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振伟  陶雅非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X):132-132,138
目的:通过对101例IgA肾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gA肾病的病理特点。方法:经皮肾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获得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以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为主要表现占76.2%,成人IgA肾病重度系膜增生、肾小球节段性硬化、肾小球硬化≥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洋葱皮样改变、肾间质纤维化均较青少年重。结论:成人I舡肾病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较青少年严重,提示预后不好,应早期行肾活检。少部分青少年IgA肾病预后不良,建议进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101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的分析来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结果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及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分别占35例(34.7%)和32例(31.7%),其次为肾病综合症26例(25.7%),其中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伴有肾功能不全,有急进性肾炎的表现,而青少年IgA肾病以无症状性血尿/尿检异常为主不伴有肾功能不全且无急进性肾炎的表现。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少年,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较青少年多见。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病状血尿/尿检异常和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局灶节段性硬化。IgA肾病以轻系膜增生为主,成人的重度系膜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硬化大于20%、球囊粘连、新月体形成、肾缺血改变、血管葱皮样改变、肾间质小管慢性化的比率均高于青少年。结论成人IgA肾病临床表现较青少年严重,病理类型比青少年差,病理特点显示预后较青少年差,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IgA肾病存在慢性化表现,提示预后较差,建议早期行肾活检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实质性高血压在IgA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的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将IgA肾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肾功能不全较对照组多见,同时存在有急进性肾炎。对照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为主,未见急进性肾炎。两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中观察组的病理类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缺血改变、新月体形成、血管洋葱皮样改变及肾间质小管慢性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存在影响肾功能的同时对IgA肾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参与急进性肾炎的发病,肾实质性高血压存在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慢性化的情况严重,提示预后不好,应早期行肾活检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实质性高血压在IgA肾病中的作用。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的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将IgA肾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肾功能不全较对照组多见,同时存在有急进性肾炎。对照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尿检异常为主,未见急进性肾炎。两组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中观察组的病理类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缺血改变、新月体形成、血管洋葱皮样改变及肾间质小管慢性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存在影响肾功能的同时对IgA肾病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参与急进性肾炎的发病,肾实质性高血压存在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慢性化的情况严重,提示预后不好,应早期行肾活检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肾小动脉增厚在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78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伴有肾小动脉增厚)和对照组(不伴有肾小动脉增厚),并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观察组的肾功能不全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理类型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及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观察组的病理特点表现为系膜中度增生、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硬化≥20%、肾缺血改变、新月体形成、血管洋葱皮样改变、球囊粘连、肾间质纤维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肾小动脉硬化在肾功能不全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参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形成,与IgA肾病的预后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畅飞  张莉  孟梅霞  安军民  高明  傅艳平 《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目的回顾性总结158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类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8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类特点。结果15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5例(79.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20.8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系膜增生型肾炎,第二位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最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最多,临床类型则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IgA肾病的病理特点。方法以皮肾穿刺活检获得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将病理料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加以分析。结果 IgA肾病可见于各种病理类型。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伴有慢性化的表现。成人IgA肾病以难治性的病理类型较青少年组多见,以慢性化的病理特点较青少年组多见。结论 成年人的IgA肾病与青少年的IgA肾病的病理类型相比,病理类型较严重,病理特点表现为慢性化程度高,提示成年人IgA肾病应早期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复发肾病综合征患者重复肾活检其肾脏组织学变化特点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曾经标准糖皮质激素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并行重复肾活检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资料,分析前后肾脏组织学变化与糖皮质激素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21例患者首次肾脏病理有IgA肾病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共有9例患者肾脏组织学出现明显变化。重复活检有4例IgA肾病和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亚型发生改变并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TIL分级改变,3例IgA肾病和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出现TIL分级改变,12例无明显组织学改变。5例重复活检病理亚型改变的患者均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无改变者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复发后应尽早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易发生肾脏组织学改变,易出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糖皮质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分类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05例,结合其临床和病理资料,按不同条件分组,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按IgA肾病牛津分类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评价,病理损伤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多见,病理类型以系膜细胞增多(M0型)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型)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0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0型)即M0S1E0T0多见。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①系膜细胞增多(M)、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与肾活检时蛋白尿高度相关(P<0.05);②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肾微小动脉病变与肾活检时平均动脉压(MAP)升高相关(P<0.05);③系膜细胞增多(M)、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与肾活检时血肌酐升高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类型以M0S1E0T0多见。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与IgA肾病牛津分类之间具有相关性,IgA肾病牛津分类与临床特点有关,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IgA肾病进行肾穿刺活检,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76%),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较少,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成人组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肾炎综合征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61.5%),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性系膜增生、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可见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结论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粤西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多见,多合并肾小球IgM沉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小球IgM检出率较系膜增生性型高.结论 IgA肾病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构成比可能有地区差异;临床上易将其他肾小球疾病误诊为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性质和程度可能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香如 《安徽医学》2008,29(2):198-200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总结我院68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按Lee分级标准将肾脏病理改变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法判断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病变程度,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各项指标特点并相互比较。结果 青少年组(A组)患者要以镜下血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较少,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Lee分级以Ⅰ-Ⅲ级为主;成人组(B组)以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系膜增殖、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小管间质病变较明显,Lee分级以Ⅲ-Ⅳ级为主,A组肾脏病理总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积分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 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血管病变与肾小球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活检病例1833例,其中IgA肾病1093例,非IgA肾病740例.采用方差检验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93例IgA肾病中有肾血管病变者426例,占39%,在740例非IgA肾病中存在肾血管病变者为182例占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IgA肾病的肾血管病变中,主要是以肾小动脉内膜增厚、纤维化及管腔狭窄病变为主.IgA肾病各亚型中存在肾血管病变的分布为:轻微病变型22.5% (36/160),局灶节段增生型41% (195/476),系膜增生型39.1% (135/345 ),硬化型93.1 (27/29).此分布的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gA肾病通常会伴有多种肾间质血管病变,并且血管病变与IgA肾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密切相关,提示肾血管病变是影响IgA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脏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住院行肾活检的病人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4.1%,病理类型以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多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1.0%,其中占前3位的是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结论: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指以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点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以血尿为主,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0%~40%,男女之比为3∶1,以青少年多见。早期文献认为IgA肾病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良好;近年来发现本病并不是完全良性经过,IgA肾病临床出现的高血压或肾病综合征,往往提示组织改变严重,预后较差。由于发病的原因不清,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经肾活检证实IgA肾病,光镜:灶性节段性到弥漫性系膜增生,无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IgA沉着系膜区为主。并通过详询问病史、体检及实…  相似文献   

16.
李祖海  董胜柱  白友为 《重庆医学》2015,(24):3425-3426
目的:了解大别山地区肾脏病理类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6月至2013年12月505例肾活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5例患者男女比例1.00∶1.2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3.7%;继发性肾脏病占25.5%;肾小管间质疾病占0.8%。临床类型占前3位的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IgA 肾病占30.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25.8%;膜性肾病占14.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其次膜性肾病和 IgA 肾病。继发性肾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狼疮性肾炎。结论大别山地区青壮年为肾病高发人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IgA 肾病。  相似文献   

17.
217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7年收治的2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17例,以非IgA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次为IgA肾病(IgAN)及微小病变性肾病(MCD)。结论:各病理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瑜  李红梅 《吉林医学》2011,(3):540-540
目的:探讨恶性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对收治的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23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20例(86.96%),其中增生硬化型或硬化型IgA肾病8例(34.78%),是肾性恶性高血压的主要形成原因;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1例(4.35%),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例(8.70%)。结论: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以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特别是增生性IgA肾病,是导致肾性恶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9.
初梅  曹力 《北京医学》2007,29(2):87-88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67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并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本组单纯性血尿肾脏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依次为IgA肾病22例(32.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例(25.3%)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11.9%).结论 本组资料单纯性血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肾病,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大量IgA、补体C3呈颗粒状沉积为特点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国内发病率较高。由于临床症状轻重不同,治疗方法各异,疗效结果各不相同。我院对26例IgA肾病患者通过对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肾区脉冲导入外治系统、对激素不敏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1肾脏的病理改变根据对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损害及增生程度分轻、中、重三种。(1)肾小球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多,肾小管、间质、血管无明显改变;(2)中度系膜增生的系膜区呈弥漫性分布、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可见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