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中缝大核呼吸相关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55只乌拉坦麻醉、三碘季铵酚肌松、人工呼吸家兔中缝大核单位放电及电刺激脑桥结合臂旁内侧核对中缝大核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1.家兔中缝大核中存在呼吸相关神经元,占15%。在所观察到的60个呼吸相关性单位放电中,吸气相关性单位13个,呼气相关性单位27个,跨时相性单位20个。2.电刺激脑桥结合臂旁内侧核对37.5%的中缝大核单位放电有明显影响。其中兴奋性反应占有反应单位总数的91.6%,抑制性反应占8.4%。结果提示:中缝大核可能参与呼吸时相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20只用肌松剂麻痹的成年健康猫进行。用强的方波串刺激施于后肢隐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海马痛相关神经元的放电。观察刺激延髓中缝大核后,痛相关单位放电的变化。 共观察了能维持稳定自发放电的单位116个。其中痛敏单位32个(27.6%)、痛无关单位60个(52.8%)、痛抑制单位24个(20.6%)。对其中的46个单位,在刺激中缝大核后进行了观察,见到痛无关和痛敏单位有的向易化转化,有的向抑制转化。少数单位不发生变化。而痛抑制单位则有75%出现脱抑制现象,提示中缝大核上行的5-HT能通路,在海马结构的痛觉调制中可能有类似吗啡样物质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3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内共记录到225个神经元自发放电,其中,痛相关神经元占58%。观察了刺激红核对160个中缝大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其中,起兴奋作用的占59%,特别是对痛兴奋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的就占68%,刺激红核对中缝大核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 、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结果表明,红核除有调节躯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能通过缝大核对感觉传入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3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内共记录到225个神经元自发放电。其中,痛相关神经元占58%。观察了剌激红核对160个中缝大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其中,起兴奋作用的占59%。特别是对痛兴奋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的就占68%。刺激红核对中缝大核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剌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结果表明,红核除有调节躯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能通过中缝大核对感觉传入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针刺镇痛研究证明,黑质具有对抗电针镇痛的效应,但其机制不详。本工作观察到:清醒、箭毒化、人工呼吸的雄性大鼠,电刺激黑质致密部(SN_C)或网状部(SN_R)均明显抑制重要镇痛核团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电刺激SN_C或SN_R的同时给于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一三阴交”),可完全翻转电针的兴奋效应,NRM神经元放电受抑制。将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成年猫丘脑核团,记录尾状核头部神经元单位自发放电活动的变化,发现所刺激的5个核团,均可引起改变,计26个单位,占观察单位总数的61.9%。其中以刺激丘脑束旁核(Pf)所引起的尾状核单位反应数较多,计15个单位。本文并对Pf与尾状核在整合痛觉信息中可能具有的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听觉传导通路中听神经和下丘的单位放电记录并对其反应特性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猫,采用声刺激和耳蜗内电极电刺激,利用单管玻璃微电极技术在猫的听神经和下丘进行单位放电记录。结果:(1)确定了听神经初级神经纤维的自发放电。(2)听神经自发放电的波形特点为正相波宽0.5ms的双相电位。(3)听神经的自发放电率从几个PPS(pulse per second)到100PPS。(4)下丘对高频纯音刺激的反应缺乏相位锁定。(5)低频电刺激耳蜗下丘的反应表现为相位锁定。结论:成功地记录到听神经的自发放电和声刺激诱发放电以及下丘对纯音刺激的反应和电刺激耳蜗下丘的单位放电。但是在记录电刺激耳蜗听神经反应方面以及单位放电稳定性控制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电刺激海马对缰核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资料报道刺激海马可使动物痛阈升高并加强针刺镇痛效应,外侧缰核为前脑边缘系统至脑干的联系驿站,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本工作在大鼠外侧缰核中记录了65个痛兴奋神经元,15个痛抑制神经元和42个痛无关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观察到电刺激海马对71%的痛兴奋神经元和全部痛抑制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只对45%的痛无关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无一例缰核神经元放电被刺激海马所兴奋。设想海马的活动可改变缰核—中缝大核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调制着痛觉冲动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室以往工作可以设想,中央灰质可能是实现针刺镇痛效应脑内重要结构之一。本工作试图以多管微电极离子微量电泳方法,进一步观察中央灰质内的吗啡敏感神经元及5-羟色胺敏感神经元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实验共用家兔34只。用五管或七管玻管微电极的中心管记录中央灰质神经元自发放电,并以其余侧管分别电泳:盐酸吗啡、羟戊甲吗啡(Etorphine)、5-羟色胺、纳洛酮或氯化钠,少数实验中,对自发放电频率极低的单位用电泳DLH激活。电针施于一侧的“合谷”和“内关”穴。实验结果用TQ19A医用  相似文献   

10.
腓神经Ⅰ类纤维排放不影响网状大细胞核(RMC)和中缝大核(NRM)神经元活动;Ⅱ类纤维排放使46%的RMC诱发单位和56%的NRM诱发单位发生反应;Ⅲ类纤维排放使89%的RMC诱发单位和100%的NRM单位发生最大反应。在重复刺激腓神经的条件下,41%的RMC受试单位和75%的NRM受试单位的诱发放电随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双脉冲刺激比单脉冲刺激更易引起RMC和NRM单位反应。RMC和NRM在上述反应特征和数量分布的统计学分析上均无显著差异。本工作提示:RMC和NRM是1)伤害性感受和广动力范围型反应;2)非驿站性;3)作为复合体进行活动。  相似文献   

11.
实验在26只家兔上进行。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引起升压反应的过程中,在延髓腹外侧区记录到自发放电活动的血压相关单位147个。根据这些单位对刺激主动脉神经的反应,将它们分成A、B、C、D、E五类,实验结果提示,A类单位可能为维持血管紧张性的交感神经元,占单位总数的12%;B类单位可能为位于交感神经元前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占15%;C、D类神经元的功能尚不清楚。E类神经元可能与防御反应的其他成分有关,不参与对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5-羟色胺(5-HT)对膀胱传入神经自发放电活动和机械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膀胱—盆神经标本,观察膀胱腔内给予不同浓度5-HT后,盆神经自发放电频率及充胀膀胱引起的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膀胱未充胀时,盆神经仅有少量自发放电活动(< 10 imp/s);充胀时,盆神经放电频率随膀胱内压力递增而升高;膀胱腔内给予5-HT(1~ 30μmol/L,0.1 mL)后,盆神经自发放电频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对0~ 15 mmHg范围(低压区)充胀刺激的反应增强.结论 5-HT能直接激活膀胱低阈值传入神经,并增强其对机械刺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细胞外记录大鼠外侧臂旁核(LPBN)神经元单位放电,观察了刺激穹隆下器(SFO)在记录单位诱发的逆向反应和静脉注射新福林兴奋外周压力感受器和刺激孤束核(NTS)减压区诱发的顺向反应。实验发现:刺激SFO,9.9%(15/151)的LPBN神经元有逆向反应。静脉注射新福林,40.7%(22/54)的LPBN神经元有抑制反应;27.8%(17/54)有兴奋反应。刺激NTS,55.6%(94/169)的LPBN神经元呈现顺向兴奋反应;22.5%(38/169)呈现顺向抑制反应。观察静脉注射新福林对SFO刺激有逆向反应的LPBN神经元自发放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合谷穴功能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志愿受试者扫描序列分为对照序列和针刺序列。对照序列采用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电刺激,针刺序列采用针刺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形成电刺激。针刺受试者左合谷穴或右合谷穴,通过Bold-fMRI观察针刺合谷穴在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采集fMRI大脑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脑功能图像。结果:针刺左侧合谷可激活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双侧额下回;针刺右侧合谷可激活: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皮层语言运用中枢、面部反应区、听觉皮区,与合谷穴功能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我们曾报道: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可以达到大脑皮层内脏大神经投射区,引起内脏痛放电和诱发电位,电针“内关”穴或正中神经可以抑制内脏大神经诱发的皮层内脏痛放电和诱发电位。为了进一步确定大脑皮层与针刺“内关”穴抑制内脏痛的关系,本文对“内关”传入信号是否到达大脑皮层,皮层有无“内关”投射区,刺激皮层“内关”投射区对皮层内脏痛放电有无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35名志愿受试者接受针刺,电刺激牙髓致痛,强度递增,以受试者报痛时的电压值为痛阈,取针前3~4次痛阈的均值作基础痛阂,然后手针双侧合谷。(大正)个实验中每5分钟测痛一次,测痛时暂仃捻针,手针诱导30分钟时痛阈平均提高27.1%。另有对照组40人,除不针刺外其余条件同前,30分钟时痛阈平均提高6.9%。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t测验P=0.003)。针刺组35人中于手针30分钟时痛阈提高超过20%者共20人,在续继手针的基础上,于5分钟后用双盲法分别给  相似文献   

17.
于清醒的肌肉麻痹的大鼠,用直流电分级阻滞法,以n=10或n=100的电脉冲刺激腓肠神经的不同传入纤维(分Ⅱ、Ⅱ+Ⅲ、Ⅲ、Ⅱ+Ⅲ+Ⅳ和Ⅳ类五组),观察刺激后即刻和10min时对中缝大核(NRM)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可见到(1)无论从引起兴奋的神经元数或反应的强度来看,均以细纤维的作用最大,粗纤维的作用最小,粗加细纤维居中。(2)Ⅲ类纤维的兴奋作用,短串脉冲大于长串脉冲。Ⅳ类纤维的兴奋作用,长串脉冲稍大于短串脉冲。(3)在刺激各组纤维后,所引起的反应,潜伏期有的较长;反应有的呈单相,有的呈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转化。上述结果为解决针刺或刺激神经镇痛的外周传入纤维问题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刺镇痛基本上是痛觉传入信号和穴位传入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有大量材料支持这一观点。业已证明,内脏伤害性传入冲动可以到达大脑皮层内脏大神经投射区,引起内脏痛放电和诱发电位。我们还观察到:刺激“内关”穴时,在皮层“内关”投射区出现诱发电位和单位放电,表明“内关”穴位传入信号也可到达大脑皮层。本文进一步探“内关”传入信号是否进入皮层内脏大神经投射区,是否同内脏痛传入信号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中缝大核在肌梭传入镇痛中的作用。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以大鼠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了损毁中缝大核前后静脉注射琥珀胆碱(SCH)诱发的肌梭传入活动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伤害性诱发反应的影响。结果在34个WDR神经元中,有27个单位的晚串放电被静注SCH诱发的肌酸传入所抑制(占76.67%),5个单位表现为兴夯,2个单位无反应,对有抑制作用的19个单位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复制急性实验性脑缺血模型。运用此模型观察和记录了脑缺血及缺血后电针“合谷”穴对脑组织超微结构及脑皮质潮流量的影响。主要结果:1.脑缺血后10分钟出现脑组织细胞结构的改变。由针可以明显减轻胞缺血后细胞性水肿及线粒体肿胀程度,以形态学上肯定了电针“合谷”穴有明显改善脑缺血的作用。2.电针“合谷”穴可以使脑皮质灌流量在脑缺血后降低的基础上部分恢复。因其作用快,持续时间较短(约6分钟),故推测电针通过增加脑皮质泡流量而改善脑缺血可能与神经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