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晓斌  况铣  刘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1617-1619,1627
目的探讨预缺血后短暂灌注(快速预缺血)对兔脑再缺血的影响。方法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35-40mmHg时,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10min;实验组:脑缺血3mm灌注30mm后、脑再缺血10mm,观察两组脑再缺血3、10d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结果实验组脑缺血3d后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缺血10d后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快速预缺血对兔脑再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但仅出现在再灌注3d后而非10d后。  相似文献   

2.
王晓斌 《医学综述》2000,6(8):358-359
<正>关于脑保护方法,长期以来都是采取外源性防治措施,包括增加氧和物质能量供应,降低脑温,减少能耗,使用抗缺血毒性产物的药物。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预缺血可启动机体的内源性抗损伤机制,诱导缺血耐受而保护大脑免受或少受随后较长时间脑缺血损害,而引起大量关注。故继预缺血心肌保护后越来越多的关于预缺血脑保护的实验研究相继报道。虽脑和心的预缺血保护作用有许多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但二者产生机制不完全相同。心肌以代谢机制为主,体现为快速相保护作用,脑以新的蛋白质合成为主,体现为延迟相保护作用。现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动态观察缺血预处理后脑缺血大鼠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和神经元数,探讨缺血预处理能否提供长时期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 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组。采用TUNEL和尼氏染色法观察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和神经元数。结果 全脑缺血可诱导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缺血预处理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凋亡。缺血组神经元在缺血后7天明显减少.12周时大量减少;缺血预处理后7天神经元未见明显减少,但12周时仍然大量减少,与缺血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全脑缺血可能通过诱导缺血区神经元凋亡,导致缺血区神经元的大量丢失;缺血预处理可在短时间内提供一定程度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止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仅仅是推迟了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发生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腺苷介导家兔心脏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脏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在体家兔心脏I/R模型,测定腺苷含量、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并观察心肌的组织切片和超微结构,用SAS软件包作成组t检验处理,以观察缺血预适应对I/R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CK、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伴有心肌组织腺苷含量增高(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对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腺苷可能介导这种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对兔局部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DNA电泳和TUNEL分析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DNA电泳出现200bp,400bp2条条带呈梯形,其余各组未见梯形;TUNEL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其他实验组显著增加(P〈0.05);缺血再灌注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量低于其他各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Bax基因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可产生内源性心脏保护作用。缺血预适应、缺血后适应显著减轻了兔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从细胞保护角度出发 ,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8只 ) ,即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 (IR)组 ,缺血预适应 (IP)组。辅以各组家兔血清心肌酶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等水平的测定。结果 :IP组心肌酶水平、SOD水平、MDA含量、ET含量、CGRP浓度与IR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IP可降低心肌酶活性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具有增强SOD活力、减少MAD生成的作用 ,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减少 ,促进CGRP的释放 ,从而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nchemia-reperfusion in iury,LIRI)是临床上存在的一种脏器损伤现象,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过去研究较多的是自由基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目前已认识到LIRI的主要机制之一是过度的炎症反应。近年来,体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参与全身炎症过程的炎症递质和影响因素均可对细胞凋亡产生影响。而细胞因子的产生则是导致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预缺血、低温与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况铣  吴洪翔 《医学综述》2002,8(10):577-578
脑缺血后 ,对大脑功能损害的预防及治疗至今仍是全世界急救及重症医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低温和预缺血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一直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仅对二者共同介导因素综述如下。1 Ca2 +脑缺血后体内电解质的变化如Ca2 + 超载 ,K+ 外流 ,Na+内流 ,已被认为是缺血后神经损害的原因之一。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 ,通过激活磷酸酯酶A2 ,分解细胞膜磷酸脂 ,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 ,从而引起膜功能破坏、脑水肿及低灌注综合征。Na+ 内流及K+ 外流则造成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必需生命物质合成障碍 ,从而导致神经元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预处理组。测定各组大鼠的ALT、AST和LDH,同时用TUNEL法测定肝细胞的凋亡,使用免疫组化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进行检测。结果缺血60min和再灌注120min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的肝功能损伤较轻,凋亡细胞减少,bcl-2表达较多,bax表达减少。结论肝脏缺血预处理通过提高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少促凋亡细胞,降低了肝细胞的凋亡率,预防缺血再灌注对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缺血对长时间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心肌模型上,观察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组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心肌耗氧量、心外膜电图和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心肌耗氧量均明显持续性降低,且两组间心肌耗氧量存在明显差异;心外膜电图ST段在缺血过程中明显抬高;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组的心肌梗塞范围分别为32.3%和21.6%,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缺血可降低心肌耗氧率,减轻心肌损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7,(10):1360-1362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功能缺损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组),观察各组神经行为学,测定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出现大面积梗死,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MMP-9的表达升高;而IPC组及IPost组大鼠的经功能损害较I/R组有明显改善,且脑组织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含水量降低,MMP-9的表达强度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均能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大脑损伤,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  相似文献   

14.
刘燕  彭海兵  张博  周洪霞  杨秀红  张连元 《重庆医学》2013,(21):2500-2502,2510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效应,探讨一氧化氮(NO)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n=13):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适应(IPC)组,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处理(L-NAME)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NO含量,血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脂多糖(FITC-LPS)浓度,小肠组织丙二醛(MDA)、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P-选择素(P-selection)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肠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IPC组与IR组比较,血浆DAO和FITC-LPS明显降低,NO升高(P<0.01),小肠组织NO、DAO和cGMP浓度升高,MDA浓度下降(P<0.01),小肠组织黏膜上皮细胞P-selection、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AI降低(P<0.01);L-NAME组与IPC组比较,血浆NO浓度明显下降,DAO和FITC-LPS明显升高(P<0.01),小肠组织NO、DAO和cGMP浓度明显下降,MDA浓度升高(P<0.01),P-selection、Caspase-3表达均明显上调,AI明显升高(P<0.01)。结论 IPC可明显改善LIR后小肠黏膜肠通透性升高、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肠细胞凋亡,NO参与IPC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CPB)中缺血预适应 (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猫 CPB模型并随机分成 3组。对照组 (n=30 )仅作单纯并行 CPB转流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30 )于 CPB开始 4 5 m in后阻断升主动脉 (ACC) 6 0 m in,开放主动脉恢复再灌注 90 m in;IPC组 (n=30 )于 ACC前进行 3轮 IPC(ACC5 min后开放 1 0 m in) ,余同 IR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 ,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心肌超微结构中过氧化氢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的产生及细胞内 Ca2 +分布情况。 结果 :IR组 ACC6 0 min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重 ,尤其是线粒体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 ,再灌注期间进一步加重 ,至再灌注结束时 ,未见明显改善 ;IPC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 IR组明显减轻。至再灌注 90 min时 ,IR组和 IPC组均可发现一定数量的凋亡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2 7± 0 .973) %和 (2 .2 4 3± 0 .2 4 6 ) % ,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IR组在心脏恢复再灌注后 ,其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管腔面可见较多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 ,而且细胞内 Ca2 + 分布也明显增加 ;IPC组 H2 O2 电子致密物沉积和细胞内Ca2 + 分布虽有一定程度的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远隔缺血预适应组与对照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远隔缺血预适应中的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入选,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远隔缺血预适应组33例,对照组1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患单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磁共振成像检查除外脑占位病变及脑出血性病变。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1)远隔缺血预适应组患者额、颞、顶、枕叶皮质,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节和丘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上述各部位,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隔缺血预适应能改善缺血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通过SPECT检查发现经缺血预适应治疗的患者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SPECT可为临床判断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置的影响,研究PC对IR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后肢缺血再灌注(IR)的损伤模型,取不同组的血浆测定其LDH,CD,MDA,SOD的含量,结果:IR组织较对照组LDH,CD,MDA的含量均显著增高,SOD含量明显降低,IR+PC组LDH,CD,MDA含量增高及SOD含量下降程度均小于IR组,结论:PC对IR肢体具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减少细胞结构损伤及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将AMI106例分为缺血预适应组(A组)77例和无缺血预适应组(B组)29例。根据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丙酮酸激酶活性-时间变化曲线定量计算其心肌梗塞范围,A组分别为34.2±22.5CK-MB-g,35.2±24.4CK-g,32.8±22.7PK-g;B组分别为44.9±21.7CK-MB-g,46.6±23.6CK-g,43.6±20.7PK-g,A组心肌梗塞量明显小于B组(P<0.05)。提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丙泊酚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朋。方法:采用Longa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TUNEL凋亡计数,Western—blotting检测Bcl2与Bax的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恼梗死体积减少,细胞凋丁: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结论:丙泊酚后处理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在预防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制备缺血预适应(IP)、缺血-再灌注损伤(RI)、持续缺血(CI)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4种模型。模型制备后采集血标本,以及心脏病变部位心肌标本,并常规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后切片。结果:①C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其次为RI组,均明显高于IP组(P<0.01);②RI组和CI组的血清各项心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IP组(P<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RI组和CI组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尤其以RI组最为显著,与IP组和control组相比较(P<0.01);而在control组和IP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RI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④缺血预适应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但较再灌注损伤组和持续缺血组则明显为低(P<0.001)。⑤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细胞凋亡发生率的相关分析中,可见心肌凋亡细胞的数量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RI、IP和CI组的γ值分别为0.92,0.94和0.87,P<0.01)。结论:在心肌缺血缺氧早期,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的多少有关;缺血预适应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和持续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能明显减少这2种情况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