤因素长期慢性刺激肝脏,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胶原等ECM成分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促使肝脏ECM沉积与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总体策略应包括祛除病因,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沉积,促进ECM降解以及改善微循环与代谢障碍,减少并发症等多个环节.在临床中应重视临床肝功能的肝病慢性化指标在抗肝纤维化治疗评价中的作用.就疾病的总体而言,有效的病因治疗是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首要对策,而抑制炎症反应是抑制纤维化进展、降低慢性肝炎肝癌发生率的重要策略.辨证论治是针对整体病理状态的动态治疗,可改善疾病的病理状态,因而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优势,对提高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无序化为特征,早期发现并采用积极的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可控制多种肝组织疾病,尤其是肝硬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的前提,FibroScan等无创性诊断技术的出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方面,中医药已成为目前及今后研究的热点,而中西药联合治疗是今后开展抗肝纤维化研究的方向和重要任务之一.现就近十年来,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人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TGF-β1)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但治疗组治疗后各种指标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三甲益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30例)、拉米夫定(32例)、拉米夫定联合三甲益肝颗粒(44例)治疗组,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拉米夫定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优于拉米夫定组。结论拉米夫定及三甲益肝颗粒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拉米夫定和三甲益肝颗粒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肝、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组方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 2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PC-Ⅳ)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明显,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的影响。方法 28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14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西医组),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均能降低AST、ALT、GGT、TB、IB,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12月新蔡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白蛋白(Aib)]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ALT、TBil、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LN、PⅢP及Ⅳ-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LN、PⅢP及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性。方法:回顾近5年我科通过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治疗肝脓肿12例。结果:1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例治愈,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配合中药治疗肝脓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