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高血压患者196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98)。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健康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慢性病管理,进行两组管理效果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更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开展体育锻炼、戒酒、戒烟、减少油摄入量、减少盐摄入量、遵医嘱用药、自行血压检测患者例数更多。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生理指标,并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对护理人员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122.36±28.19)mm Hg,平均舒张压(81.36±9.18)mm Hg,均优于对照组的(174.95±37.55)mm Hg、(105.25±11.36)mm Hg(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血压监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程瑶 《中国乡村医生》2022,(36):156-158
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精力、情感健康、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仅展开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观察组行健康管理档案、健康教育联合随访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经慢性病管理后,其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降低,且用药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病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社区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1)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2.2±14.5)mmHg、舒张压(81.3±9.0)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2)观察组患者科学运动88.0%、规律用药84.0%、血压监测85.0%、饮食控制89.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郑欢欢 《河南医学研究》2023,(24):4601-4605
目的 分析社区养老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接受社区养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态度、生活质量、健康生活方式等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文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养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生活的态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所共收治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相关功能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接近正常水平;各项相关功能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加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管理的社区100例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居民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慢性病发生率0.83%低于对照组的15.8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数值、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有效降低了老年慢性病发病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112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健康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日常护理,健康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健康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健康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 用药依从性以及膳食结构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社区康复中心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所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老年高血压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仅接受医院医师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区康复中心医师进行诊疗干预。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在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社区康复中心干预后,观察组收缩/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血压控制效果良好;另外,观察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及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命质量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社区康复中心干预可有效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以抽签的形式进行随机分配,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75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社区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护理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平均为:140~98 mmHg,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平均为156~113 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控制较好指标优于对照组175例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好控制血压,健康生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杨利 《中国乡村医生》2023,(23):146-148
目的:分析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凯里市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体重指数、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科学锻炼率、科学服药率、监测血压率、规律复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优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16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建立档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及定期复诊等社区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作用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效果,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在血压变化和糖尿病空腹血糖变化、健康知识掌握、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健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84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健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护理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社会环境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保健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作用与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社区慢性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威海市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意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意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群体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站服务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试验组则施以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社区病例干预后的遵医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结果两组糖尿病社区病例干预后的遵医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社区糖尿病病例干预后的遵医率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病例。结论将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引入至对糖尿病病例群体的社区护理实践之中,在提高该类病例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方面均具备着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服务模式,观察组采取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慢性病管理依从性、生存质量、管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慢性病知识总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观察组慢性病管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干预前,两组躯体疾病、精神健康、精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疾病、精神健康、精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病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社区卫生定向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慢性病知识知晓度、慢性病管理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患者管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舒平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87-198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2013年5月—2015年2月登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开展个体化社区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改善健康行为,利于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