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对老龄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年龄65岁以上的老龄食管癌开胸患者,根据麻醉和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为静脉复合全麻,术后经静脉曲马多(12mg/kg)自控镇痛;Ⅱ组为静脉复合全麻联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吗啡5mg 罗哌卡因75mg自控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48、120h5个时点从颈内静脉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同时测定各时点皮质醇水平,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前老年食管癌患者CD3 、CD4 、CD4/CD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Ⅰ组患者VAS评分于术后24、48h明显高于Ⅱ组(P<0.01)。两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4、48h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Ⅱ组在术毕、术后24h升幅明显小于Ⅰ组(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术后24、48h,两组CD3 、CD4 及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术后120h,Ⅱ组各指标恢复(P>0.05);Ⅱ组于术后48hCD4 、术后120hCD3 、CD4 、CD4/CD8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P<0.01)。结论: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麻醉能减轻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提示全麻复合胸部硬膜外阻滞是老年肿瘤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为合适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及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90例,其中A组30例,处以静脉复合麻醉,术后经静脉予以吗啡镇痛;B组30例,为静脉复合麻醉,术后经静脉曲马多镇痛;C组30例,予以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麻醉,术后经静脉曲马多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h(T3)、术后36h(T4)四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5)、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的变化。结果:13组患者在T2和T3各项指标均较T1时降低(P<0.05);但C组T2和T3降低水平较轻,与A、B组相比较有差异(P<0.05);2T4时A组处于低水平,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4时B组CD3、CD4、CD4/CD8、CD14和CD25明显高于A组(P<0.05);3T4时C组CD3、CD4、CD4/CD8、CD14和CD25较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静脉曲马多镇痛抑制术后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的表达较吗啡轻,提示曲马多更适合于术后的镇痛,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HH组切皮前静脉输入血定安15ml/kg,50ml/min行高容血液稀释,对照组常规输入林格氏液,不行血液稀释;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h、术后24h抽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CD8^+的水平。结果:稀释后术中1h及术后24h两组CD4^+及CD4^+/CD8^+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低比实验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试验纽),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对照组)。罗比卡因复合吗啡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毕2h(T1)、术后24h(T2)、术后72h(T3)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水平。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赶好,与麻醉前比较,Ⅰ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水平各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T2的CD3^+、CD4^4和IL-2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PCEA对免疫的抑制作用较轻,镇痛效果良好,更适合宫颈癌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行下肢手术期间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方法25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2h(T1)、术后1d(T2)、术后7d(T3)采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后2h,除CD8^+外,其他细胞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d达最低水平,术后7d基本恢复正常;神经阻滞组CD3^+、CD4^+/CD8^+及NK细胞在麻醉后2h、术后1、7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较小,是老年病人下肢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萍 《甘肃医药》2009,28(6):434-435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分别采用白控硬膜外镇痛组(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观察麻醉前、术后2h、术后第3d、术后第5d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百分率以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第3d、第5dCD4^+明显升高(P〈0.05)。术后4hNK细胞PCEA组明显高于PCIA组;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术后4h有明显增加(P〈0.05,P〈0.01),术后第5d两组TNF—α明显下降(P〈0.05),其他细胞因子比较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术后4h两组TNF—α、INF-γ,IL-2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能更好地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覃绍坚  梁皓峰  石燕 《广西医学》2009,31(7):1012-1013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剖宫产术椎管内麻醉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HIV感染足月妊娠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CD8^+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术前CD4^+、CD8^+细胞计数分别为(461.00±150.13)个/μl、(856.43±157.17)个/μl;术后为(429.86±213.29)个/μl、(683.57±297.35)个/μ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D4+/CD8+比值是0.79±0.22,术后0.4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可导致CD4^+、CD8^+细胞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镇痛膏穴位外敷对腹部手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治疗组随机选择腹部手术患者36例术后穴位外敷镇痛膏观察其镇痛,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用药48h后抽外周血查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非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产,奋勇怕蠕动增强。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该药术后具有镇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治肠源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旨在探讨术中及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I组在全麻下、Ⅱ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胃癌根治术,Ⅲ组在全麻下、Ⅳ组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Ⅱ、Ⅳ组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48h。分别于手术日晨,手术切皮后1 h,术后第1、3、7d晨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 (总T淋巴细胞)、CD4^ (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和CD8^ (抑制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I组术后第1d、第3dCD4^ 、CD8^ 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Ⅱ组、Ⅲ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改变(P>0.05);Ⅳ组术后第1dCD4^ 表达受抑(P<0.01)。上腹部手术(Ⅰ、Ⅱ组)较下腹部手术(Ⅲ、Ⅳ组)CRP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明显,术中、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轻,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改变,术后硬膜外镇痛无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不同的镇痛方法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以探讨麻醉术后镇痛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60例ASA分类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术后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B组采用术后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静脉镇痛,观查不同时间的VSA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d(T3)及第3d(T4)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别。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2h、术后1d、术后2d和术后3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与T1相比,两组患者在T2和T3 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但与A组比较,B组T2、T3和T4CD3+CD4+、CD4+/CD8+下降更为显著(P〈0.05),A组息者CD3+CD4+、CD4+/CD8+,在T4已恢复至T1水平,而两组患者CD8+则变化不明显。结论下腹部手术思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不同的镇痛方法,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术后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麻与硬外麻醉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麻与硬外麻醉有相同的作用部位,但作用机制不同。近年临床上全麻与硬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增多,笔者对两种麻醉方式对脊髓的复合作用及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腰麻(CS)、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3种给药方式的麻醉效果,指导临床合理制订麻醉方案。方法 150例产妇随机分为CS组、EA组和CSEA组各50例,并分别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作为指标。结果 CS和CSEA组的麻醉效果好,具体表现为术中疼痛少,肌肉松弛情况好,CS组和CSEA组与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相比,且CS组和CSEA组具有起效快的优点;三组给药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值均〉8分。结论 CSEA具有镇痛完全、肌松满意、起效快、术后镇痛等优点,应作为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腰麻-硬膜外麻醉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河北医学》2005,11(11):1009-1011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和下肢择期手术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于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和麻醉效果并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结果:CSEA 组最高阻滞平面与CEA相近,但术中麻醉效果比率大于CEA组.两组在注入局麻药后均出现血压下降.CSEA组术后无1例出现头痛,阻滞平面过高或全脊髓麻醉等并发症.结论: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可控性强以及副作用小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应用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 6 0岁以上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CSEA组和EA组 ,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上界阻滞平面、麻醉前后循环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CSEA组阻滞更完善 ,起效及阻滞完善时间早于EA组 ,上界平面及对BP、SPO2的影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病人应用CSEA ,只要调控好麻醉平面 ,还是较为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点法与两点法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者84例,分为单点法组与两点法组各4 2例,单点法组选L1~2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 5G腰穿针,穿破蛛网膜,注入0 .5%布比卡因1 2mg而后退出腰穿针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两点法组选择L1~2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然后经L2~3进行腰穿,方法同单点法组。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始时间及硬膜外首次用药时间、血压下降幅度等情况,两组均无明显差别(P >0 .0 5)。腰麻及硬膜外阻滞平面上界、单点法比两点法略低,单点法置管较两点法困难为多。结论:选用两点法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和衔接,成功率高,单点法的腰麻平面的调节不如两点法随意,急诊手术选用单点法可相对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30例,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经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该针导入腰麻针行腰麻注药,退出后留置硬膜外导管。结果 30例患者术中麻醉达到镇痛、肌松效果。术后无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SEA兼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适用于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L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4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30例,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经L2 ̄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该针导入腰麻针行腰麻注药,退出后留置硬膜外导管。结果30例患者术中麻醉达到镇痛、肌松效果。术后无头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SEA兼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适用于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铁军  李海红 《安徽医学》2011,32(6):765-767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中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静脉麻醉(IA)的临床效果。方法急诊剖宫产手术18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为静脉麻醉。观察麻醉前、麻醉后(5,10,30 min)术毕、术后2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3组产妇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满意率、麻醉起效时间和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用于剖宫产手术存在麻醉诱导时间长、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特别是膀胱腹膜反折处疼痛以及肌松欠佳等缺点,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选用CSEA较佳,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且费用少,可视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