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促进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某区戒毒中心某一期学员进行基线调查,对280名吸毒人员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吸毒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23.2%,最高为92.0%,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51.1%,最高为93.0%.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该人群健康教育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崇左市江州区设立针具交换点,选择并培训同伴教育者在吸毒人群中进行同伴教育。针具交换点提供清洁针具的同时,提供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材料。对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以25~35岁年龄段人员最多;民族以汉族和壮族为主。未婚者占被调查人数的50%以上。10道知识题均回答正确的人数,基线调查为12.36%,终末调查为27.71%;单个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全部知识点回答正确率终末调查与基线调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线调查时,有过共针行为的人数比例为47.19%,终末调查时,人数比例为17.07%;基线调查中,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F)的有13人(14.61%);终末调查中,做过自愿咨询检测的人数为34人(40.96%),自愿咨询检测率基线与末期调查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15.02,P〈0.01)。结论广西崇左市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项目效果显著,此方法可以在本类人群健康教育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吸毒人群艾滋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具体状况,评价个体化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48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平均得分为69.30±13.63,80分以上者占17.3%;教育后的平均分为80.02±10.47,80分以上者占52.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另外,教育前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也有明显提高。结论面对面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和宝鸡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评价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在调查了解西安市和宝鸡市吸毒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讲座、播放艾滋病健康教育光碟等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吸毒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的变化.结果 西安市和宝鸡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对输血或血制品、性行为和母婴传播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88.2%、86.8%和83.1%,但基础知识问题和非传播途径问题正确回答率相对较低,对是否有有效疫苗和蚊虫叮咬能否传播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5.9%和56.7%;健康教育后1个月,各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4.3%、91.0%和90.7%;其他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基本>80%.结论 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仍有提升空间,讲座和播放录像的健康教育方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应在强制戒毒所中定期开展.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及HIV、HBV、HCV、梅毒的感染状况,通过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的发病水平。方法:利用调查表对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基线资料调查,采用发放宣传材料,讲课,放录像等方法进行教育干预。结果:戒毒人员中未婚占72.96%,待业人员占65.36%,年龄主要分布在15-30岁,平均毒龄2.98年,静脉吸毒占33.85%,其中24.70%有共用注射器行为。抗-HIV,-HCV,HBsAg,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20%,29.69%,22.85%和7.03%。通过健康教育,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提高了1.34-24.16百分点。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及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宝鸡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并探讨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宝鸡市强制戒毒所新入所的380名吸毒人员,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结果戒毒人员中已婚或同居占50.26%,待业人员占35.26%,年龄主要分布在20~50岁,平均吸毒年限8.04年。静脉吸毒占41.05%,其中26.92%有共用注射器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提高了5.79%~35.26%。男、女吸毒人员认为有必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吸毒者认为今后不会共用针具的比例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广泛的艾滋病知识及毒品危害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学校预防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沂市某学校医学专业随机抽取在校学生338人,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态度发生正向转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短期培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职业中专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短期培训的效果,为在该类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对临沂市2所中等技术学校的470名学生进行短期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于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后分别获得有效答卷392份、384份,同意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者所占比例培训前为4.85%~50.51%,培训后为5.21%~52.08%(P>0.05);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培训后的知晓率、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所提高,但仍然不高。[结论]职业中专学生的性观念存在着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高危因素,开展短期的知识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70名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后对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纹身等,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方面的认识,培训前后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5.00%和82.s9%,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由29.64%提高到84.64%,赞同校园内发放安全套的比例由70.00%提高到91.43%,对同性恋表示理解的比例由21.43%提高到52.86%。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培训后明显地提高了对艾滋病常见知识的认知,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滨州市某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评价在大学生中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5年3~10月,随机整群抽取滨州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50%以上的仅有4项,健康教育后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上;健康教育后与健康教育前比较,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效果,为在该类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对临沂市2所职业技术学校的470名学生进行短期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于教育前后进行有关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分别获得有效答卷392份、384份,同意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行为者所占比例培训前为4.85%~50.51%,培训后为5.21%~52.08%(P>0.05);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培训后的知晓率、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占比例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结论职业技术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着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高危因素。短期知识讲座和宣传对提高学生的性卫生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对70名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后对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纹身等,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方面的认识,培训前后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5.00%和82.59%,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由29.64%提高到84.64%,赞同校园内发放安全套的比例由70.00%提高到91.43%,对同性恋表示理解的比例由21.43%提高到52.86%。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培训后明显地提高了对艾滋病常见知识的认知,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对医学大专班毕业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8年,对即将毕业的朝阳市卫生学校医学大专生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于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调查405人,艾滋病知识得分,教育前为17.69±1.83分,教育后为18.44±1.55分,教育后略高于教育前(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91.19%,健康教育后为94.87%(P0.05)。对掌握艾滋病知识的愿望强烈,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的危害性认识还不深刻,绝大多数反对吸毒,只有少数人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上述态度在教育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卫生学校大专毕业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一定效果,但对树立学生艾滋病相关正确态度与行为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流动务工妇女艾滋病访谈式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面对面访谈式干预对流动务工妇女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对特殊人群进行公共卫生干预的策略及措施。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学生作为干预者,由其对所在地流动务工妇女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被干预者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统一问卷。结果:干预后干预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的正确认知均有提高;面对面访谈形式的接受率由干预前31.3%上升为干预后的75·6%(P<0.05);94·4%的干预对象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结论:流动务工妇女对面对面访谈式干预接受率高,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20.
蒋周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3)
目的探讨实施学校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信念的改变状况。方法选择相匹配的两所中学的高中一年级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其中一所为干预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干预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中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和信念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信念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