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的41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1),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8周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指标包括改良Ashworth评级(MAS)、FuglyMeyer上肢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中与上肢相关的自我照顾项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注射后2、4、8周MAS情况、Fugly-Meyer上肢功能评分、FIM自我照顾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注射后4、8周,上述分值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舒筋活络洗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效果优于只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取抽样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36例,在彩超引导下,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10-15iu,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 S)对患者肌痉挛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Ma 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Bi评分升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肌痉挛治疗中,在彩超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缓解患者肌痉挛程度,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肘及手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例伴有上肢痉挛的患者在BTX-A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MAS改善(P〈0.05),改善于注射后2周稳定出现,并至少维持12周。FMA、MB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TX-A局部注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引导下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的新方法 为了观察超声波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明确脑卒中患者肉毒毒素注射后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的定量结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窦祖林等选取28例符合人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肌电引导和徒手肌肉定位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A,BTX—A)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的I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脑卒中致上下肢肌肉痉挛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肌电引导注射)和B组(徒手肌肉定位注射)各18例,两组均选择肱二头肌、股直肌、内收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等痉挛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200U,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6周、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MAS和FMA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肱二头肌、股直肌、内收肌等四肢表浅大肌群于徒手肌肉定位注射BTX—A优于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等深层小肌肉(P〈0.05),肌电引导深层小肌肉优于表浅大肌肉(P〈0.05)。结论肌电引导注射BTX—A适用于深层小肌肉,徒手肌肉定位注射BTX—A适用于四肢表浅大肌肉,两者结合可达到最佳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内注射治疗,采用Ashworth法对注射前、注射后2周、注射后4周肌张力进行评分。结果注射后2周与注射前相比治疗各肌群肌张力有显著降低(F=25.92~39.68,q=3.36~8.67,P〈0.05);注射后4周与注射前相比,各肌群肌张力有显著降低(q=4.76~9.38,P〈0.05),但与注射后2周相比肌张力变化不大(q=2.69~3.1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肉毒毒素A(BTXA)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因中风致上肢或下肢痉挛患者15例(共20患肢),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将BTXA准确注入到痉挛肌群.注射后佩戴抗痉挛矫形器及常规康复训练.将治疗4周后情况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4周,肌肉痉挛的改善程度(MAS)、上肢运动功能(Fugly Meyer评分)、与上肢相关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FIM)、步长、步速均比注射前改善(P<0.05).结论 由于定位准确,超声引导下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肌电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损伤患者下肢肌痉挛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脑损伤后下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前者采用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者采用经验注射;按修订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价疗效.结果 肌电引导组和非肌电引导组比较,治疗后M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电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肌电引导组.且下肢肌无力和注射后局部疼痛副作用分别为1例和5例,有显著差异,1~3周后完全恢复.结论 肌电引导可明显提高治疗脑损伤下肢肌痉挛的疗效,且可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对于脑梗死后患者上肢局部肌痉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我院2013-06~2014-05间因脑梗死后上肢局部肌痉挛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分别予以肉毒毒素配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MAS(改良Ashworch焦虑水平量表)、UEFT(Carroll上股功能实验)、MBI(改良Barthel巴氏指数)以及肢体静息位置评分(肘、腕和手指)和上肢3个运动任务功能性活动评分(清洁患侧手掌、给患手剪指甲和将患手放进袖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MAS显著降低,UEFT、MBI显著升高(P<0.05),治疗4周后比较,观察组MAS显著低于对照组,UEFT、M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肘、腕静息位置评估显著降低,手指静息位置评估升高(P<0.05),治疗4周后比较,观察组肘、腕静息位置评估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指静息位置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上肢3个运动任务功能性活动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后比较,观察组上肢3个运动任务功能性活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毒素对于脑梗死后患者上肢局部肌痉挛治疗临床疗效好,各项指标恢复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肌肉注射对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84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同时在注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及疗效判断。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3个月后进行面肌痉挛症状缓解率判定,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注射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时较注射3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肉毒毒素A对面肌痉挛的康复治疗作用可以肯定,但与注射时间长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素注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6、12周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肌力、肢体活动能力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MAS、M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MBI和FMI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MBI和FM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 A型肉毒素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不仅能缓解患者肌痉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功功能,且药效可持续至治疗12周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 型肉毒毒素在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 年3 月-2015 年8 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下肢痉挛患者104 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A 型肉毒毒素)和对照组(酒精),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步行速度及关节活动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 组治疗后MAS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0 m 步行时间和 3 m 起- 坐时间低于对照组,步速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肌表面肌电积分值低于对照组,被动 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局部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出血后下肢肌痉挛患者成效显著, 能够解除下肢肌痉挛,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徒手注射和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3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徒手定位注射BTX-A组(徒手组)与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BTX.A组(肌电组).分别进行BTX-A徒手注射和肌电图引导定位注射,于注射前1天和注射后14天用改良Ashworth分度评分评定患者前臂屈肌的痉挛状态.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前臂屈肌痉挛均有明显改善(P<0.01),肌电组疗效明显优于徒手组(P<0.01). 结论:应用肌电图引导定位进行BTX.A肌肉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艳  付耀高  赵志华 《广东医学》2006,27(11):1744-1746
目的 观察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重复给予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BTX-A对30例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患者重复2次进行局部肌肉注射,2次注射间隔时间为3~6个月,每次注射剂量为200~300U,在每次注射前,注射后3d,7d,1个月,3个月以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肉肌张力的变化,Fud—Meyer上肢运动评测以评价运动恢复程度,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变。结果 两次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痉挛肌肉肌张力MAS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7d及1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2次注射后与第1次注射后分别比较,3项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药物副作用。结论 重复局部肌肉注:时BTX—A治疗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疗效无减退,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部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8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BTX-A局部肌肉注射、推拿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肉毒毒素注射和推拿治疗,以改良阿氏量表(MAS)评定肌张力,以运动评价量表(PRS)评定运动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肌张力、PRS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肌张力、P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局部肌肉注射BTX-A结合推拿、康复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改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面、睑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局部肌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睑肌痉挛 16 4例。结果 药效作用时间为 :面肌痉挛 18.92± 6 .12周 ,眼睑痉挛 12 .0 4± 6 .35周。副作用轻、可逆。结论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睑肌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小腿三头肌,观察其对下肢肌痉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肌张力变化与下肢运动功能的关系,研究其在社区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脑卒中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治疗组患者小腿三头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侧下肢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FM)量表中的下肢部分,步行能力评定采用10米步行测试(10MWT)时间。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M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MAS随访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FMA评分、10MWT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和3个月随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FMA评分、10MWT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可快速而持久降低肌张力,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下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适合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告了 A 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作用。毒素注射部位为眼周5个点,颊部2个点,每点注射 A 型肉毒毒素2.5单位(0.001微克/0.1毫升)。治疗后所有病人都感到面肌痉挛减轻,注射后12~48小时,平均30.5小时即获改善,持续4~6周,平均为12.2周。治疗并发症包括流泪、眼不能闭合、角膜暴露,睑外翻。这些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暂时的,可在两周内  相似文献   

19.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梁辉  卢英  吴赞华  曹湾  郭佳  李荣祝 《微创医学》2021,(1):34-37,5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BTX-A注射联合ESW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上肢Fugl-Meyer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BTX-A联合ESW能更迅速且持久地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屈曲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肢体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