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调查,我国有58.4%的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但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不到10%(HBsAg阳性率9.09%),说明大多数人感染了HBV后,可以通过机体的免疫功能,战胜“来犯之敌”,获得抵抗力。多数人感染HBV后,可无临床症状,自己毫无知觉,需要检测HBV标志物(俗称“二对半”)才能明确诊断,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重要依据。而血清HBsAg阴转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HBV清除和临床治愈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包括抗-HBc阳性、抗-HBc阳性或抗-HBe阳性;另一类是所有HBV标志均阴性。隐匿性HBV感染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的一大难题。现将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0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预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大多数病人(118/120)预后良好,临床治愈。少数病人(2/110)迁延未愈,有早期肝硬化倾向。结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易漏诊,有发生不良合并症和通过输血传播HBV的可能,应引起临床注意,建议进一步做HBV-DNA或肝组织活检等筛查。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乏力、纳差、恶心伴肝功能异常半月于2005年11月4日以慢性肝炎(病原未定)收住。既往史:患者自2001年9月开始出现反复乏力、纳差、恶心并肝功能异常在外院多次住院。因每次住院检查肝炎病原学指标甲-戊全阴性,又胃镜检查示食道静脉重度曲张,诊断为慢性肝炎(病原未定),肝硬化代偿期。2003年11月16日曾查抗核抗体(ANA)1:100阳性,着丝点型,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平滑肌抗体(SMA)阴性,每次住院进行保肝治疗,肝功能都能改善,但病情未能稳定仍要反复发作。患者除服用保肝药外,无明显其他药物使用史,无饮酒史,本人和家族中无明显肝病史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约有2. 57亿慢性 HBV 感染者[1].最新版欧洲指南将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划分为5个期,即:①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②HBeAg阳性CHB、③HBeAg阴性性慢性HBV 感染、④HBeAg 阴性 CHB、⑤HBsA... 相似文献
6.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HBV众多的传播途径中,输血是导致HBV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为常规的血液筛查项目,大大保证了输血安全。通过输血引起的乙型肝炎在过去几十年里稳定降低。但是HB-sAg阴性的血液成分仍然会引起HBV输血感染。为此,引出了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名词,也就是隐匿性乙型肝炎(OHB),OBI是临床医学的一大挑战。它主要有2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中能持续检测到相应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或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这种状态称为隐匿性乙型... 相似文献
8.
“我们家小孩这次体检又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阴性,已经2次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了,这是为什么呀?”“你看我这乙型肝炎是怎么得来的?医生说这与输血有关,可那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输的血不都按正规程序检测了吗!” 相似文献
9.
李凤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11):1064-1070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仍是输血后肝炎(Post transfusion hepatitis, PTH)的重要传染源之一。随着献血者血液筛查系统增设核酸检测技术(Nnucleic acid test, NAT),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OBI引起的输血传播性疾病,残余风险度显著降低,但献血者中仍存在一些OBI感染者,增加了经血传播OBI的风险。地域差异、人群特征及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对OBI的流行情况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无偿献血人群OBI的流行率。本文主要对OBI的相关概念、发病机制、国内外献血者中OBI的流行率、经典检测方法和传播情况以及如何管理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11.
徐小娟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121-122
HBsAg阴性的HBV感染常称为隐匿性HBV感染 ,指血清HBsAg阴性 ,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 (或 )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分为二类 ,其一 ,可检出血清HBV标志 ,包括抗 HBs(+ )、抗 HBc(+ )或抗 HBe(+ ) ;其二 ,所有HBV标志均阴性。我国HBV感染率高达 62 .5 % ,[1] 是隐匿感染存在的基础。 1991年骆抗先等应用PCR技术研究发现[2 ] ,HBsAg阴性的隐匿性HBV感染我国普遍存在 ,单纯性抗 HBc阳性人群中有 30 %~ 35 %血清HBV DNA阳性。因肝组织病理切片较临床更准确反映肝病变 ,对血清HBV DNA阴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主张肝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ELISA检测血清HBsAg阴性的原因。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50例健康献血员、263例健康体检自然人群和21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检测出的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3%、4.2%和38.1%。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未检出有5例,在0.05ng/ml~0.1ng/ml有7例,0.1ng/ml~0.5ng/ml有6例,0.5ng/ml~10ng/ml有2例。结论:隐匿性HBV感染在不同人群中广泛存在。血清HBsAg阴性的机制主要是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严重抑制,以及HBV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sAg阴性的原因。方法:用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6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测定,同时用荧光定量PCR对血清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1例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血清HBsAg未检出有8例,在0.05ng/ml-0.1ng/ml有27例,0.1ng/ml-0.5ng/ml有21例,0.5ng/ml~10ng/ml有5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大多数低于103copies/ml。结论: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阴性的原因主要是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低载量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进行Q-PCR定量检测和BCP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诺华公司NAT方法筛查35 332份献血者HBV DNA,有18例确认为HBsAg-/HBV DNA+,48例为可疑HBV DNA+血样,使用QPCR和Nested-PCR方法对48例可疑血样进行定量检测和BCP区域扩增和测序;并与野毒株BCP序列作比对分析.结果 从48例可疑HBV DNA+血样中成功应用Q-PCR定量检出HBV DNA阳性6例,均为隐匿性乙型肝炎(OBI),并获得6例BCP序列,发现在TA富含区的变异相对较多,1例样品发生缺失变异,6例OBI血样共有14个变异位点在BCP区域.结论 本方法能对可疑标本进行检测和定量,通过BCP区域的检测进行OBI的确认. 相似文献
17.
近来暴跌的股市,让很多股民在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同时,出现了食欲降低、心脏不适、浑身难受等症状。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医师潘轶竹特别提醒,那些身体突然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股民,在无法确诊的情况下,可以到精神科医院就诊,因为他们有可能患上了隐匿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我国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均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 B V)感染”提法。2005年12月公布的我国第一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了慢性HBV感染。2000年以前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均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 B s A g)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20.
不明原因肝炎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肝炎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隐匿性感染的机制。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3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检测出的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7.5%。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隐匿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未检出有3例,在0.05~0.1ng/ml有8例,0.1~0.5ng/ml有6例,3.5ng/ml有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为10^3~10^6copies/ml。结论隐匿性HBV感染是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之一。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阴性的机制主要是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严重抑制,以及HBV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