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道13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与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10例单腔ICD及3例双腔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tachycardi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T/VF)38次(持续性VT 36次,VF 2次),其中37次治疗成功,1次失败。非持续性VT 121次,发作均自行停止。36次持续性VT中33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终止,2次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次VT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共2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1例术后3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共有3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和(或)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 ICD植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我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初步经验。方法入选我院近3年因严重心力衰竭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ICD常规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入选患者22例,其中单腔ICD15台,双腔ICD7台。22例患者随访时间3~28个月。记录ICD治疗事件21次,包括12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和9次放电,只有1次ATP治疗患者具自觉症状。其中正确治疗(appropriate therapy)11次(52%)包括8次ATP治疗和3次放电,误治疗(inappropriate therapy)10次(48%)。发生误治疗患者均为植入单腔ICD。结论ICD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力衰竭SCD的一级预防,ICD误治疗事件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合理的ATP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3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37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917次(VT745次,VF172次),其中911次(99.3%)治疗成功,6次(0.7%)失败。非持续性VT122次(16.4%),发作均自行停止。623次持续性VT(83.6%)中,537次(86.2%)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2次(13.2%)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3次(0.4%)在ATP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72次VF中,167次(97.1%)经DF终止,1例无效放电5次(2.9%)系因电池提前耗竭而更换了ICD脉冲发生器,2例共8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5例术后1~6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5例对电击恐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教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共有19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ICD置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辅助药物、改善心功能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频繁电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8年至今42例ICD植入患者中6例术后频繁电击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发生频繁电击(发生率14.3%),随访8~38个月,死亡1例。1例CRT-D患者半年内发生6次ICD电风暴,多为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快VT(FVT),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无效升级为电击治疗或者ATP诱发FVT、心室颤动(VF)而行电击治疗,首次电风暴9个月后死于顽固心力衰竭;1例左上腔植入单腔ICD患者出现3次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事件频率进入VF诊断区直接电击治疗6次且无效;1例单腔ICD患者因T波过感知致11次误放电;1例双腔ICD患者出现3次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事件,ATP失败后电击治疗6次且无效,此3例均经优化程控后无电击事件。1例CRT-D患者因右室电极脱位至三尖瓣环处致P、R双计数误识别为3次VF并予电击,经再次手术复位后无类似事件。1例CRT-D患者极短期内因2次VF事件及1次VT事件,10阵ATP无效而先后3次电击治疗,优化药物及程控后无电击事件。结论ICD术后频繁电击病因及诱因治疗是预防发生和及时终止的基础,优化药物及程控治疗可降低对电击治疗的需求及误放电的发生,必要时手术调整或导管消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符合ICD一级预防标准并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两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tk,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是否准确,及时调整相关参数并处理ICD故障。结果共随访了22例患者,平均随访(12.8±8.6)个月。共有10例患者记录到ICD治疗事件。10例患者ICD记录到持续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4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1次DF成功。2例ICD将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识别为VF并进行放电治疗并转复房颤。结论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ICD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587次,其中313次为非持续性,均自行终止。接受ICD治疗的274次中室性心动过速(VT)238次,占86.9%。心室颤动(VF)36次,占13.1%。VT由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212次,由低能量(2~15J)转复终止23次。有3次VT在ATP治疗时转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经高能量除颤36次,全部一次成功。5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电击。34例中有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ICD可以有效的终止VT、VF,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ICD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标准并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及心室颤动(VF)3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共随访了40例患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各20例,平均随访时间一级预防组(12.2±7.6)个月,二级预防组(14.6±9.6)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3例患者发生了VF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4例,二级预防组9例,21例患者发生了VT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9例,二级预防组1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VF及VT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T发生频率(VTfrenquency)在一级预防组为4.465次/月,二级预防组为26.16次/月(P〈0.001)。VT发作时间(VTduration)在一级预防组为(25.6±15.6)s,二级预防组为(78.1±58.7)s(P〈0.001)。一级预防组中9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3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二级预防组中12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7例,CV终止5例。9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结论二级预防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均明显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但因样本量较小,两组患者间因VT或VF接受ICD治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对6例单腔ICD及1例双腔ICD植入者进行随访,通过ICD程控仪调出储存的资料,了解ICD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44个月,平均23.7个月,ICD共检测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2 129次,心室颤动(VF)6次。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VT的成功率为91.9%,ATP未能终止的VT经低能量转复(CV)治疗95.3%转为窦性心律,少数VT经治疗后加速为VF。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的成功率为100%。4例12次误将室上性心动过速误判断为室性事件而启动治疗,其中2次心房颤动,10次窦性心动过速,经调整VT的识别参数及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未再发生类似情况。2例随访期间出现晕厥,ICD存储的信息显示发生了VF并复律成功。2例出现焦虑症,经心理治疗改善。结论术后严密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误治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误治疗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CD植入病人进行随访分析,其中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23例,二级预防7例;单腔ICD17台,双腔ICD13台(包括CRT-D4台)。术后3个月进行常规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如果病人自觉ICD放电或其它相关症状尽早至医院随访。由2位有经验的电生理专业医生根据ICD治疗事件心内电图对ICD治疗方式进行分类,如果治疗不是针对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则该治疗定义为误治疗。结果78例次随访中,45次ICD治疗事件包括36次抗心动过速治疗(ATP)和9次放电,其中误治疗33次(73%),包括27次ATP治疗和6次放电。33次误治疗共涉及5例病人(17%),均为单腔ICD。误治疗的原因均为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SVT-A)。结论误治疗是比较常见的ICD相关事件。植入ICD后应尽早打开SVT-A相关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及我国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全国部分医院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使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1月18日到2003年1月31日,来自82家医院的173例ICD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其基础病因、心律失常类型、ICD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以及ICD的并发症.结果 173例植入ICD患者,其中115例(66.5%)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为最常见.植入患者中室性心动过速(VT) 106例(61.3%),心室颤动(VF) 34例(19.6%),VT合并VF 33例(19.1%).在平均随访27.8个月(1~86个月)中,82例 (47.4%)发生VT和/或VF,并接受ICD成功治疗;73.04%的VT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VF除颤成功率为100%;误放电率为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随访期间共有11例患者死亡,占6.4%.结论本研究的有限数据表明ICD治疗对我国患者带来的好处,但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5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及临床随访情况。方法  5例因反复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VT/ VF)均顺利植入 ICD(其中双腔 ICD2例 ) ,随访 6~ 2 4个月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 ICD工作情况。结果  5例患者无 1例死亡。随访期间共出现 VT/ VF事件 30 4次 ,ICD识别并治疗的 VT/ VF事件 71次 ,VT 6 5次 ,占 91.5 % ,VF 6次 ,占 8.5 % ,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终止 5 5次 ,占77.5 % ,心律转复 (CV)终止 16次 ,占 2 2 .5 % ,VF经除颤 (DF)全部一次成功。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 ,需加强随访 ,及时修改参数 ,同时应加强药物的辅助治疗 ,如 β-受体阻断剂 ,胺碘酮等 ,积极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患者14次放电无效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8年至今42例ICD置入患者中3例放电无效的临床资料。结果:①38例患者完成规律随访,其中3例出现14次放电无效,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8~67岁,长Q-T综合征1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单腔ICD 1台,双腔ICD 1台,CRT-D 1台,均为二级预防,平均随访8~38个月;②ICD正确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行放电治疗共55次,低能量转复(CV)治疗38次,成功26次,转复成功率68.4%,高能量除颤(DF)治疗17次,成功15次,除颤成功率88.2%,其中放电无效事件14次,发生率25.5%。③1例CRT-D患者6个月内发生17次放电事件,其中2次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事件予10J转复无效,增加能量后成功转复,经积极综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事件虽明显减少且三磷酸腺苷(ATP)有效,但首次放电9个月后因顽固心力衰竭死亡;1例经左上腔置入单腔ICD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3阵室性心动过速(VT)事件,但频率进入心室颤动(VF)诊断区直接放电6次均无效,经提高VF诊断频率、延长VT识别间期、改变除颤极性及加量应用美托洛尔等处理,随访1年余3次VT/FVT事件经ATP治疗成功;1例双腔ICD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3阵VT事件,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失败后放电6次均无效,经加强ATP及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VT事件减少,且ATP治疗有效,未再放电。结论:ICD存在其局限性,原发病的治疗及药物治疗仍然是防治心律失常的基石,放电无效现象是严重并发症,除颤阈值测定对特殊个体可能是必要的,优化程控予以矫正至关重要,必要时仍需手术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方法48例植入ICD患者(其中8例为双腔ICD),根据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作时的频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确定方法和参数,并对植入ICD患者定期随访。结果48例患者顺利植入ICD,无并发症,在随访1~38个月中,患者共发作VT/VF 1 025次(VT764次,占74.5%;VF 261次,占25.5%),其中1 009次(98.4%)治疗成功,16次在ICD充电结束前自行终止。764次VT中,658次(86.1%)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106次(13.9%)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261次VF中,经高能量除颤(DF)均终止。6例患者发生误放电19次,8例双腔ICD患者无误放电。结论ICD的疗效是确定的。但单腔ICD常会发生误识别、误放电,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双腔ICD提高了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从而减少误发电。同时应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我院20例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进行门诊及家庭监测系统随访.探讨家庭监测系统对植入ICD患者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安全性评价及对包括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内的临床事件的早期发现及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20例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ICD患者的临床特征、植入信息及通过家庭监测网站系统和门诊常规随访结果,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17 ~ 644(332.90±175.25)d,在随访过程中,累计有6例患者有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中有5例患者成功接受ICD,占全部患者的25%.1例患者因快速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心室颤动(VF)而进行电除颤.5例成功接受ICD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曾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误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VT)而进行电除颤,误识别及误放电的发生率为9.1%.除去误识别及误放电外,所有患者共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238次,VT/VF 20次,其中VT 7次(35%),VF 13次(65%).VT发作均由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ATP)终止,共发放26阵ATP,成功转复7次,ATP转复率27%,VT治疗成功率100%.VF导致充电开始13次,其中10次在ICD结束充电前自行终止,3次在放电治疗后成功转复,ICD治疗成功率100%.20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结论 通过家庭监测网络系统,不仅可以对ICD患者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的正常运转进行有效监控,还可以在患者出现自觉症状前尽早发现患者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心功能的恶化,并给予及时处理,以避免ICD事件的发生和治疗,从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颤动数(FibN)在SCD一级预防植入ICD有效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FibN的临床应用,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参数:QRS,QTc和LVEDd(记为FibNVT/VF= )。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调取我院符合SCD一级预防并植入ICD患者的起搏器数据,根据是否发生正确心血管事件(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及适当的ICD治疗进行分两组,对比分析指标在两组间的统计差异程度。结果 FibNVT/VF预测SCD一级预防植入ICD的有效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 0.613~0.853),并当FibNVT/VF≥14.995,敏感性为80%,特异性64.3%(95%CI 0.613~0.875)。结论 FibNVT/VF在预测SCD一级预防植入ICD的有效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的经验.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植入ICD的ARV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电话及门诊随诊.结果 共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4±13.8)岁]入选,平均随访(46.6±30.5)个月,有6例患者出现了111次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其中仅1次VF事件,其余均为VT事件,其中3例患者术后共出现了7次电风暴.ICD治疗组中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ICD未治疗组.111次VT/VF事件中,12次经电除颤终止心动过速,其余均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了心动过速.结论 ARVC患者ICD植入后的VT/VF事件以VT为主,多数可经ATP终止;出现电风暴的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CRP可能对ICD治疗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方法 2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1.56±10.38)岁.心功能不良16例.22例行血运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发生晕厥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22例,心室颤动(VF)发作5例.植入单腔ICD(VVI)15例,双腔ICD(DDDR)1例,三腔ICD(CRT-D)7例.随访时间平均为(33.37±25.39)个月.结果 (1)死亡2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竭死亡各1例.(2)4例患者术后再次住院.原因:1例为心功能不良,3例为ICD多次放电住院.(3)13例(56.5%)发生持续性VT或VF事件.持续性VT发作434次,386次(98.6%)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成功.FVT发作25次,ATP治疗FVT总的成功率为84.0%.(4)ICD电风暴3例.(5)ICD误识别及误治疗2例.结论 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运重建后用ICD治疗,可防止由于心肌的慢性的瘢痕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本中心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及治疗状况。方法连续入选本中心于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置入ICD或CRTD并规范随访的患者,收集术前资料、术后VT/VF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共分析76例患者,其中一级预防32例,二级预防44例,43例(56.6%)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0.35)。随访13个月至10年,无一例死于VT/VF。22例(28.9%)发生ICD恰当治疗,15例(19.7%)发生不恰当治疗。一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低于二级预防组(9.4%vs 43.2%,P=0.001)。冠心病亚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VT/VF发生率无差别(20%vs 55.6%,P=0.21),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一级预防低于二级预防(8%vs 50%,P=0.009)。不同病因的二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无差异。单腔与双腔(包括三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分别是28.1%vs 13.6%(P=0.11)。结论 ICD能有效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性死亡,二级预防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恰当治疗率高,而一级预防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VT/VF发生率较低。双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较单腔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8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1CO)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8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T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63次,其中202次为短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自行终止,61次为持续性VT/(室颤)VF,32次为抗心动过速(ATP)终止,21次为低能量电击终止,8次为高能量电击终止,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全部经ICD成功转复为窦性心率,有效率100%。误放电治疗8次。误放电原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