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幕上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经手术治疗57例的资料。硬膜外血肿42例(74%),硬膜下血肿23例(40%),颅骨骨折25例(44%),脑挫伤18例(32%),脑肿胀7例(12%),昏迷29例(51%),小脑幕裂孔疝21例(37%)。GCS 3-8分24例;9-12分11例;13-15分22例。入院均行头颅CT检查。结果 恢复良好46例(81%),中度残废2例,死亡9例。结论 及早诊断、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颅内合并伤的严重程度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颅脑外伤后经手术,影像学方法或尸检证实的于首次CT检查无血肿部位出现的颅内血肿。我科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25例(7.8%)。  相似文献   

3.
王俊 《中原医刊》2004,31(9):53-54
目的:进一步分析颅脑外伤特殊CT征象,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颅脑外伤的CT征象,其中骨折28例,颅内血肿78例(包括硬膜外血肿36例,硬膜下血肿23例,脑内血肿22例,复合血肿52例,迟发血肿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挫裂伤32例,外伤性气颅11例,外伤性脑梗塞9例,硬膜下积液7例。结果:颅脑外伤CT表现各有一定特征性,CT正确诊断率达100%,本组骨折28例,颅内血肿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挫裂伤32例,外伤性气颅11例,外伤性脑梗塞9例,硬膜下积液7例。根据外伤史治疗。结论:综合颅脑外伤的各种特殊CT征象,必要时辅以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头颅外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96例头颅外伤者法医鉴定中CT片的应用。结果轻伤43例,CT显示单纯颅骨骨折24例,骨折合并颅内出血、脑挫裂伤19例;重伤53例,CT均显示颅骨骨折合并颅内出血或脑挫裂伤。结论 CT可确定头颅外伤病灶的性质、部位、大小及与颅内重要结构的相互关系,可做为法医学鉴定颅脑损伤及判定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预警征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早期CT的预警征象。方法搜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7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头部CT图像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75例患者在24小时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36例发生在6~9小时之间。早期CT预警征象表现有:1)颅骨骨折;2)脑挫裂伤;3)蛛网膜下腔出血;4)早期CT检查时脑挫裂伤不明显,扫描未见异常,但仍有发生迟发性血肿可能。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小时内,对于早期CT有预警征象的,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颅脑外伤的病例资料,患者男120例,女60例,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头痛,呕吐、双侧瞳孔不对称,项强等症状。结果:CT表现为头皮裂伤及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腔出血,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外伤性脑梗塞,颅内积气等。结论: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显示所有的颅内外伤性病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3年间收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急性颅内血肿均行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62例(50%),死亡32例(51.6%),硬膜外血肿44例(35.5%),死亡7例(15.9%),脑内血肿5例(10.5%),死亡4例(30.8%),死亡45例(36.3%),结论:早期诊断,早期 除颅内血肿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颅内血肿127例分析杜贻庆(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关键词外伤;颅内血肿;分析我科1988年1月~1994年3月,收治经头颅CT证实颅内血肿127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9例,女28例,男女比例3.54:1。年龄40d~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临床机制和影响其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CT和临床观察确诊的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于伤后72h以内,29例发生在原发脑损伤手术减压后。40例迟发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清除,5例保守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15.6%。CT或手术中发现迟发血肿部位伴有颅骨骨折32例(71.1%),伴有矢状窦或横窦损伤10例(22.2%),仅4例发现明显硬脑膜动脉破裂出血(8.89%),迟发血肿发生前甘露醇用量达到或超过500ml30例(66.7%)。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入院时GCS评分和迟发血肿持续时间对迟发硬膜外血肿的预后判别起显性作用。结论:颅骨骨折和/或颅内静脉窦损伤是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临床病理基础,原发脑损伤减压手术和甘露醇强力脱水治疗是其发生的促进因素。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的预后与患入院时GCS评分和血肿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分析60例儿童外伤性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31例(51.7%),意识障碍36例(60%),且病情发展快,开颅血肿清除43例,碎骨片清除5例,骨折复位4例,锥颅引流3例,保守治疗5例,结果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中、重残各1例,治愈56例。患儿的成活率远比成人高,预后好,提示即使很严重的儿童颅脑外伤,也不能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科自2005年2月至2015年10月经 CT 和手术证实的2187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恢复良好1805例(82.5%),轻度残疾258例(11.8%),重度残疾39例(1.8%),植物生存或死亡243例(11.1%)。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病例,在昏迷前或脑疝形成前把握手术时机最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回顾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41例,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侧脑室+单针或双针血肿引流的方法,进行血肿液化冲洗的治疗经过。结果:恢复良好18例(43.90%),好转10例(24.39%),无效3例(7.31%),死亡10例(24.3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是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CT显示部位与颅骨骨折及头部着力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经CT证实的56例颅内血肿与颅骨骨折及头部着力部位的关系,硬膜外血肿多伴有颅骨骨折(占91%),且多与骨折部位相符(占86%);无骨折的颅内血肿多为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多发生在着力部位(占86%),而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常发生在着力点以外的部位,特别是对冲部位。  相似文献   

14.
黎朝茂 《广东医学》1997,18(3):206-206
儿童脑梗塞临床很少见。我院近年收治6例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为1.5-13.5岁,平均7.2岁。均有明确的头颅外伤史,其中3例为后枕着地,前额外伤2例,坠落伤1例。本组病例均无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1.2临床表现:外伤后有短暂性昏迷2例,有头晕、恶心、呕吐4例。外伤后距肢体症状出现时间:外伤后立即出现2例;伤后3-6小时2例;伤后6-12小时2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瘫痪,肌力在Ill-IV级,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者3例,5例有同侧肢体麻木..⑤。1.3辅助检查:本组6例全部行颅脑CT…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颅内迟性发血肿是指伤后24h后出现的颅内血肿或首次CT扫描后发现的颅内血肿,是颅内血肿较特殊的类型,如诊断不及时,易造成严重后果。我院对近10年收治的1976例颅脑外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外伤后颅内迟发血肿105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5.3%,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1月共收治60岁以上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96例,手术治疗34例(35.4%),死亡7例(20.6%),对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6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4例,跌伤7例,其他伤1例。血肿部位:单纯颞顶硬膜外血肿4例(其中双侧1例)。双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并发硬膜下血肿16例,额颞顶脑挫裂伤并发脑内血肿14例。术后头颅CT复查发现非手术区新血肿8例(23.5%)。1.2临床表现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和计分(GlasgowCornalScaleSc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3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共开颅清除血肿56例次,同时予去骨瓣减压41处。结果:预后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15例(45.5%)。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脑膨出或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变化,应考虑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和多发病,但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则较为少见。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6年3月共收治了本类型血肿36例,占同期颅脑外伤680例的5.3%。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死之率,本文就本病的一些特点和病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36例中,男31例,女5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4岁,物岁以上28例占77.8%。首次头颅CT检查正常者6例,28例为轻度脑挫裂伤并有点状小血肿,其中额颞部对冲性挫裂伤26例,2例为小脑挫伤伴点状出血;1例少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于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降低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率。方法选择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排除入院后24h内死亡的病例)。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后早期给予生理盐水250-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30ml(儿童酌减)静脉滴注,1次/d,10~15d为1疗程。统计两组病人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受伤至手术时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迟发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率、死亡率、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及梗塞灶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治疗组311例发生迟发性大面积脑梗塞18例(6.1%),对照组302例发生47例(18%),发病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死亡28例(9%),对照组死亡67例(22%),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梗塞后的死亡率治疗组22%(4/18),对照组65.9%(31/47),有显著差异(P〈0.01);梗塞灶直径治疗组平均5.85cm,对照组10.17cm,有显著差异(P〈0.05);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治疗组10.61%(32/311),对照组9%(27/302),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迟发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梗塞灶体积,不增加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宋飏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4):186-18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颅脑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一段时间后复查出现脑内血肿;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均称为迟发性颅内血肿。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23例,其中DTICH36例(占11.2%)。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