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7-2017-11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76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预后情况。根据STEMI患者入院时的NPAR三分位间距,分为A组(159例)、B组(159例)、C组(158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C组比A组和B组具有更高的住院病死率(13.3%vs.3.8%vs.1.3%,P0.01)和远期病死率(22.8%vs.5.0%vs.7.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组累计生存率低于A组和B组(77.2%vs.95.0%vs.92.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PAR是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 vs.B)HR=4.595,95%CI:1.126~18.753,P=0.034;(A vs.C)HR=7.292,95%CI:1.926~27.610,P=0.003]。结论:在急诊早期,NPAR是预测STEMI患者死亡风险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临床特点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方法 417例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中,53例至少1支non-IRA为CTO(A组),另364例无non-IRA CTO(B组),比较2组病史、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结果 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比率(9.4%vs 2.5%,P<0.05)、2型糖尿病病史比率(26.4%vs 12.9%,P<0.05)、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率(17.0%vs 8.0%,P<0.05)、临时起搏率(20.8%vs 7.4%,P<0.01)、心脏电复律率(26.4%vs 7.1%,P<0.01)均高于B组;随访期间(至少12个月),A组因心功能不全再次住院率高于B组(28.3%vs 12.9%,P<0.05);2组急性期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3.8%和3.6%,随访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7%和5.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EMI合并non-IRA CTO患者既往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多见,病情凶险,借助IABP、心脏电复律、临时起搏治疗多见,但直接PCI仍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近期、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67例确诊的非糖尿病AMI住院患者分为两组,AMI合并血糖升高(A组)35例,AMI伴血糖正常(B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近期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与AMI的预后密切相关,应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4.
入院时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入院时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后第1次随机血糖分为A、B 2组,A组血糖<11.0 mmoL/L,B组血糖≥11.0 mmol/L.对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情况,并在发病后1个月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组患者直接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灌注TIMI分级0、1级患者B组较A组比例明显增多(28.6%与10.9%,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4.3%与2.2%)和30 d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9.8±6.3)%与(57.7±7.7)%]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应激性血糖升高可以影响AMI患者PCI后心肌组织灌注、降低心功能及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Ⅲ级缺血的预测因素和预后价值。方法入选急诊PCI的STEMI患者312例,发病时间均在12 h以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Ⅱ级缺血组(A组,n=198)和Ⅲ级缺血组(B组,n=114),住院期间记录一般临床资料、TIMI危险评分、ST段回降率(STR)和院内死亡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年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低、而TIMI危险评分〉3、Killip分级〉1和前壁心肌梗死的比例大(P〈0.05);A组患者PCI术后STR〉50%较B组显著增加(53.54%和30.70%,P〈0.05)。2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1.52%vs.6.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内死亡率与Ⅲ级缺血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1.189,P〈0.05)。结论年龄大、低EF值、TIMI危险评分〉3、Killip分级〉1和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出现入院时心电图Ⅲ级缺血,且Ⅲ级缺血对患者心肌灌注不良和院内死亡率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随机血糖水平对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4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A组:132例,血糖<7.80 mmol/L;B组120例,血糖7.80~11.00 mmol/L;C组102例,血糖≥11.00 mmol/L.结果 与A组相比,C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较高(P<0.05).冠状动脉造影示B、C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校正TIMI帧数(CTFC)值高于A组(P<0.05).B、C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A组,其中C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随机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直接介入治疗后预后较差,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糖改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分为A组(血糖正常组),B组(血糖升高组),C组(2型糖尿病组),比较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三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血糖升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1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血糖正常组(A组),糖尿病组(B组),非糖尿病血糖升高组(C组),比较三组住院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B组和C组住院病死率、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高血糖是AMI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晓雷  王荣英  田英平  牛丽伟  王艳芬 《临床荟萃》2012,27(12):1018-1020,1024
目的 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倒).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99m锝-红细胞(99mTc-RB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心电图,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0.75±0.56)mV vs (0.50±0.32) mV,肌酸激酶同工酶(338±112) U/L vs(178±92)U/L和肌钙蛋白峰值(21.4±11.0)μg/L vs(9.2±5.4)μg/L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2级缺血组(18.82±8.76)%vs(14.75±6.24)%(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级缺血组(P<0.05);在住院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室壁瘤发生率方面,3级缺血组均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而再梗死发生率,3级缺血与2级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高龄老人的临床特征。【方法】93例高龄老人CHF根据肾功能指标分为心衰组(A组)51例,心肾1组(B组)15例,心肾2组(C组)27例。对性别、年龄、主要伴发病、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脑利钠肽(BNP)、血色素(Hb)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B、c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A组(P〈O.001),C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A组(P〈O.05)。②B、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A组(P〈0.001)。③治疗后B组Cr显著降低(P〈0.01),与A组接近,BNP仍较A组高(P〈0.05)。治疗后C组Cr、BUN增高(P〈O.01),治疗前后BNP均高于A组(P〈O.05),Hb均低于A组(P〈O.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肾综合征的死亡与伴发病营养不良、cr、BUN、BNP、Hb等因素相关;Cr与BNP呈正相关。【结论】①CHF高龄老人有营养不良和2型糖尿病并存时可能更容易发生心肾综合征,且疗效与预后差。②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其预后越差,BNP也可能作为判断其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内分泌科和心内科住院已经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1例,根据患者HbAlc水平不同分为3组:A组:HbAlc〈7.0%(n=112),B组:HbAlc7.0~9.0%(n=64),C组:HbAlc〉9.0%(n=45),检测其Lp—PLA2、超敏-CRP(hs—C1LP)和肾功能指标f胱抑素(CysC)、尿素(UREA)、肌酐(cr)1,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血清Lp—PLA2含量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ysC、UREA、Cr异常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组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Lp—PLA2和hs—CRP水平升高及肾功能损伤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密切的关系,定期检测HbAlc、Lp—PLA2和肾功能指标,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控及其对并发症的监测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CPR)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13名医学本科见习生分为A组(n=38)、B组(n=39)和C组(n=36),分别采用边看视频边练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边看视频边练习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对三组学生进行CPR技能培训,比较三组学生培训结束后的心肺复苏CPR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A组考核成绩优于B组(87.44±2.20 vs 82.72±2.77,P0.05)和C组(87.44±2.20 vs86.19±2.25,P0.05),A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85.47±1.72 vs 75.21±2.81,P0.05)和C组(85.47±1.72 vs83.47±2.69,P0.05),C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CPR技能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溶液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PEP患者75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监视下经宫腔输卵管注入50%葡萄糖溶液,对照组30例予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比较对两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率及β-hCG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7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vs 26.7%,P0.05),β-hCG转阴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4.2±5.9 d vs 19.4±4.6d,P0.01)。结论:与甲氨蝶呤相比较,高渗葡萄糖溶液对PEP治疗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田野  熊高华  张逸  阳绪银  秦龙  王维 《中国康复》2014,29(6):412-414
目的:观察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3例及C组34例,A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及冰刺激疗法,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3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比较总疗效和胃管留置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B组高于A组(94.12%、72.73%、36.36%,P〈0.05)。A、B、C组的胃管留置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0.30%、27.27%、41.18%和6.06%、3.03%、0,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吞咽障碍患者在冰刺激及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效果明显,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降低胃管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肌钙蛋白联合血气分析对肺栓塞诊断及危险分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和血气分析,探讨其结果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诊断及危险分层的意义。方法:根据cTnI水平和血气分析阳性结果将61例APE患者分为3组:A组(12例):cTnI<0.05μg/L且血气分析结果为阴性;B组(27例):cTnI≥0.05μg/L或血气分析结果为阳性;C组(22例):cTnI≥0.05μg/L且血气分析结果为阳性。分析cTnI和血气分析阳性结果与APE患者诊断与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3组中D-二聚体阳性率C组、B组较A组升高(P<0.05)。其中C组,其右心室扩大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较B组发生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右心室扩大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病死率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高于A组(P<0.05)。C组大面积APE的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I和血气分析在APE的诊断和分层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早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的177例患者均予常规冠心病治疗,并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93例,加阿卡波糖50 mg,3次/日),生活干预组(84例,加饮食控制加运动),临床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血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阿卡波糖组与生活干预组比较,Homa IR下降明显,HOMA-β升高明显(P均<0.05);转化为2型糖尿病百分率较少(3%对比15%,P<0.05);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5%对比15%,P<0.05)。结论:对合并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早期予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率,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8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AFP值大小分为3组:A组95例(AFP<20μg·L(-1)),B组(AFP 20-600μg·L(-1))100例和C组(AFP> 600μg·L(-1))85例.使用放射免疫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B组有效率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 vs 20.0%,P>0.05),A,B 2组患者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34.0% vs 77.6%,均P<0.01),A,B 2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AF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2.80±27.00),(231.60±23.04)μg·L(-1)vs (360.71±25.80)μg·L(-1),均P<0.01)],A,B,C 3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33,0.40,0.87,P<0.05或P<0.01).结论 血清中AFP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周芸  刘世雄  严祥  王晶  孙洁 《临床荟萃》2014,29(5):560-562
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中不同血糖水平对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 Wistar 大鼠作为建模对象,雌雄各25只,随机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n =10)、糖尿病低浓度血糖组(n =20)、糖尿病高浓度血糖组(n =20)。对比10只非糖尿病大鼠与40只不同血糖水平的糖尿病大鼠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同时对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与血糖水平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组黑染长度、结肠推进率比较,糖尿病高浓度血糖组、糖尿病低浓度血糖组均低于非糖尿病组,高浓度血糖组低于低浓度血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振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高浓度血糖组和非糖尿病组明显高于低浓度血糖组(P <0.05);3组间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方面,高浓度血糖组结肠推进率(28.35±4.28)%明显低于低浓度血糖水平组的(42.25±4.32)%及非糖尿病组的(50.82±3.18)%,低浓度血糖水平组则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振幅及频率,糖尿病高血糖浓度组低于非糖尿病组,高于糖尿病低血糖浓度组;且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频率与血糖浓度水平存在负向直线相关性;BNP 水平与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频率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升高,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