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CIST)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5年间收治的30例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予伊马替尼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有效(RD组)的18例中有13例、疾病进展(PD组)的12例中有1例共计14例(46.7%)患者肿瘤获得完全切除。RD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4.9个月,PD组的PFS为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无效的GIST患者分为两类:局限性进展的GIST,在评估手术可以完整切除局限进展肿瘤的情况下,仍建议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可继续原剂量伊马替尼或增加剂量治疗,也可选择舒尼替尼治疗;广泛进展的GIST,不建议采取手术,可以增加伊马替尼治疗,或改用舒尼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2.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因其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多变,诊断及临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结合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间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方法 对长海医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58例经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限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6例,无一例复发或转移.22例广泛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服药3个月CT评价: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11例(50%),稳定11例(50%), 进展0 例(0%), 临床获益率100%;1年生存率为95.5%.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局限期和广泛期胃肠道间质瘤都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4.
5.
于兵  杨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13-1415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7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分子靶向治疗延长了晚期GIST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水肿、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可改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了解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加强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合理饮食,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把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概念是1983年由Mazur首先提出,1998年Hj—rota报道GIST存在e—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到KIT蛋白表达,2003年Hein-rich等发现某些缺乏e—kit基因突变的GIST存在同源的酪氨酸激酶基因PDFGRa突变,  相似文献   

8.
李楠静  毕锋  邱萌 《四川医学》2010,31(1):117-1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约80%~90%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为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蛋白异常活化,引起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5%~10%的患者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5%的患者没有发现基因突变(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自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胃肠道间质瘤得到了病理确诊和及时的手术切除治疗,起源于胃12例,小肠8例,直肠1例,结肠1例。临床表现:首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呕血或黑便,其次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胃肠造影、CT及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0~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分子靶向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毕科  韩少良 《医学综述》2006,12(2):98-1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表达阳性。据估计GIST发病率为15~20100万人,好发部位依次是胃(84%)、小肠(10%)、直肠(4%)、食管(1%)及大网膜(1%)。GIST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可分为低度和高度恶性。一般认为肿瘤直径>5cm、核分裂>550个高倍视野、肿瘤包膜浸润及邻近器官或远隔转移,就应考虑高度恶性。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是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因为化疗及放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无效,故一旦明确诊断首选外科治疗。手术不主张常规实施标准淋巴结清扫,但要求完全切除肿瘤对腹膜复发和肝转移病例也可选用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表现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与食管和胃GIST相比,空肠及回肠GIST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非上皮,非淋巴造血。非一般血管脂肪及结缔组织的。以梭形细胞为主要细胞的间质肿瘤。目前已确定癌基因C-Kit的蛋白表达产物病理性激活是GIST发病的核心因素。特别是近年分子靶向治疗、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使GIST的诊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2000年1月-2005年1月治疗的45例GIS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我们遇到1例因反复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后经外科手术确诊的空肠巨大间质瘤合并肝转移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人组84例患者.均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给予伊马替尼400mg,1次/d,口服,餐后或与食物同服,30d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7.6%(40/84),其中完全缓解(CR)占1.2%(1/84),部分缓解(PR)占46.4%(39/84),疾病稳定(SD)占40.5%(34/84),进展(PD)占12.0%(10/8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1%(74/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严重不良反应为Ⅲ级贫血、白细胞减少。结论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显著.疾病控制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效安伞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局灶、原发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后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无复发生存时间。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9例局灶、原发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1次/日,用药1年以上(高危患者2年以上)。计算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纳入统计学分析,中位随访时间33.9个月(24~48个月),1年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为100%。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安全可靠,手术切除局限、原发胃肠间质瘤后,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对3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外科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并未进行病理诊断。诊断结果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集中在以下区域:胃19例,小肠10例,直肠2例,肠系膜5例。肿瘤的直径在5 cm以内的有9例,大于5 cm的27例。肿瘤大小于良恶性表现出相关性(P<0.05);治愈率:术后1年以上的存活率为100%,3年以上的存活率为82.3%,5年以上的为65.2%。结论:对该病患进行术前诊断相对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确诊,CD117、CD34的阳性也协调诊断,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病情往往呈正比,进行手术治疗任然是现在较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0月至20010年10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5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治疗。结果:2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100%,2年存活率96%。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有较好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命,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长期耐受。  相似文献   

17.
21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辉  秦岭  李荣  罗荣城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5):542-546,56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分析影响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8月南方医院收治的212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应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3例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转移、手术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影响GIST患者的生存率。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53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39例(73.6%),其中外显子11突变21例(53.8%),外显子9突变13例(33.3%)。KIT外显子11突变形式主要为5’端第557-558密码子缺失最常见;外显子9突变均为插入串联重复。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结论 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GIST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生物靶向治疗和预测其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女性患者,58岁,因“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尿不尽半年”于2015年10月7日收入院.患者已绝经7年,绝经后未口服激素类药物,绝经后无阴道流血流液.近半年自觉下腹部坠胀,伴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偶有腰酸、乏力,无畏寒、发热等不适.2015年9月23日于外院行阴道超声检查示:宫颈处见范围8.9 cm×8.2 cm低回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5年外科治疗的32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术前均未能取得病理诊断。诊断依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肿瘤发生部位:胃21例,小肠8例,直肠1例,肠系膜2例。肿瘤大小:≤5cm8例,>5cm24例。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生存率: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3%和65.7%。局部完整切除和肿瘤及所在器官切除患者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255)。结论1)GIST术前确诊困难,明确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CD117和CD34阳性可以作为GIST的诊断标志,而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2)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胃肠道间质瘤术前确诊1例。全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7.2%、70.3%,完全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72个月。不完全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仅21个月,完全切除组明显优于不完全切除组(P0.05)。完全切除组中,肿瘤局部切除和肿瘤所在器官切除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核分裂数目,肿瘤是否完整切除,肿瘤坏死性破裂等因素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思(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前确诊困难,完整的局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高危患者术后口服伊马替尼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