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智 《吉林医学》2013,34(19):3833-383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麻醉唤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20例,采用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唤醒前及唤醒后MAP和H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唤醒时间可控,且质量较高,唤醒时无躁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的效应.方法 择期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90例,年龄13~ 1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D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μg,/kg,注射时间15 min,随后以0.2、0.3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中唤醒试验开始前10 min.3组均采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靶控吸入七氟醚复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2 ng/mL,七氟醚呼气末靶浓度根据BIS值调整.唤醒试验前5 min停止输注顺阿曲库铵,下调七氟醚呼气末靶浓度至0、舒芬太尼Ce至0.1 ng/mL,直至唤醒试验成功.结果 与C组比较,D1、D2组唤醒前七氟醚用量减少,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躁动的发生率降低,D2组唤醒试验时间延长(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抑制伤害性刺激诱发心血管反应及呛咳/躁动不良反应,且不影响唤醒时间的术中维持适宜剂量为0.2 μg/(kg.h).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在青少年脊枉侧弯手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复合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18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异氟烷+芬太尼,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唤醒时间,唤醒时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9±3)min较B组(12±6)min缩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66)。A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12±9)minvs(20±10)min]、手足活动时间[(13±8)min VS(23±9)min]和拔管时间[(13±8)minvs(20±9)min]较B组缩短(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增多(P=0.033)。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异氟炕/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及术后更快苏醒,躁动发生较少,且不增加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唤醒试验时间及苏醒质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10~25岁患者,随机分入全凭静脉麻醉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七氟烷+芬太尼+阿曲库铵,B组)。于相应时点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唤醒时患者的躁动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唤醒时间较B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结束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HR、MAP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唤醒时出现躁动的例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复合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可以使患者在术中更快实施苏醒,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发生较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行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及术中处理相同,其中观察组围麻醉期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记录不同时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结束后首次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期躁动评级、遗忘程度评级。结果两组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率、遗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EA发生,且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其苏醒快且生命体征稳定,为较理想的麻醉复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刘智  ;胡东海  ;焦赫娜 《当代医师》2014,(12):1614-16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靶控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 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生理盐水,10 min输完.术中D组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2μg/(kg·h),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10 min(T1)、麻醉诱导后3 min(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停药(T4)、唤醒即刻(T5)、加深麻醉后6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血液动力学、唤醒时间、唤醒成功率、唤醒期间的躁动情况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记录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两组唤醒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C组血液动力学稳定(P<0.05),D组躁动的发生率及唤醒期间的出血量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靶控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能有效实施术中唤醒,有助于减少唤醒期间的出血量及躁动的发生,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7.
周雪丹  张科  吴卫  于明帅  吴晓红 《西部医学》2023,35(2):282-286+292
探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唤醒时间、镇痛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于我院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0.8 μg/kg的右美托咪定10 min内静脉泵注体内,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而后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插管前(T0)、插管后10 min(T1)、唤醒前10 min(T2)、唤醒期间(T3)、唤醒后5 min(T4)、加深麻醉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后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时躁动发生率,拔管即刻、术后2、6、24 h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麻醉前、术后2 h及6 h应激反应[血清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血糖(Glu)]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HR、MAP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时间段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唤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唤醒时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r、ALD、Glu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间段内外周血Cor、ALD、Glu水平均依次递增(P<0.05),且观察组术后2、6 h外周血Cor、ALD、Gl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4,P=0.694)。结论 脊柱侧弯矫形术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有利于提高术中唤醒质量,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指导下,评价七氟醚吸入对照丙泊酚静脉输注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影响的差别。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40例,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诱导插管成功后七氟醚组吸入低流量七氟醚(1L·min-1),丙泊酚组输注丙泊酚4~6mg·kg-1·h-1维持麻醉,2组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0.20~0.50μg·kg-1·min-1。唤醒前七氟醚组停止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组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调至0.05~0.15μg·kg-1·min-1,唤醒试验成功后,七氟醚组恢复麻醉气体吸入,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1,手术结束前5min,2组患者停止使用麻醉药,手术结束时停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记录2组患者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从开始唤醒至唤醒成功时间)及苏醒时间(唤醒后清醒时间);观察唤醒试验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记录2组麻醉前(T0)、术中唤醒前停药时(T1)、唤醒时(T2)、唤醒后10min(T3)、术毕拔管(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及呼吸末七氟醚的浓度(ETsev)。术后1d,随访患者对唤醒试验及术中其他事件的记忆情况及术中有无疼痛等。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唤醒试验,均能按照指令活动双侧脚趾和手指。2组患者手术开始至唤醒试验的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期间丙泊酚组有1例发生呛咳,七氟醚组无发生呛咳患者。术后随访2组患者无神经损伤表现,对术中其他事件无记忆。术中2组患者唤醒试验唤醒时(T2)及术毕拔管时(T4)的MAP和HR值较其他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在唤醒前停药时(T1)及唤醒后10min(T3)的BIS值较其他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七氟醚组在唤醒前停药时(T1)及唤醒后10min(T3)的ETsev值较其他时间点升高(P<0.05);2组各时间点的MAP、HR及BIS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矫形术麻醉中在BIS监测指导下吸入七氟醚同丙泊酚一样适用于脊柱矫形术;BIS监测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时间有预测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术中唤醒用于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根据数字表达法将80例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术中唤醒后检查眼位,并进行结扎,参考组患者不唤醒,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术后1周对其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康复优良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采用术中唤醒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有助于调整眼位,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方法:95例ASA(Ⅰ~Ⅱ)级脊柱侧弯行脊柱矫形术患儿随机分为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滞组(A组)与全麻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麻醉用药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唤醒时A组心率低于B组(P<0.05)。术中A组芬太尼及潘库溴胺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唤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是一种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静脉用药量少、易于唤醒及便于术中管理和术后镇痛等优点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喉显微手术麻醉时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喉显微手术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丙泊酚+ 瑞芬太尼麻醉)、试验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各35例.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不同 时间点心率、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咽喉疼痛、呛咳躁动发生率(14.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45.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显 微手术患者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具有良好效果,能够稳定生命体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滞在小儿脊柱侧弯矩形术中的应用。方法:95例ASA(Ⅰ-Ⅱ)级则弯行脊柱矫形术患儿随机分为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滞组(A组)与全麻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用药民政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唤醒时A组心率低于B组。术中A组芬太尼及潘库溴胺用量明显少于B组,唤醒时间缩短。结论;浅全麻加单次硬膜外阻 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术中是一种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静脉用药量少、易于唤醒及便于术中管  相似文献   

13.
氟比洛芬酯减轻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预防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将子宫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A组)、手术结束关腹前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30 min、2 h、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观察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0 min、2 h、6 h、12 h 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P<0.05)。结论:麻醉前给予氟比洛芬酯减轻子宫切除术后急性疼痛和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效果较关腹时给予氟比洛芬酯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麻醉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将48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4),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观察麻醉前、唤醒停药前20 min、唤醒时、唤醒后10 min各时间点的MAP、HR数值,唤醒时的唤醒质量,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及指令动作恢复时间T3),并对两组患者的唤醒试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R组唤醒时MAP和HR明显低于F组(P<0.05),R组唤醒时间(T1、T2、T3)及唤醒质量均明显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可缩短唤醒时间,提高唤醒质量,增加了唤醒试验的可调控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能。方法:选择18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连续监测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唤醒试验前10min、唤醒试验前5min、唤醒时、唤醒试验后加深麻醉时、手术结束时各个时段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观察比较两组的唤醒时间、唤醒躁动例数、术中知晓例数及术后拔管时间。在上述各个时点采周围静脉血2ml,测定外周血皮质醇、生长激素、内皮素浓度。结果:A组在唤醒前5min及唤醒时HR明显低于B组,B组唤醒时点MAP变化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唤醒时间及术中知晓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B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唤醒前5min、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时较诱导前增高(P〈0.05)。B组血浆生长激素浓度在唤醒前5min较诱导前增高(P〈0.05)。A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唤醒前10min、唤醒前5min、唤醒时明显低于B组(P〈0.05)。在唤醒前10min、加深麻醉后时点两组血浆内皮素浓度较诱导前减少(P〈0.05)。结论:(1)脊柱畸形矫形术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调控性良好,病人清醒更快更完全,可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且临床使用简单方便。(2)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明显减轻脊柱畸形矫形术行唤醒试验时较强的应激反应,能使病人更平稳渡过手术期,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中输注红细胞量的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合理备血、科学用血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将患者分为术中输注红细胞>3U组和术中输注红细胞≤3U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中输注红细胞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296例行后路矫形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术中输注红细胞>3U组119例,术中输注红细胞≤3U组1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其中病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输血浆量、冷沉淀输注率、血小板输注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和术中出血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 较长的病程和术中出血量的增加会增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中输注红细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相似文献   

18.
杨成虎  范秀华 《西部医学》2011,23(9):1765-1766
目的观察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接受医学美容手术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93例,患者均无麻醉和手术禁忌症。A组应用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B组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观察麻醉、镇痛、镇静疗效及呛咳、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并做好监测及观察记录。结果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标准,镇痛、镇静疗效A组优于B组。术中、术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A组低于B组;在麻醉时、手术中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血压的升高、心率增快、氧饱和度降低等反应,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氯胺酮、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方式,麻醉操作简便,镇痛、镇静效果确实,提高了美容手术的安全性,达到了良好的美容效果,是医学美容手术有效、可行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深麻醉拔管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拔管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择期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行非心脏手术心脏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深麻醉拔管组(A组)于手术结束后采取深麻醉拔管,对照组(B组)于手术结束后采取清醒拔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改变、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及拔管期呛咳、躁动及气管痉挛的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拔管期MAP、HR和SpO2波动较A组更为显著,且拔管期呛咳、躁动及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深麻醉拔管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能抑制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并减少拔管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用于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时预测唤醒时间的可行性。方法30倒ASAⅠ-Ⅱ级初次行后路矫正内固定手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2组:Ⅰ组瑞芬太尼组(n=15)和Ⅱ组芬太尼组(n=15)。Ⅰ组麻醉用药为异丙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Ⅱ组麻醉用药为异丙酚+阿曲库铵+芬太尼。唤醒试验完成后,立即加深麻醉。分别记录2.组唤醒时间,记录以下3个时点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值:开始唤醒前即刻(T1)、患者对指令有反应时(佗)、唤醒试验完毕麻醉重新加深后(T3)。结果2组患者在唤醒时A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唤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组中有1例进行2次唤醒,其余患者均一次唤醒成功。任意时点的AAI值与MAP、HR无相关性。结论利用AEP监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时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