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45例,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首先将脑保护装置(过滤伞)小心通过颈动脉狭窄部位放置于颈动脉狭窄的远端并释放,然后再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5例保护伞放置及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术后残余狭窄<20%。操作过程中未发生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脑保护装置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术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8例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在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行心脑血管专科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结果58例患者中57例成功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远端保护伞装置置入的成功率为98%;59处颈动脉狭窄病变共置入61枚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1.3±19.6)%减少到术后的(6.2±1.3)%。颈动脉狭窄处直径由术前(1.3±0.9)mm增加到(5.2±1.1)mm;平均住院2.5天;1例患者术中发生小卒中。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发生小卒中;无大卒中及无死亡发生。结论远端保护伞装置置入及在其下进行的经皮颈动脉支架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能够有效减少近、远期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滤器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班块成分(占60%)。结论 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型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保护装置下高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CAS的高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术中均应用脑保护装置,观察患者狭窄改善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回收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随访1年观察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脑保护伞均一次性顺利通过狭窄段放置到位成功释放;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平均狭窄程度从(83.0±6.7)%降至(13.0±6.1)%;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有26个发现脱落的组织碎片;围术期均未出现脑出血、症状性脑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37例患者随访1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死亡发生。结论脑保护装置下对高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AS成功率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保护装置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放置在颈动脉内防止远端栓塞的保护装置,其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对球囊、滤网和血流逆转等3种最常用的脑保护装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4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CAS时应用保护装置,先将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CAS;并对手术过程、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颈动脉造影证实,残余狭窄率〈30%,术后第10天死亡1例;术后1 a均未发生TIA、再卒中及死亡。结论在保护装置下采用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规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CREATE(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with ev3 arterial technology evolution trial)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联合栓子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术对于高危/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前后分为4个研究阶段,CREATE SpideRX是其中第三个阶段,主要探讨联合采用SpideRX远端栓子保护系统(美国,ev3公司)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栓子来源 ,并可导致大脑半球低灌注。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文章对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关问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 16例 ,其中 3例进行狭窄预扩 ,3例使用脑保护装置 ,共放置自膨式支架 18枚。结果 :18枚支架均成功置入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 ,1例 (6 3% )术后第 3天发生非处理血管供血区脑梗死。随访 1~ 8个月 ,无新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 ,末次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平均 0 75 (0~ 2 )分 ,所有患者生活均自理。 10例患者术后 3个月颈动脉彩超复查 ,均未见再狭窄。结论 :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能有效的方法 ,但亟需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其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1次(6·2%),无一例后扩;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4次(33·3%),后扩6次(50%)。CAS治疗中,7例(25·0%)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2例(16·7%)肉眼可见组织碎片。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无神经并发症;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围手术期发生1例(6·3%)脑梗死,随访期发生1例(6·3%)脑梗死。结论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人术中使用MoMa脑保护装置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5月,对6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人术并使用MoMa脑保护装置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得改善,NIHSS评分较术前提高1-2分.②保护装置的滤网中均可见捕获的小斑块,无一例患者发生栓子脱落事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均得到改善(残余狭窄率均〈30%).③术后3d及3个月复查头部MRI,均未发现新发的缺血病灶.有1例在使用Moma脑保护装置过程中,血液从颈外动脉逆流而加用远端脑保护装置;1例术后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颈部血管彩超均未发现再狭窄.结论 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行支架置人术时,使用MoMa脑保护装置是相对安全、有效的,但尚需大样本病例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62~76岁,平均69岁。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脑梗死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率均〉70%,其中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例(2例为颈动脉剥脱术后再狭窄);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6例;一侧颈动脉闭塞,另--N重度狭窄5例(1例为鼻咽癌放疗术后)。对所有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并均采用预扩张,预扩张后均使用自膨式支架。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残余狭窄率均〈30%。所有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暂性心率、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了微栓子栓塞,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内无缺血性卒中发作。术后复查颈动脉超声见,显示狭窄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治疗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不符合NASCET纳入标准的高危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例不符合NASCET纳入标准的高危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2~76岁(平均69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脑梗死9例.所有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70%(NA-SCET标准),其中-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例(2例为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6例,一侧颈动脉闭塞伴对侧重度狭窄5例(1例为鼻咽癌放疗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栓子保护装置,均采用预扩张和自膨式支架.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残余狭窄率均<30%.所有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心率和血压下降,1例患者并发微栓子栓塞.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内无缺血性卒中发作.术后复查颈动脉超声见狭窄显著改善.术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同侧缺血性卒中和冠状动脉缺血事件.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治疗外科手术高危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缺血性脑损伤是认知功能下降及临床缺血事件的有效预测指标。目前,降低CAS术后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患者、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降脂药、神经保护药物和非药物神经保护措施、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及栓塞保护装置等,对术者进行规范化培训也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尽管如此,CAS术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仍较高。因此,作者将该类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期降低CAS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经桡动脉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适应证和优势。方法 经桡动脉入路在颈内动脉岩部放置阻塞球囊,对3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行支架置人术。其中有症状者29例,无症状者9例。术前均行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实质血管DSA、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头部MRI等检查。结果 术后患者均复查颈动脉DSA和脑实质血管DSA,显示脑部供血均有明显改善,其患侧颈内动脉、皮质下血管显影时问较术前提前0.3~0.8S,颅内血管血流经过时间缩短0.4~0.7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消失。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并发症。随访3~15个月,无再狭窄患者。结论 当经股动脉入路为相对禁忌时,经桡动脉入路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值得选择的一种入路。  相似文献   

16.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 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6例次(其中颈动脉33例次,椎动脉起始部3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的81.4%下降至支架后的14.1%;病理学检查显示,27例患者保护装置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75%;保护装置捕捉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坏死组织、胆同醇碎片、钙化成分等)。结论 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以适应更多部位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支架内再狭窄是影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远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支架内再狭窄的监测、预防和治疗始终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文章就近年来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 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的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CAS后≥6个月,PSV≥155 cm/s的患者立即复查DSA,PSV正常的患者6个月后复查DSA.结果 ①40例CAS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2.5%)死亡,2例失访,37例获得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为50%~69%),再狭窄发生率为2.7%.②CAS后各时间点支架中段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后随时间延长,支架各段内径均逐渐增加,术后1~3个月增幅最明显,6、12及24个月支架各段内径与前一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形态渐趋稳定.③CAS后各时间点支架各段PSV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76例患者,两种方法诊断狭窄程度符合的有74例,其中2例DSA诊断为重度狭窄,CDFI诊断1例为中度狭窄,1例为闭塞.符合率为97.4%.术后≥6个月,共20例行DSA检查,CDFI与DSA均显示为轻度狭窄的有19例,中度狭窄的有1例.符合率为100%.结论 应用CDFI动态监测CAS后支架各段管径及血流的改变,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与DSA比较,其检查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共32个严重颈动脉狭窄病变)行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包括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56岁,其中13例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部分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病史。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将支架置入并覆盖颈动脉病变,部分采用远端脑保护装置;在术后均做心脑血管专科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结果选择性颈动脉造影示32个靶病变均有>70%的狭窄,共置入自膨式支架32个,球囊扩张式支架1个,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使用远端滤网保护装置21例,使用成功率为95%,在回收的滤网中均发现脱落碎片;4例患者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顺利完成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患者在术中分别出现靶病变对侧颅内出血和术后急性肺水肿,3d后死亡。在临床随访观察期间,患者均无脑卒中发生,颈动脉超声检查未发现支架置入段再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也是综合治疗缺血性心脑疾病的新方法。远端保护装置的应用是防止术中脑卒中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