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拟总结张洪亮主任医师肝癌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1)学术思想方面:肝癌中医病机“正邪极端失衡”理论、肝癌中医治则“平衡逆转重建”理论;(2)临证经验方面:肝癌奇正方/扶正攻毒方、肝癌定痛方、肝癌逐水方、中西医结合肝癌止呕方、肝癌归真方的组方及运用.  相似文献   

2.
详述了刘建和教授运用中西医辨治心悸(心律失常)及和解定悸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包括探讨心悸的病机、治法、方药及调养和医案举例。  相似文献   

3.
《济生方》为南宋医家严用和毕生临证经验的总结。严用和辨治杂病善于从肾论治,通过补肾、固肾、温肾、滋肾等治法及特殊的药物炮制法以治肾,治理肾脏以调和脏腑,以使疾病向愈。本文从肾脏的生理特性、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用药规律等方面探讨严氏“重视肾脏”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为:治虚贵在补肾,摄生贵在固肾,暖脾贵在温肾,清心重在滋肾,炮制重在入肾,临证慎辨虚实,治肾精于配伍等七个方面。深刻领悟严用和临证思考,为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古代名医严用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治燥痹三途     
干燥综合征(pSS)属于中医学"燥痹"范围。笔者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阎小萍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术继承人。总结阎老师经验,认为燥痹的病机基础在于肝肾阴虚,辨治可从肝肾阴虚津枯液少、津枯肠燥、尪痹兼燥3个途径考虑,要点在于识证准确、变化得法。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中,"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报告之外感热病学术思想部分,略作修改补充。根据李振华老师的讲授和指导,进行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感热病学术思想:(1)伤寒的病理基础是损阳伤正;(2)重脾胃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3)温病的基本病理是损阴伤正;(4)温病治疗是用阴阳理论来解决阳证问题。同时阐述了李老外感热病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韩百灵教授涉猎临床的领域颇为广泛,包括内、外、妇、儿等学科,其中尤其以妇科最为擅长,创新性的提出"肝肾学说"这一学术思想,并且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中医理念,其辨证论治月经病主要是从调治肝、肾这两个脏腑的角度出发,将临床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效如桴鼓。韩百灵教授强调中医学当中的理法方药是相辅相成的,理应做到方随法立,药依证选,遵循上述思想理论的指导,创立了百灵育阴汤、百灵调肝汤、育阴止崩汤等一系列方剂。另外,临证中还需要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大法。韩延华教授在总结前贤学术思想及其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肝主冲任"这一学说,倡导妇人之病首重于肝,并以此理论指导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月经病。  相似文献   

7.
总结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经验。周蜻主任诊治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可概括为4种临床常见证型: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型;胆胃失和,痰热扰心型;脾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擅长从“辨证分型与专病专药相结合、补肾为主、调治肝胆、调养脾胃”等4个方面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名中医周智春教授善结合"辨体-辨病-辨证"三方面辨治产后抑郁症.周教授认为,不同体质类型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发展及预后具有不同的影响,临证经验主要可归纳为:体病相关,辨体为先;体病同治,辨体用方;结合体质,综合调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脾胃湿热证为主线,简单介绍劳绍贤教授学术成就,围绕劳师研究岭南脾胃病湿热证的思想源流,以及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确立劳师"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的现代中医学临证思维;认真总结其临证治疗脾胃湿热证过程中"强调湿热分解,重在治湿,并以调理脾胃为主,通达气机为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619-1622
文章全面阐述了潘敏求教授辨治恶性肿瘤的主要学术思想观:如"瘀、毒、虚"互结的病机观、病因防治的治未病观、临证辨治的整体观、病证结合、谨察病机而论治观、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观、整合中医治疗手段的"杂合以治"观、临证中把握扶正培本与攻毒抗癌的时机、注重中药外治法的运用等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体系,对中医药防治肿瘤传承与创新研究亦有较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38-41
目的归纳总结陆灏教授治疗瘿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交流思考整理陆灏教授临证治疗瘿病之验案,从中医因、机、证、治等方面系统阐述陆灏教授临证思路和处方规律。结果陆灏教授认为瘿病之人多因情志不调、饮食甜腻、地域因素致湿从中生、热从内化,中焦运化失司,则三焦气化失常;结合中医理论三焦与胆经均循颈过颈之循经定位,总结其核心病机在于"湿热中阻,枢经失司,三焦气乱",即湿热为因,气病为本,三焦为变,痰、瘀可为病理产物。治疗上多以蒿芩清胆汤为基础方辨证论治,重在清热利湿、疏利三焦气机,同时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症状与病理同注重,组方灵活化裁,效如桴鼓。结论陆灏教授治疗瘿病经验丰富,融汇中医,见解独到,遂将经验归纳总结,附验案2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在周士源教授治病从本、审时论治、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熏陶下,结合络病的相关理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证治,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为"冲气上逆,变化在气血,病位在络".临证治疗应贯以通络之法,同时注重平冲降逆之旨.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病变脏腑等方面并结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相关理论,介绍陈国权教授对痛经的独到见解及灵活运用调理肝、脾(胃)、肾三脏的临证经验,并附治验4则。  相似文献   

14.
总结卢尚岭教授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阐述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发挥。1987年卢老提出中风发病责在气机逆乱的病机理论,得到学术界认可;迄今,气机逆乱已被确认为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卢老倡导调理气机是急性中风证治的基本治则,创制大黄瓜蒌汤、调气息风饮等常用方。基于急性中风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痰火瘀滞为标的病机认识,提出急性中风之风火痰瘀证治皆以调理气机为要。基于卢老经验,后学者提出,中风标实常见风火痰瘀,主要责之肝胃;本虚多见气虚、阴虚或气阴俱虚,发病责先后天之本受损,并提炼出邪实治在肝胃、正虚当补脾肾的中风基本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5.
白兆芝教授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研究完善脾胃肠病学说,继承整理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深入阐发胃肠病病机学说,总结临床证治规律。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小肠腑病学的研究,提出了小肠腑病的症状特点、发病特点及证候特点,通过临床证候调查和用药调查,归纳出小肠腑病的10个基本证候及其基本用药规律。注重临床实践,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调理防治方法,探求内科疑难病的证治规律和临床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晓峰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正虚邪实,擅长扶正祛邪。从王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思路与特色等方面,总结王教授扶正祛邪、痰瘀同治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7.
魏品康教授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多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师魏品康教授秉承家传,业医几十载,善辨治杂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其调治妇科疾患有独到之处,临证尤善运用四物汤,现将其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多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动-定序贯"学术思想是一套简便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新的中医临证思想。深入分析其思想精髓,把握"证候-核心症状-核心病机-药串"诊疗链,提高临证疗效。从"动-定序贯"学术思想角度探讨中风病病机证候及组方现状,剖析当下研究成果,认为中风病各阶段的核心病机以及针对各核心病机选择合适的中药,是当下需要深入研究的命题,亦为以核心病机为治疗导向的新思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总结宾博平教授在治疗小儿咳痰喘类疾病方面的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儿科肺系疾病提供新思路。列举运用麻杏类经方辨治小儿咳痰喘类(急、慢性咳嗽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医案,发现宾教授在辨治小儿咳痰喘类病过程中从辨病、辨证、治法、选方、遣药等方面体现“辨病审因、治病求本”的学术思想,运用麻杏类经方治疗小儿咳痰喘类疾病均能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大方治病,古已有之,在治法上多法兼备,"其处方既寓有巧思,而配伍又极其精密",临床上一些顽固性疾病,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病机复杂,虚实夹杂,证候多变,通过大方复治,可以综合调治,以提高疗效。依据多年临证经验,辨证运用"大方治顽疾",形成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组方思路及辨治慢性难治病的方法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