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桅子的炮制在操作程过中以去壳工艺最为麻烦。费时费力。我们曾采用手工压碎去壳,碾米机碾碎去亮或碾槽碾碎去壳,但饮片过于破碎,甚至成粉末状,其效果均不理想。我们改用了衡阳县通用机械厂生产的XQY—550型切药机去壳后,使饮片达到外形完整,美观清洁,桅仁与桅壳混合成粉现象很少,从而提高出品率5%,比手工操作提高工效30倍以上。方法是:将切药机刀片(可用旧刀片)与进料口调隔1厘米的间隙,也可根据桅子的分档大小来调整  相似文献   

2.
介绍制取乌梅肉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晾干外皮,使其内肉稍绵软,外皮较干燥。将FFC-45A型粉碎机内筛框及筛网取出,关紧活门。通电后待机器运转正常,将润好的净乌梅均匀地投入粉碎机内,使其迅速通过粉碎室,进入出料袋  相似文献   

3.
中药金樱子,加工要求去其毛与内核。常采用拣去杂质-洗净润透,用刀逐一劈开除去毛与内核的方法。加工效率很低,费时费工。近几年来我们利用长沙黎圫医疗器械厂制造的76-2型旋转式切药机,加工去毛与内核,能提高工效20倍左右。该法的操作方法为取金樱子除去杂质,洗净,捞出,烘干。将金樱子加入切药机送料槽中(切药机刀片调至15mm)经1~2次切制成小块。金樱子的毛和内核经切割后,由于机  相似文献   

4.
腹毛过去的加工方法是取净大腹皮用铁锤击松,去硬皮后扎成约3克重的小坨入药。近年来是用电动碾槽碾松后切段入药。这样加工出来的腹毛质地不够松泡,且耗时大多。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用切药机加工腹毛的新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将广东省佛山市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旋转式“两用切药机”装上未开口的新刀片,并尽量使其空隙最  相似文献   

5.
川楝子传统的加工方法系采用手工劈成两半,不仅有效成分难于溶出,且劳动强度又大,费时费工,效率低。三年来,我们采用湖南长沙黎托医疗器械厂生产的OVJ-250型切药机(其它型号均可)切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操作方法: 将川楝子拣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晾至八成干。先将切药机刀片调至2.5~3毫米(为宜),用铁勺将川楝子分次倒入送料槽内,开机运转,即可将川楝子切制成3~4块  相似文献   

6.
利用SGP-100型园盘式切药机退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中药都需要除皮。我们利用SGP-100型(上海产)圆盘式中药切药机,设计了一种摩擦刀片,其基本形状与切药机刀片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刀刃斜面改在与药物接触的一面,同时将与药物接触而制成菱形块面。见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净制对乌梅质量的影响,完善乌梅肉质量标准。方法:首先采用蒸与润2种方法分别净制3批乌梅肉样品,比较其产率、浸出物以及枸橼酸含量差异,确定净制方法;根据确定的净制方法,对12批乌梅药材进行净制,比较乌梅肉和核中浸出物及枸橼酸含量差异,探讨净制对乌梅质量的影响。对21批乌梅肉饮片的外观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水分、水溶性浸出物和枸橼酸含量分别按照药典要求进行测定,拟定乌梅肉质量标准限度。结果:蒸法与润法净制乌梅质量(产率、水分、枸橼酸及浸出物)无显著性差异,但蒸法所用时间为30 min,远短于润法润制过夜。乌梅肉的浸出物及枸橼酸的含量72.5%、33.1%远高于乌梅核17.9%、8.0%,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乌梅肉的平均水分为(11.0±1.4)%;浸出物为(72.0±3.4)%;枸橼酸含量为(33.8±4.5)%。结论:乌梅净制可以去除非药用部位,提高枸橼酸及浸出物含量,具有科学道理,蒸法和润法2种净制方法均可行,蒸法更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一、何首乌的工艺改进: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由于生何首乌多切成厚片或厚块,蒸时既费工时,又难使辅料渗入何首乌组织内部,以致炮制程度不一,内外生熟不均,很难达到炮制标准。为提高工效、保证炮制质量,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1.去杂、分档、按大、中、小分档后倒入缸或瓷盆内,分别待润。2.黑豆汁制备:将黑豆抢水淘洗,用清水浸泡至黑豆膨胀鼓起,捞出黑豆、用圆盘切药机切制或碾  相似文献   

9.
转盘式切药机的特点是刀具装于一圆盘式刀架上,利用旋转的刀具来切制中药。一般所切制的药品只局限于根类中药。如果稍加改动刀具的装法即可扩大切制范围,既省时又省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工效。1切制川栋子由于川栋子质地比较坚硬,利用转盘式切药机无法进行正常切制,而稍加改动刀具的装法就可完成切制。具体方法为:将刀片卸下,刀片反装,刀刃斜面反贴于刀盘架上,使刀距增大,开动机器,将稍加湿润透心的川栋子均匀地送入机器,控制刀具转速和川栋子的送入量,即可切制出厚薄均匀的片子。2桃L和杏仁去皮将切药机刀片卸下,刀背向内,刀…  相似文献   

10.
过去制取栀仁大都采用人工方法,如石磨、碾槽,或木板碾压等,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又废工废时,效率不高。目前,我们采用了一个较好的取仁方法,即是以机械代替人工操作,采用湖南长沙黎圫医疗器械厂制造的QyJ-250型切药机(其他型号也可)切碎取仁,收到满意效果。操作方法:1.将生栀子,拣去杂质及黑色者,晒或烘至外壳焦脆,置切药机中(刀片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为药食两用药材,乌梅肉为其项下的炮制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涩肠止泻,生津安蛔之良药。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现代法典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乌梅肉药用沿革,考证乌梅肉古代功效及主治病症,汇总国家和省级标准中乌梅肉饮片收录情况。历代本草中记载乌梅肉可通过焙干、炒或微炒、炒炭、单蒸、拌酒蒸、酒或醋浸后蒸等多种方法处理后制成丸、散、膏剂应用于虚劳、消渴、疟疾、痢疾、蛔虫病等疾病的治疗,9版《中国药典》及19个省份的相关炮制规范中收载了乌梅肉这一炮制品,确定将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的乌梅肉炮制方法。通过从炮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其现代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以下问题,乌梅肉古代应用方法多样但现代沿用较少;炮制工艺缺乏规范化研究;对乌梅炮制前后生熟差异引起的变化研究相对薄弱等。故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药效活性的相关性,规范炮制工艺,为乌梅分部位用药及其质量控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术含有大量油脂,必须经米泔水浸漂去油方可入药,以去除滑肠致泻的副作用,笔者体会是: 取白术去除杂质,洗净,大小分档,浸泡4~6小时,捞出润至透心,或“打火”闷润,切2毫米厚的斜片,置缸内用温水洗净,捞出略晾干,取第2次淘米时的米泔水,置缸内将白术拌洗一次,使白术外  相似文献   

13.
杜仲的传统炮制是将切块干燥的药材,直接投入锅中,用武火加热,使其外表焦黑色,丝易断时,加适量的盐水,炒干取出,为了提高杜仲炮制质量和其美观度,我们采用以下的炮制方法: 一、将杜仲拣净杂质,除去泥土,切成2~3分方块。二、将干燥的杜仲大小分档。三、取分档后的杜仲块加盐水拌匀润透(杜仲与盐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4.
乌梅饮片     
正炮制:乌梅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乌梅肉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乌梅炭取净乌梅,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皮肉鼓起。性味:酸、涩,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主治: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部分地区茵陈的净选加工方法是摘去杂草及梗,筛去灰砂。此法效率极低,且灰尘大,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为了解决这些不足,笔者经多次反复试验,得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先将药材喷撒5%的水,闷润,冬春5~6小时,夏秋3~4小时,用转盘式切药机切制,刀片用旧的或新的反上,调刀片切厚3mm,刀片与料口距离3mm。干燥至八成干时、筛去灰砂(用30目筛),摘去杂草及梗,再干燥即得。切后的茵陈梗与蒿分开极易除去,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改单冲压片机为切药机我厂生产的出口药品三鞭丸,其主要原料为三鞭——梅鹿鞭、海狗鞭、广狗鞭,坚韧难切。多少年都是手工加工,既费人力又不安全。为此我们利用废旧的单冲压片机进行改革,制成了简便,适用加工“三鞭”的切药机。该机主要工作部件见图1。当机器的电动机运转时,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偏心轮,偏心轮又带动上刀片的固定铁,使固定铁上下往复运动。当上行抬起时,可把需切的药物放入上下刀片之间的刀口上,当固定铁带着上刀片下行时,就把药物切断。使用该机切“三鞭”提高工效二倍。二、简易去毛机该机系以电动机和钢丝轮直联组成,见图2。  相似文献   

17.
切制陈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陈皮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捞出,润透后置于面条机中,用0.6mm刀口的刀切制,待干燥后包装。目前,陈皮的加工方法一般是用手工切制和万能转盘切药机切制。手工切制耗工大,效率低;切药机切制的饮片粗细、大小很不均  相似文献   

18.
山药、生地、玄参等中药材切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山药、生地、玄参等含有大量的粘性物质,用切药机切制容易造成连刀,影响饮片的外观质量和成品率。因此,我们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加以改进。方法: 切制山药、生地、玄参等中药材时,在切药机的刀片部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方药:乌梅50g,食盐15g,醋15mL,温开水50mL。用法:先将食盐溶在温开水中,放入乌梅浸泡24h,然后将乌梅核去掉,取乌梅肉加醋捣成泥状,即可外用。涂药前,患处用温开水浸泡,用刀刮去表面角质层。每日换药1次,连续3~5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并比较乌梅及其炮制品乌梅肉、乌梅炭的安全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将乌梅、乌梅炭、乌梅肉分别以2、3、6 g.kg-1剂量ig给予SD大鼠,每日1次,连续13w,记录饲料消耗量和大鼠体重,给药末期随机取1/2的动物作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检查,计算脏器系数并作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观察2w,再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长期毒性试验中大鼠笼旁观察未见异常,体重增长正常,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乌梅炮制前后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乌梅及其炮制品在药典规定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