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细胞癌属于多血管实体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肝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涉及多种调节因子的复杂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的平衡所控制。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因此,通过阻断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作用、增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活性,或通过抑制和干扰VM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10余种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等。本文对肝癌血管生成分子机制和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以其低毒、高效等特性正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剂、环氧化酶-2抑制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大量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第二大男性肿瘤,中国PCa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晚期前列腺癌激素抵抗力的难治性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分子靶向治疗(MTT)能精确抑制肿瘤生长,具有降低不良反应的特性,是未来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向。本文对前列腺癌肿瘤细胞靶向治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靶向治疗等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的消化系统肿瘤。早期患者常出现腹痛、黄疸、消瘦、腰背疼痛和上腹饱胀等症状[1]。单纯放化疗对胰腺癌的敏感性较低,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和发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研究报道,索拉菲尼能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已被用作为晚期肝癌的首选用药[2-3]。但是,目前尚未见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一种病死率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肿瘤内部的低氧、低pH、高细胞外基质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及相关信号通路影响血管生成。近年来,临床靶向肝癌血管治疗已从单一靶向VEGF的药物治疗转变为促进血管正常化及联合治疗。本文主要对肝癌血管生成及其临床靶向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率低,70%~80%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虽然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联合新药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增加了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缓解率和肿瘤切除率,生存率亦略有提高,但预后仍差,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提高食管癌疗效.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来治疗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靶向选择性、高效性、低毒性特点,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等肿瘤治疗中已取得显著疗效.分子靶向治疗也是治疗食管癌的有希望的一种方法,当前,寻找食管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和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成为食管癌研究的热点,为此对近年来有关食管癌靶向治疗研究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汛  白仲添 《西部医学》2014,(7):817-821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具有复杂分子发病机制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认为,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早期主要由病毒感染、毒素(如酒精、黄曲霉素等)或代谢等因素引起肝脏机能发生一系列异常变化,以及单个或多个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突变造成。但这些都与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改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关键信号通路的开发,对于肿瘤的治疗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人们致力于通过对肿瘤作用机理及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来研发相关的肿瘤靶向药物,而且主要瞄准这些通路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特征及异常变化所导致的结果等方面。目前,多靶点、多抑制剂药物的开发已成为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这对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开创了肝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对一些与肝癌相关的信号通路及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做一述评。还就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物做一概述,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参阅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出现与发展,逐渐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免疫治疗.目前已有7种靶向治疗试剂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临床晚期转移性肾癌的治疗.这7种药物分别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西替尼、帕唑帕尼、贝伐单抗、依维莫司和坦斯莫司.有些新药尚在试验阶段.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治疗效果也取决于是否药物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或有效阻断mTOR通路.较比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本文就这些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肾癌在选取药物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据2020年最新版全球癌症报告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高达182万例,约占全球总数的42%[1].传统的外科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是消化道肿瘤治疗的基石,但在减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尚存在治疗瓶颈.近年来,以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主的综合干预体系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肿瘤的局部靶向微创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5].本文对PDT在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靶向治疗是晚期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结直肠癌重要的治疗策略.贝伐单抗是首个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均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生存期.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血栓形成、出血.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安全,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黄建文  陆骊工 《当代医学》2010,16(17):285-289
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当前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然而TACE不能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反复治疗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机会,患者的生存期仍不理想。近几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给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已成为当今肝癌综合治疗的热点之一。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优势在于能将高浓度药物传递到肿瘤部位,并且减少对全身暴露;分子靶向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弥补TACE术后复发等不足。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呈现良好的协同作用。现就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超过50万人[1]。目前肝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局部射频消融、动脉栓塞治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由于其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即为中、晚期,难以进行手术根治。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则导致肿瘤生物免疫、基因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已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郑青平  倪秉强 《医学综述》2009,15(4):517-519
实体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形成是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肝癌肿瘤血管形成。阻断VEGF血管形成通路靶向治疗能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实验与临床研究均已取得一定疗效,是治疗肝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晚期结直肠癌已进入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阿柏西普作为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目前阿柏西普已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了Ⅰ、Ⅱ、Ⅲ期的临床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该文主要对阿柏西普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各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抗血管生成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病死率在城市已居肿瘤死亡首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以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化疗仍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10年来化疗的疗效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靶向治疗的建立,让肺癌病人获得了新的希望。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已取得了飞跃的进展,许多新的靶向性治疗的研究为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相关药物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Iressa)已成为复发性晚期NSCLC治疗中的热点。因NSCLC中EGFR表达率高达30%~80%,因此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I)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分子。吉非替尼为苯氨喹唑啉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EGFR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及转移等。FDA批准吉非替尼作为NSCL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IDEAL-1,IDEAL-2的试验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分子靶向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推进了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一系列的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分子靶向治疗就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信号传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重要靶点,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是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相对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手段,其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靶向治疗在其治疗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中的关键环节,针对新生血管的靶向药物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临床中被批准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抗血管药物主要有贝伐单抗、阿柏西普、瑞格非尼等。该文就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靶向治疗在肾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是关键的靶向治疗药物之一。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昔替尼高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阿昔替尼与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肾癌疗效可观。该文就阿昔替尼在肾癌治疗中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治疗癌症的新途径:靶向肿瘤微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基础近年来靶向肿瘤微环境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肿瘤微环境主要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免疫监视和免疫反应、孕育肿瘤干细胞等促进肿瘤发生及转移.理论上靶向肿瘤微环境的肿瘤治疗应有高教、低毒、广谱的特点.限于对肿瘤微环境的了解,目前以肿瘤微环境为靶成功治疗肿瘤的例子并不多.本文就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不断涌现,但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仍然较差,分子靶向治疗是除化疗之外治疗晚期胃癌的又一重要方向。针对诸多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靶点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合酶2等,出现了各种靶向治疗药物,多项Ⅱ/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报道,对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