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因偶然发现左颈部肿块10 d入院。患者10 d前偶然间触及到左颈部一肿块,大小如鸡蛋,无疼痛不适感;当地医院B超:甲状腺左叶等回声结节;我院B超示甲状腺左叶实性肿块,TI-RADS分级3类。病程中无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无胸痛咳嗽,无怕热多汗。临床查体:颈软,颈部正中线偏左侧可触及一大小约2 cm×3 cm中等质地肿块,活动度可,并且可随吞咽上  相似文献   

2.
对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不典型川崎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5岁.因发热伴左颈部肿块5 d入院.患儿于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T 39.8 ℃,伴寒战,口服退热药物后体温可降至37.0 ℃左右,数小时后复升,同时发现颈部肿物,有触痛,无其他异常表现.曾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菌必治2.0 g,清开灵10 ml,阿奇霉素0.25 g,连续3 d,左颈部肿块较前缩小,仍有高热,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门诊化验血常规示:WBC 16.5×109/L,N 0.636,M 0.257,Hb 124 g/L,PLT 289×109/L.ESR 35 mm/h.颈部B超示:左颌下可见多个低回声团块,大小不一,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门诊以左颈部淋巴结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6天。因发现颈部肿块16天于1997年12月19日入院。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生后一般情况好,无窒息史。于生后即发现颈部有一肿块,约2.8cm×3.2cm,初步诊断为良性肿瘤(畸胎瘤)。当时考虑患儿小,手术危险性大,嘱暂时观察。至生后16日其母发现患儿在吸乳时呼吸增快,面部青紫。再次来院就诊,以颈部良性畸胎瘤收入院。查体:体温37℃,呼吸60次/分,脉搏160次/分。体重3.8kg,身长53cm。头围36cm,前囱1.6cm×1.6cm,后囱0.5cm×0.5cm。顿软,气管略向左移位,肿块较前增大,约3.0cm×3.6cm,质地稍初,表面光滑,可被…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3岁,主因"发现左侧颈部搏动性肿块6个月,肿块明显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伸舌右偏,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局限性隆起,大小约7.0 cm×5.0 cm,边界清楚,可移动,可触及搏动,质地略硬,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5.
对误诊为甲状腺癌的甲状腺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5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5d以左侧甲状腺占位收入我科。患者为无意间触及左颈部有一肿物,无局部疼痛,不伴明显呼吸不畅及其他不适。入院查体:气管略向右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8岁,以“发现左侧颈部肿块20+d”入院,无疼痛感,无发热、恶心,无吞咽困难等不适。体格检查:体温36.3℃,呼吸72次/min,心率20次/min,血压110/72 mm Hg(1 mm Hg=0.133 k Pa);颈软,气管右偏,左颈部气管旁可触及一质软包块,表面光滑,向胸腔内延伸,下极未能触及,可随吞咽上下小幅度活动;右侧颈部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全套及甲 状腺功能均处正常范围;心电图及喉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陈映  张梅 《全科护理》2014,12(4):383-384
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此类手术属于清洁手术,临床上切口感染率很低。2012年9月我院收治1例甲状腺腺瘤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左叶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使病人得以恢复。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50岁。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块伴有不适感。于2012年9月10日以"甲状腺左叶腺瘤"收入院。病程中无多食、易饥、消瘦,无恶心、呕吐,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颈静脉无扩张,颈前左侧可触及1.5cm×1.0  相似文献   

8.
2007-01-2010-10我科共收治因缺氧发作急诊入院的法乐四联症患儿3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例,女2例,年龄10月龄~2.5岁,体重7~11 kg.本组均急诊入院,入院时口唇、眼睑、甲床发绀明显,四肢末梢循环差.入科后住监护室,病重,持续低流量吸氧,特护,急诊常规检查,静脉补液,去氧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其中2例患儿缺氧缓解,但哭闹后缺氧再次发作.均在麻体外循环下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手术,带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带机时间8~168 h.  相似文献   

9.
患儿 ,男性 ,1个月 ,因发现左颈部肿物来我院诊治 ,查体 :发育良好 ,无特殊面容 ,呼吸闻喉鸣音。彩超检查 :左颈部至胸骨上显示一约 3.4cm× 2 .2 cm大小单房性肿块 ,壁薄 ,光滑欠完整 ,肿块上部随患儿哭闹可见气体反射 ,其余大部分均为细密小点状回声 ,加压可移动 ,后方无声影 ,后壁回声增强 (见图 1)。肿块与颈部动静脉无相通。气管及甲状腺左叶受压前移。CDFI:肿块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提示 :左颈部含气囊性占位 (支气管囊肿可能 )。X线报告 :左颈部可见 3.8cm× 2 .6 cm大小囊性占位 ,内可见小液平面 ,气管明显受压前移。提示 :符合支气…  相似文献   

10.
对破伤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的护理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7岁。因张口困难、频发四肢痉挛性抽搐1d呼叫“120”急救并转送来诊。即往吸毒12a,有不洁注射史。10a前左前臂外伤后皮肤留有约20cm疤痕。入院后持续癫痫大发作、昏迷,出现呼吸暂停,气管插管并转入ICU给予呼吸机A/C模式辅助呼吸。查体:测T41C,BP120/40mmHg,  相似文献   

11.
总结1例糖尿病颈部慢性溃疡伴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前进行早期感染性休克集束化管理,精准化容量控制,纠正高渗高血糖,抗凝管理、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关注创面渗血、渗液;术后建立多学科创面管理团队,加强体位管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给予早期营养支持,早期活动与心理支持,加速患者的康复。经多学科合作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入院15 d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血糖值正常,创面由黄黑色转为红色,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营养状况良好,入院16 d转至普通病房,26 d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伤口愈合良好,颈部皮肤完整,无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2.
解改梅  杨锐  孙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59-7659
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岁。因反复出现左颈部肿块5个月而入院。患儿于1998—05不明原因出现左颈部肿块,呈花生米大小,伴头痛,发热,T38℃左右,当地县医院按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治疗10d,  相似文献   

13.
陈立群  李雪芳 《全科护理》2009,7(29):2725-2725
急性喉梗阻是耳鼻喉科急诊之一,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供给氧气[1]。本例患儿在入院5min内即给予气管插管,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病例介绍患儿,男,8岁,1h前在外院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双扁桃体微波手术”,术中患儿突发呼吸困难,全身发绀伴抽搐,意识不清,即给“地塞米松、地西泮”等对症处理,具体剂量、用法不详,由120急救中心转诊我院。到抢救室时患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口唇、指甲发绀,鼻翼扇动,可闻及喉鸣音,氧饱和度(SaO2)45%,心率150/min,呼吸35/min,予仰头举颌,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开放静脉通路,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一边准备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用品。入院5min内气管插管成功,插管时发现喉头水肿明显,予气管内吸痰,高流量吸氧,5min后SaO2上升至90%,查白细胞21.6×109/L、中性粒细胞88.2%、淋巴细胞9.6%。血气分析:pH值7.328,二氧化碳分压6.2kPa,氧分压16.0kPa。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头孢替唑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等处理,收住儿...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1岁。以"左颈部肿物1年余,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16d"为主诉入院。入院后查体:T:36.7℃,P:62次/min,R:18次/min,BP:129/79mm Hg,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情况:颈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双侧叶未扪及明显肿物,质偏硬,活动度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摘要 女,56岁。因颈部增粗30a,加重20d,于2008—08—22入院。30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增粗。无颈痛,未治疗。20d前患者颈部增粗迅速,并出现呼吸困难,伴心悸气短。查体:颈部不对称,气管右偏。  相似文献   

16.
彩超诊断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儿,男性。出生后1个月被发现头习惯性右偏,且右颈部有一肿块入院。彩超检查:患儿取仰卧位,于右颈部发现右胸锁乳突肌呈梭形增厚(图1).长约3.4cm.最厚处1.5cm,肌外膜连续光滑。其内部回声欠均匀,肌束纹理紊乱。CDFI显示:肿块内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 )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80例NRDS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PS+ NIPPV 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 NIPPV 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精心的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应用NIPPV与PS联合治疗结合规范的护理措施后1~6 h有77例发绀明显缓解,呻吟、肤色、三凹征等临床表现及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儿因病情无明显缓解再次用PS一次,均于用药后24 h内病情明显缓解;10例患儿因病情进行性加重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患儿入院后直接用NIPPV治疗,结合规范护理后60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症状明显改善,30例患儿症状改善较差,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病情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诊治、气道护理、密切观察、规范操作、预防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避免了因气管插管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3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1周于1987年12月28日入院。患儿入院前在外院经颈部肿块活检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原淋细胞型),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体检:左颈、右锁骨上及左腋下扪及10余枚0.5~3.0cm大小不等肿大淋巴结,质韧、较活动、无压痛,心肺(—),肝睥不肿大。胸片提示中上纵隔呈对称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2岁."左上颈部渐大性肿块半年"入院.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左颈部可触及一肿块,质地略韧,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并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临床较少见,巨大病灶文献少见报道。现将我们误诊1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病例资料男,18岁。因右颈部肿块1年余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肿块,后肿块逐渐增大,由最初时的1 cm×1 cm增大到就诊时的10 cm×5 cm,局部无红肿、热痛,触之大部分质地较硬,固定,无压痛,边界欠清。气管受压轻度左移,甲状腺不大。外院超声检查示右颈部囊实性包块,性质待定。我院CT检查示右颈部胸锁乳突肌下巨大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14 cm×5 cm×3 cm大小,边缘尙规则清楚,其中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灶,右侧甲状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