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影平 《医疗装备》2015,28(1):62-63
目的:穴位按摩联合咀嚼口香糖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另一种采取是常规护理加穴位按摩与咀嚼口香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穴位按摩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时间较早。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咀嚼口香糖可有效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曾利琴 《医疗装备》2023,(8):128-13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功能、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可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与经络穴位指压法对新生儿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腹部手术患儿在术后综合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腹部按摩与经络穴位指压,观察其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腹部手术术后肠鸣音很快恢复,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提前,排气排便时间提前,经口进食时间提前,喂养状态好,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与经络穴位指压有助于尽早恢复腹部手术患儿胃肠道功能,增加喂养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江静 《工企医刊》2013,(5):422-423
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常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出现腹胀、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等,恢复肠蠕动排气功能一般在48~60h,个别患者甚至在72h以上[1],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2013年起我科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妇产科腹部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效的促进了肠蠕动的恢复,帮助早日排气,早日进食,有利于切口愈合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现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术后恢复患者膀胱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2周心理状态、健康促进行为、癌因性疲乏以及膀胱排尿和储尿功能。结果 研究组术后2周心理状态、健康促进行为和癌因性疲乏评分,以及膀胱排尿和储尿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可促进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排尿和储尿功能恢复,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建立健康行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对患者在术后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肠功能恢复护理,并对护理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穴位按摩护理的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分别为21.58±3.46h、17.82±2.31h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对照组的38.24±3.95h和25.32±3.72h,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对肠功能恢复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进食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对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泌尿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且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 h、72 h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 h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患儿120例,按手术出室先后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按摩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按摩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当天开始实施穴位按摩(取穴中脘、神阙、足三里),每天2次,每次按摩约3~5min,连续3~5d;对照组只按腹部手术后常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小儿术后肠鸣音恢复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情况,应用药物或肛管排气的比率、舒适度情况。结果:按摩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按摩组术后腹胀发qi率及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比率及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i里穴位能促进小儿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防治了小儿术后腹胀的产生,增加舒适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李婧  周晓芸  周丽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555-4558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预后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宫颈癌术后患者共1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长时间导尿组(以下简称长期组,99例)和短时间导尿组(以下简称短期组,99例)。长期组患者在术后放置导尿管并留置3周后拔出,短期组患者在术后放置导尿管并留置2周后拔出。对比两组患者导尿管拔除后膀胱功能分级。检测两组患者放置导尿管前及拔除导尿管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拔除导尿管后负面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结果 拔除留置导尿管后,长期组患者膀胱功能分级优于短期组患者(χ2=15.408,P<0.05)。拔除尿管后两组患者hs-CRP(长期组:58.63±5.15 vs. 36.43±5.03;短期组:57.84±5.55 vs. 41.34±3.74)、TNF-α(长期组:199.00±19.35 vs. 143.26±13.79;...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在校学生中近视的患病率小学30%~40%,初中40%~50%,高中超过60%。近视已成为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为寻求治疗中学生近视的有效方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中的门诊病例进行了穴位按摩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癌护理与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宫颈癌护理模式的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充盈度一致性对于精准放疗摆位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CT定位前,利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定膀胱充盈度,每次治疗时膀胱容量达到定位容量时再放疗;对照组自主憋尿后行定位及放疗。每周1次CBCT扫描,分别测得患者左右、背腹和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左右、背腹、头脚三个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1.71 ±0.48) mm、(1.43 ±0.68) mm、(1.97 ±0.52) mm和(1.79 ±0.54) mm、(1.61 ±0.80) mm、(3.10 ±1.01) mm。观察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t = –3.837,P < 0.05);通过摆位误差计算出的外扩边界分别为4.611 mm、4.051 mm、5.289 mm和4.853 mm、4.585 mm、8.457 mm,观察组在头脚方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充盈度一致性有利于减少放疗时的摆位误差,减少外扩和正常组织受照,因此有助于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诊治T1T2膀胱癌80例,其中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患者30例,为TURBT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50例,为部分切除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5年的复发率。结果 2种手术方法的治疗后5年复发率分别为33.3%、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RBT组的手术时间(42.8±5.99)min、出血量(52.3±11.3)ml、留置尿管时间(2.3±0.5)d、住院时间(5.7±1.0)d,均少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采用TURBT术与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5年复发率相当,TURBT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28例确诊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16例施行宫颈环扎术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施行宫颈环扎术的16例孕妇中,延长妊娠至足月8例,早产6例,流产2例,胎儿成活12例;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可以延长孕妇的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赵鹏  潘振祥  张丽  刘铁成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11-41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试验组)为舒芬太尼组,Ⅱ组(对照组)为芬太尼组,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h(T1)、术后1天(T2)和术后5天(T3)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和IL-10水平。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良好,两组T1、T2的CD3+、CD4+、CD4+/CD8+和IL-2呈下降趋势,其中芬太尼组下降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2的CD3+、CD4+、CD4+/CD8+和IL-2明显下降(P<0.05)。两组T1、T2的IL-10水平升高,其中芬太尼组升高明显(P<0.05);和Ⅰ组比较,Ⅱ组T2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较轻,更适合宫颈癌患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高群  孔繁斗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863-3866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术后补充放疗对移位卵巢的影响。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年龄≤40岁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将这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术后无辅助放疗者12例为研究组1,有辅助放疗者17例为研究组2;选取同年龄段、同期入院的32例行子宫全切并保留双侧卵巢于原解剖位置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1,7例行传统宫颈癌根治术(不保留卵巢)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术后3个月、半年、1年随访研究组及两个对照组了解有无围绝经期症状,对研究组同时还调查性生活情况。测定术后1年左右研究组、对照组的FSH、E2水平,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29例患者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11个月死亡,17例术后补充放疗。①更年期症状调查: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患者,术后3个月为10例。未补充放疗的患者占2例,其中1例于术后半年症状消失,另1例及其余8例补充放疗的患者术后1年症状仍持续存在。②性生活调查:术后3个月有性生活者5例,均为术后未补充放疗者,性生活基本满意;术后半年有性生活者16例,11例性生活满意或基本满意;术后1年29例患者除2例死亡以外均有性生活,18例满意或基本满意。③术后1年左右测定FSH、E2水平。研究组1(未放疗组)与对照组1(子宫全切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未放疗组)与研究组2(放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放疗组)与对照组2(切除卵巢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的功能。术后辅助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但对于术后需要辅助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行卵巢移位术仍能部分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及抑郁、焦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宫颈癌手术前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天,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同时采集外周静脉抗凝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SDS和SAS心理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宫颈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比值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CD8+值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其中两组CD3+、CD4+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功能与情绪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不良情绪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患者111例,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CAg滴度,结合临床资料对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和预后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治疗后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14.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Ⅰ-Ⅱ期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较Ⅲ-Ⅳ期患者显著降低(P<0.05);②复发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治疗前SCCAg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宫颈鳞癌复发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血清SCCAg滴度、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级。结论:血清SCCAg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患者疗效判定、指导治疗、复发及预后的监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在首次放射治疗与CT模拟定位时,膀胱充盈状态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精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1例宫颈癌患者,依据首次放射治疗前采集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勾画膀胱结构,并最终显示在已配准的CT图像,从中获得膀胱结构在CBCT与定位CT图像中的相对体积、位置差异及形状...  相似文献   

20.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需行放疗的患者,建立剂量体积直方图和计量参数,比较两种不同放疗技术的放疗并发症及计算存活率。结果:应用适形技术,正常组织平均并发症概率从0.11减至0.03。肾脏的受照量、直肠反应发生率、膀胱反应、远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维适形治疗技术能显著减少小肠受照体积,对直肠、膀胱受照量的降低也具有优势,可提高肿瘤区域的剂量,提高肿瘤控制率而不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