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有效救治中配合综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唐恒愿 《大家健康》2016,(4):190-191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以及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小儿门诊处收治的12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以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2例患儿为对照组,以另62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门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2月~2012年8月儿童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应用常规护理50例标记为对照组,剩下应用护理干预50例患儿标记为观察组,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护理措施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影响。结果: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实施护理干预前后,观察组护理治疗后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满意度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体温、减少惊厥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复方小儿退热栓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以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惊厥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高热退去时间和惊厥好转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在统计学有意义(P <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儿高热和惊厥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不会带小儿的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59例高热惊厥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惊厥时加针灸疗法,清醒后加紫雪散口服。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抽搐持续时间、神志恢复时间、病程中再发、随访1年复发率及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控制显效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临床疗效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将这些患儿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及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给予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在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结果:对研究组患儿,在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在患儿(家长)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患儿对比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患儿住院费用,提高家属满意度,利于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3):139-140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指导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按传统随机性教育,护士凭经验对不同患儿家长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采用个体及示范性指导形式进行入院阶段、发热持续阶段及出院阶段的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5.56%、住院时间(5.76±2.87)d。低于对照组的20.00%、(7.23±2.89)d(P〈0.05);家长健康教育内容掌握92.22%、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51.11%、88.89%(P〈0.05)。随访(15.34±11.12)个月,观察组高热惊厥复发7.77%,低于对照组的21.11%(P〈0.05)。结论临床阶段性健康指导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可减少患儿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宏伟  周燕军 《河北医学》2014,(9):1561-1563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中实施效果。方法:116例高热惊厥患儿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高热惊厥常规教育,观察组对不同阶段患儿家属采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17%、家长健康教育内容掌握89.66%;护理的满意度98.28%、住院时间(6.56±2.59)d,随访(17.76±2.48)月,复发20.69%;对照组分别为18.97%、67.24%、82.76、(8.39±3.01)d、37.9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7例高热惊厥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病因分析并采取对症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高热惊厥发作次数以及癫痫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为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病因,采取针对具体病情的对症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平均退热时间、减少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并降低癫痫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对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后再复发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0月收治入我院的11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为干预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处理,干预组给予额外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跟踪观察两组患儿2年内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结果65例干预组患儿2年内2例高热惊厥复发,复发率3-3%(2/65);对照组50例患儿2年内12例高热惊厥复发,复发率24.0%(12/50)(x^2=l1.571,P〈O.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应加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高热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和发作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的发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救治时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高热惊厥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40例)、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40例);并对80例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在退热时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惊厥症状,并且还能改善预后恢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桃莲 《中外医疗》2013,32(1):153-154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高热引起的小儿惊厥临床效果,并对高热引起的d,JL惊厥临床护理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2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及全面、科学细致的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并采用全面优质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临床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2周的治疗,临床显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2周的临床显效率为75%,两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8.57%,两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引起惊厥的患儿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性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且患儿的临床复发率较低。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保持患儿治疗环境安静、注意患者的饮食调理,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降低患儿惊厥引起的脑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护埋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静脉输液24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的疼痛程度、依从性和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在静脉输液中的依从性,同时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小会 《大家健康》2016,(11):182-182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8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7.
羚羊角口服液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将小儿高热惊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3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开始退热的时间与完全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羚羊角口服液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惊厥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惊厥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3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并发高热惊厥患儿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及时纠正惊厥和高热症状,并可缩短住院时间,且可减少惊厥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治疗及预后指导,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及预后指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综合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