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体外培养胃癌原代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gp和LRP的编码基因mdr1和lrp的表达,用四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抗癌药物对胃癌原代细胞的IC50值。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mdr1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两者之间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P>0.05),但均与胃癌耐药密切相关(P<0.01)。结论:mdr1、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化疗时药物取舍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卵巢癌隐含的耐药机制及其对化疗的影响,用RT-PCR方法对7例正常卵巢组织及32例卵巢癌进行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组织中,rdr1基因均无表达,32例卵巢癌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28.1%,mdr1基因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而且mdr1表达阳性者耐药发生率(55.6%)显著高于阴性者(8.6%,P<0.01)。结果提示:卵巢癌中隐含有由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机制,mdr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胃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和p53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胃癌组织标本MRP及p5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RP阳性率为45%(18/40)。MRP阳性病例中p53阳性率为44.4%(8/18)。MRP阴性病例中p53阳性率为40.8%。MRP的表达与胃癌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隔转移等因素无关。与p53的表达之间关系无显著意义。结论:MRP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无关。p53对MRP的表达无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例胃癌细胞原发性MDR1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对其影响肿瘤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因素采用多因素电子计算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细胞MDR1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期、分化程度等因素之间无统计学关系(P>0.1);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107)、局部组织浸润(P=0.0009)关系密切。提示:胃癌病人术后化疗方案的设计应根据肿瘤细胞mdr-1基因检测结果而拟定。对术中肿瘤已有淋巴结转移和(或)已有局部组织浸润的胃癌病人,应尤为重视其MDR1mRNA表达的检测,以选择最适宜的化疗方案,达到满意的化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MRP)、P-糖蛋白 (P- g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 ,研究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3例胃癌组织 MRP、P- gp表达的情况 ,分析其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MRP、P- gp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无关。M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1)。 MRP、P- gp表达与 5年生存率无关。结论 :MRP在胃癌组织中的单一表达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MRP、P- gp均不能较好的反映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对mdr1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逆转多药耐药的方法进行综述。结果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mdr1表达调控网络主要由转录、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调控构成,各种机制通常同时在细胞中起作用,逆转多药耐药的研究集中在药物和基因治疗两个方面。结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逆转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治晚期卵巢患者癌组织及腹水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对34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腹水癌细胞的mdr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卵巢癌组织mdr1阳性表达率为20.6%,腹水癌细胞mdr1阳性表达率为26.5%,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卵巢癌组织与腹水癌细胞mdr1表达具有相关性。腹水mdr1表达情况可间接反映卵巢癌组织细胞对化疗药物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mdr1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mdr1基因产物P-gp表达39例,阳性率6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按照AJCC的TNxM分期,x≥2的病例与x<2的病例P-gp表达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gp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大体类型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的P-gp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食管癌基因mdr1mRNA表达 ,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对 5 1例术前未作治疗的食管癌 ,2 0例正常食管组织的mdr1mRNA进行检测并于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类型、部位、浸润转移作对比研究。结果 :5 1例食管癌癌组织中mdr1mRNA阳性表达率为 6 2 .7% (32 /5 1) ,正常食管组织表达率为 10 .0 % (2 /2 0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mdr1mRNA食管癌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浸润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mdr1mRNA的存在着高表达 ,可作为食管癌化疗耐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Yang X  Jia L  Wei L  Zuo W  So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77-1179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dr1、MRP mRNA和P-gp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CM)方法,以8例人正常淋巴结为正常对照,对46例淋巴瘤患者[23例初治(HD1例,NHL22例)及23例复发(HD5例,NHL18例)]的mdr1 mRNA、MRP mRNA和P-gp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复发患者mdr1基因和P-gp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P<0.001),而MRP基因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在复发与初治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dr1基因及P-gp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CR+PR)率(33.33%和26.67%)明显低于mdr1基因及P-gp表达阴性患者(85.71%和83.87%,P<0.001),而MRP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dr1基因和P-gp表达水平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296 3,P<0.05),而mdr1和MRP之间、MRP与P-gp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0.072 3,P>0.05;r=0.081 8,P>0.05).结论 mdr1基因及P-gp表达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而MRP基因不是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mdr1基因及P-gp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恶性淋巴瘤化疗疗效密切相关,而MRP基因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未见相关.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多药抗药相关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与mdr—1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乳腺癌多药抗药(MDR)相关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与mdr-1基因表达的关系,为乳腺癌的合理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MTT药敏试验及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56例乳腺癌病人的原代乳腺癌细胞对MDR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及乳腺癌组织的mdr-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体外抗药乳腺癌的mdr-1基因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Imax%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无关;而IC50与mdr-1基因性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抗MDR相关药物的主要原因是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multidrugresistance(MDR)ofcancercelstoanticancerdrugsisamajorprobleminchemotherapy,andthechiefmechanismresponsibleforMDRist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并研究抗阿霉素人食管癌细胞株(Eca 109/Adr) 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递加培养液中药物浓度建立Eca 109/Adr 细胞株,测试该细胞株对多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分析法检测mdr 1 表达,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GSH 水平。结果: 建立了低程度的抗阿霉素Eca 109/Adr 细胞株,该细胞株细胞大小不均匀,边界不如Eca 109 细胞整齐,有明显皱褶,未见微毛,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对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三尖杉酯碱、丝裂霉素C、鬼臼乙叉甙及顺铂呈不同抗性,对氟尿嘧啶仍敏感,mdr 1 基因呈低表达,细胞内GSH 水平升高,结论:Eca 109/Adr 细胞为多药抗药性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甲基莲心碱联合mdr 1shRNA对K562/A02 细胞mdr 1/P g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联合mdr 1shRNA表达的载体对K562/A02细胞mdr 1/ P gp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MTT方法比较Nef,mdr 1shRNA单独或二者联合对K562/A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RT 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dr 1/P gp的表达。 结果:Nef与mdr 1shRNA联合组对K562/A02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mdr 1shRNA,Nef单独处理组(P<0.01);联合组对K562/A02细胞mdr 1/P gp表达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处理组(P<0.01)。 结论:甲基莲心碱能增强mdr 1shRNA表达载体对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mdr 1/P gp表达的抑制作用,逆转mdr 1基因编码蛋白P g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Rb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88例胃癌组织、5 2例癌旁组织进行Rb蛋白的定位观察。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Rb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 1.36 %(5 4/ 88)和 84.6 1%(4 4/ 5 2 )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胃癌Rb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 >0 .0 5 )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Rb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Rb蛋白表达的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多药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DR的产生主要由ATP结合盒(ABC) 转运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所引起,其中P-糖蛋白及其编码基因mdr1的过表达是MDR产生的最主要机制。研究MDR的产生机制,寻找诱发mdr1表达的诱因并阻断其表达,是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行之有效的方法。近来研究发现,孕烷X受体(PXR)可介导mdr1的表达,活化的PXR诱导MDR1的表达。因此,特异性地阻断PXR的活化可抑制mdr1的表达,从而克服多药耐药性。现已发现多种物质可作为PXR抑制剂或拮抗剂。本文即对核受体PXR与MDR、PXR抑制剂及拮抗剂的研究现状做一介绍,以期为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柔比星诱导K562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表达过程中Y-盒结合蛋白1(YB-1)表达和核易位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YB-1蛋白对mdr1基因的转录调控。方法:多柔比星间歇性长期作用于K562细胞,剂量逐渐增加。RT-PCR检测mdr1,YB-1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YB-1蛋白核易位。通过RNA干扰技术使K562细胞中YB-1基因表达沉默,多柔比星处理YB-1基因沉默细胞,RT-PCR、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mdr1 mRNA和P-gp的表达。结果:经多柔比星作用后K562细胞mdr1基因转录上调,P-gp表达增加,同时YB-1基因转录也增强,且出现明显的核易位。YB-1基因沉默后,mdr1基因诱导性表达减少。结论:多柔比星诱导K562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过程中,YB-1对于mdr1基因的转录活化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与分析nm2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胃癌切除标本nm23基因及PCNA蛋白表达,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8/80),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织中nm23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低分 化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nm23表达明显降低(P<0.05)。nm23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有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m23蛋白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