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86-1186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 ,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在 2 0 0 2~ 2 0 0 3年期间 ,我科进行了克毒清静脉滴注与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的住院患儿 10 6例 ,年龄为 1~ 13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2 5例 ;≤ 3岁 40例 ,>3岁 15例 ;入院前体温 >3 9℃ 3 9例 ,3 8~ 3 9℃ 16例 ,热惊厥 8例。对照组51例 ,男 2 6例 ,女 2 5例 ;≤ 3岁 3 5例 ,>3岁 16例 ;入院前体温 >…  相似文献   

2.
周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65-1065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特殊类型之一 ,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近年我科进行了克毒清静脉滴注与高频雾化吸入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疱疹性咽峡炎[1] 诊断的住院患儿 10 6例 ,年龄为 1~13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5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2 5例 ;≤ 3岁40例 ,>3岁 15例 ;入院前体温 >3 9℃3 9例 ,3 8~ 3 9℃ 16例 ,热惊厥 8例。对照组 5 1例 ,男 2 6例 ,女 2 5例 ;≤ 3岁 3 5例 ,>3岁 16例 ;入院前体温 >3 9℃ 3 0例 ,3 8~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剂。5~7天为1个疗程。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西宁属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多风,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本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开塞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1]确诊的门诊患儿208例,其中男109例,女99例;年龄0.5~5.5岁;病程0.5~2.0 d;体温37.8~40.0 ℃;拒食,咽腭弓、软腭、悬壅垂上疱疹,大便秘结;伴呕吐123例,咳嗽91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3.7~12.8)×109/L,淋巴细胞0.42~0.80;排除腹泻、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感染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按患儿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发热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92-6792
我院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01~2007-07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根据皮疹的特征性,排除庖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均符合以下标准:(1)流行病学资料;(2)发热,多表现为中等发热,偶有高热(体温在39℃以上);(3)皮疹,以手足掌部为特征,疱疹基底部绕有红晕,部分病例疱疹发生在臀部;(4)口腔疱疹一般与手足疱疹同时或先于手足疱疹。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年龄均在4月龄~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及体温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6.
我院儿科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04年1~12月我院门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61例,全部患儿均有发热、拒食、舌腭弓、扁桃体、咽峡部疱疹;年长儿述咽痛、头痛。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1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84例在同样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的基础上辅以利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给药5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2%(P〈0.01)。观察组疱疹和溃疡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喜炎平对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比较好的效果,优于单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婕  王雪芹 《临床医学》2013,(11):89-90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 将131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予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行退热、抗细菌感染等对症处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1%碘甘油涂咽部,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涂抹咽部加口服,连续治疗3~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发生,可做为临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2000年3月~2002年3月期间,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中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抽出两组,性别、年龄、体征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的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符合疱疹性咽峡炎诊断的患儿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月~7岁,≤1岁18例,≤3岁11例,≤7岁3例;入院前体温≥39℃20例,37.5~39℃12例,发热平均天数(2.O±O.96)天;咽痛4例,流涎10例,热惊厥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月~7岁,≤1岁16例,≤3岁12例,≤7岁2例;入院前体温≥39℃21例,37.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常规治疗: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口腔护理;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喷剂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共治疗5 d。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疱疹消失、恢复进食、咽痛消失及住院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1.61%)、对照组2例(3.23%)出现躯干皮疹,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较好,可以更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5d为1个疗程,根据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共治疗1~2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退热、咽痛消失、溃疡愈合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咽痛消失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皆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均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扰素雾化联合口服补液盐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邢台市第一医院确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4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退热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1b雾化吸入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观察组发热消退、流涎消失及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2.2±0.5)、(2.3±1.5)、(2.8±1.1)d,对照组分别为(3.4±0.8)、(3.6±1.6)、(4.7±1.4)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且轻。结论干扰素雾化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梅玲  彭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49-2350
目的:探讨喜炎平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 mg/(kg.d)静脉滴注,其余治疗相同,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及疱疹消失平均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对 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每天 10mg/kg静滴 ,每日 1次 ;治疗组采用双黄连每天 6 0mg/kg加入 10 %葡萄糖 (稀释成 0 .6mg/ml)中静滴 ,每日 1次。连用 5~ 7天 ,合并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 10万单位 /kg,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退热平均天数及住院天数指标比较均有较大差异 (P <0 .0 1)。结论 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扶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常规治疗,连续3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吸入,连续3 d。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病程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方便、无痛苦,患儿及家属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灌肠组)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均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及降温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3d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小儿体温正常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咽部破溃愈合时间及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快速降低体温、缓解咽痛、促进咽部破溃愈合、缩短疗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取重组人干扰素ɑ-1b针雾化治疗对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ɑ-1b针雾化治疗,比较两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热程、疱疹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采取重组人干扰素ɑ-1b针雾化治疗可加快临床症状缓解,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对 112例过敏性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采用氨茶碱与舒喘灵对照治疗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12例均为门诊患儿 ,年龄3~ 9岁 ;病情轻度 74例 ,中度 38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将 112例患儿随机分为氨茶碱治疗组 5 4例 ,舒喘灵治疗组5 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及治疗前第 1秒呼气容积 (FEV1 )无显著差异 ,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 ,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每次 4~ 5 m g/ kg,6~ 8h 1次 (每次不超过 10 0 mg) ;舒喘灵组给予舒喘灵每日 3次 ,2~ 5岁每次1~ 2 mg,5~ 9…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本溪市中心医院儿科病房102例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儿给予维素C、水溶性维生素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均以5d为限,观察治疗期间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52例中,显效4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6.2%,1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停药2d后恢复正常。对照组50例,显效3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2.0%,5例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停药并对症治疗2d后恢复正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短期内疗效显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热毒宁注射液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有效率、热退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