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奎屯市2016—2020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现况,分析高血压的流行趋势,为有效开展高血压管理、提高控制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2020年该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档案,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质指数、随访记录、血压控制、生活方式等信息,组间分析采用χ2检验;趋势性检验采用Mant...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对于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情况。方法:将我社区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包括知识宣教、饮食指导、遵循医嘱用药及运动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及6个月内发生高血压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知识知晓、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及合理运动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干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半年内发生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衰竭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情况,对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用于社区高血压防控的效果.方法 将5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移动健康管理组270例,对照组286例.在均继续原药物干预的基础上,移动健康管理组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实时血压监测,同时通过信息平台自动预警系统语音和短信等及时提醒患者及家属,指导定时服药;对照组无血压实时监测和信息平台预警及提醒通知.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血压情况,采用诺丁汉健康问卷和生活满意度Z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管理前后并发症及住院治疗或急诊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管理1年后移动健康管理组血压、血脂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后移动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平均得分为(90.5±3.1)分;较管理前(31.1±5.9)分;明显增高(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的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5.3)分比(39.13±4.2)分,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为(0.93 ±0.17)分,高于管理前的(0.85 ±0.19)分(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1年内心脑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或急诊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42、1.65次/(100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健康管理组管理后患者依从性由47.78%(129/270)上升到94.44%(255/270),P<0.01;对照组依从性由49.30%(141/286)上升到60.14%(172/286),P>0.05;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管理后移动健康管理组的生活满意度Z量表得分为(9.53 ±3.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96)分(P<0.01).结论 移动健康管理用于社区原发性高血压防控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生命质量,为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病健康管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实际效果,为建立合理有效的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选取2018年参加体检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9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管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随访期为2年,对比分析2018—2020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血压水平、2020年不同年龄组(45~、55~、≥65)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结果 2020年对照组和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对照组收缩压与2019年、202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与2020年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对照组和干预组45~岁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最佳健康管理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在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管理之后显效41例,有效7例,无效3例,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率94.1%;对照组患者51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11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78.4%。两组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本院10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和健康管理,区别了二者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不同保健作用,有助于医疗人员能更正确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好降低血压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保障高血压患者身体其它方面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21例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健康管理开展前相比,二、三级高血压患者人数下降了10.81%,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9.42%和12.97%,饮酒率、吸烟率均下降了约11%,饮食清淡人数上升了约14%;健康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农村高血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实行健康管理,探讨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健康管理,实验组实施健康管理,两组治疗药物方案相同,观察降压效果。结果两组高血压病人在相同时间里的降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压控制较好(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9年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之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2011年),2009年共调查10 242人,回收有效问卷9 553份,确诊高血压患者1 025例,其中35~84岁高血压患者1 007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317例和血压未控制组690例。采用趋势分析和等比分析预测2013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计算血压控制组与血压未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人数,分析健康管理长期效果。结果 2013年高血压知晓增量人数、治疗增量人数和控制增量人数分别为39 132 883、32 610 735、28 697 447例。血压控制组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加权风险为6.34%,血压未控制组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加权风险为16.34%,血压控制将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10个百分点。血压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1 819 275例,血压未控制组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为4 689 995例。血压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2 870 720例。结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了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患者管理需要不断强化多因素综合干预;研究改进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评价方法,为长期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和控制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契约式管理模式是否可行。方法 在玉林社区组织“高血压俱乐部” ,对这部分高血压病人实行契约式管理 ,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半年的强化干预 ,干预后高血压判定标准知晓率 (SBP≥ 140mmHg ,DBP≥ 90mmHg)由干预前的 5 8 0 6%上升到 74 19% (P <0 0 5 ) ,体育锻炼一项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 ,健康行为比率增加了 (P <0 .0 5 ) ;高血压治疗率由干预前的 87 10 %上升到 89 2 5 % ,总体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 3 8 3 9%上升到 64 2 9% ,增长了 1倍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经过强化干预管理 ,干预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呈上升趋势 ,说明干预管理有成效 ,该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患者的经验。方法:收集17509份健康档案,从中筛查高血压病患者2076例(11.86%),分组管理,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高血压的知晓率达70%,治疗率39.1%,控制率10%。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是长期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的有效途径,与三级医院共同携手更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任冲利  任喜德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83-1484
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最大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是疾病预防控制进社区的主要内容之一,既体现了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关心,又积极发挥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平台作用,使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增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许红兵  韦小琴  李甘霖 《吉林医学》2014,(27):6139-6140
目的:对镇江市京口区双井路社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筛选出120例在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健康管理。结果: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的控制率、限盐、运动和吸烟等生活方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坚持慢病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卫服务规范的核心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级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社区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门诊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相似文献   

15.
钱伟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300-1302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易感因素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社区开展针对高血压易感因素的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对象为社区内罹患高血压的120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且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性疾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易感因素的改变情况,血压、血脂、血糖、血肌酐水平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社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各易感因素存在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教育后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和血肌酐水平较社区健康教育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上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易感因素的避免,甚或是消除作用明显,适合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颖  鲍勇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64-1965,1974
目的通过建立“4CH8”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该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从而探索有效可行的社区高血压新型管理模式。方法在上海市某区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抽取社区中高血压患者300名进行干预前后的调查研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实施“4CH8”模式后,患者血压、血脂、并发症、BMI、疾病知晓情况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也都很显著。结论“4CH8”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一年的初步临床效果是积极可观的,对建立社区慢性病新型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流行病学类实验的方法,在甘肃榆中县抽取2个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干预组;在永登县选择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相当的两个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常规组。干预组医务人员用简易农村社区高血压管理流程培训,并按照流程要求管理患者,每个患者管理半年;常规组沿用现行处理原则,收集基线及6个月时的资料。主要指标为血压控制率。效果为基线的率(均值)-半年后的率(均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半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了12.0mm Hg(P<0.05)、6.9mm Hg(P<0.05),缺乏运动的比例也降低12.8%(P<0.05),血压控制率增加了65.2%(P<0.05)。常规组仅血糖降低了2.0mmol/L(P<0.05),总胆固醇增加了0.5mmol/L(P<0.05)。干预组患者吸烟、缺乏运动的比例随随访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血压水平也呈类似趋势,而BMI无显著变化;血压控制率随管理时间延长控制率而逐步升高。结论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管理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宋建华  梁彤  孙晨  王东雷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141-1142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开展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经验.方法 在社区选取1 096例慢性病患者,对其实施慢性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主要包括健康干预、诊疗管理和随访管理.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用药依从率、非药物治疗依从率分别为68.3%、47.0%、43.8%、60.7%、91.5%、89.0%、77.6%,与干预前(分别为56.4%、23.0%、20.1%、51.2%、45.7%、58.6%和4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提高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彦琦  张玲  易东  石凯  刘岭  周亮  伍亚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73-3477
目的 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居民1 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036份,因问卷填写不合格剔除15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021份。结果 1 021名居民的实际糖尿病患病率为11.9%〔122/1 021,95%CI(10.0%,13.9%)〕,实际高血压患病率为29.3%〔299/1 021,95%CI(26.5%,32.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77.8%(794/1 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的社区健康管理接受率63.8%(651/1 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对健康管理作用的认知、健康管理满意度、健康管理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内容中,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在测量/询问血压和血糖、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和健康教育讲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最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对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社区健康管理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优于未患病居民。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最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是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2009年高血压和糖尿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目前社区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如何有待深入研究。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利用或参加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8年9—11月深圳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户籍、婚姻状况、月收入、职业类型、在深居住年限、是否购买医保、疾病确诊医疗机构级别等对服务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10 042例,其中自我报告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1 132和402例。1 132例高血压患者中,530例(46.82%)表示参加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高血压随访管理,其中436例(82.31%)表示医生提供了测量血压服务,399例(75.25%)表示医生提供了用药指导服务;402例糖尿病患者中,194例(48.26%)表示参加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糖尿病随访管理,其中(共计193例,1例缺失)173例(89.37%)表示医生提供了测量血糖服务,154例(79.62%)表示医生提供了用药指导服务;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均表示医生进行戒烟或少吸烟、戒酒或少饮酒指导的比例较低,均低于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月收入、在深居住年限、有无医保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P<0.05),年龄、职业类型、月收入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的因素(P<0.05)。结论不到一半的社区慢性病患者利用或参加了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女性、18~44岁中青年、中低收入、在深居住年限较短和无医保的高血压患者、体力劳动为主的糖尿病患者利用率较低。建议针对上述重点人群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同时进一步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健康教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