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阐释以药制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当前以药制药多集中在以姜和蜂蜜等少数一些中药作为以药制药的基础药物,缺乏应用的广泛性,应加强以药制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结论:为了促进以药制药在中药炮制中的广泛应用,笔者提出对策:应从"相畏""相杀""相须""相使""药对"角度去选取以药制药的炮制药物,同时应加强对所选取的药物开展以药制药的科学研究。本文将为以药制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进取精神。本文旨在初步探讨PBL教学法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炮制法中的古老计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炮制中药,无论水制中的浸、泡、漂、润;火制中的炒、烫、炮、煅;水火共制中的蒸、煮、(氵单)、淬;以及发酵、发芽等,在进行中都有时间上的要求,短者以时计,长者以天计。而表示时间的方法,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小柴胡汤为例,探索PBL教学法在中医方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设置案例导读、选择原始案例、分解原始案例结合PBL教学法循序渐进提出注意事项及讨论要点与讨论问题,并通过设置案例小结以解读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细则与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山西中医》2010,26(10):1-4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伤寒病证的发生、演变、治疗、预后情况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脾胃功能与伤寒发病的关系、顾护脾胃在伤寒治疗中的意义及脾胃盛衰对伤寒预后的影响诸方面探讨脾胃在伤寒证治中的意义,研究〈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PBL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结合学生自学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结合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学习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治未病理论的阐述,明确脾胃功能及脾胃病变在防病、治病、防复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强调固护脾胃正气为主,佐以祛除内、外湿邪的健脾祛湿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吡虫啉在杭白菊中残留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静  屠婕红  陈伟光  黄佳  吴永江 《中草药》2007,38(9):1408-1410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吡虫啉在杭白菊中的残留动态。方法杭白菊中的吡虫啉以有机溶剂提取,经硅胶柱净化处理,以HPLC法定量。结果吡虫啉在杭白菊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49%,RSD为2.87%,吡虫啉在杭白菊中的半衰期为2.71d。结论吡虫啉在杭白菊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最低检出浓度(0.02mg/kg),此值大大低于FAO规定的吡虫啉在蔬菜作物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5mg/kg)。  相似文献   

9.
欧阳恒 《中医药导报》2001,7(4):143-144
皮肤科中的直观论治法是在中医取象比类法理论指导下创立的 ,包括以色治色、以形治形、以皮治皮、寓搔意治瘙、以毒攻毒法。  相似文献   

10.
黄进  赵长鹰 《四川中医》2006,24(3):16-17
在肾脏病的某个阶段或整个过程中,以湿热为主要表现的情况经常存在,本文从湿热在肾脏病中的成因、病理、表现及治疗等方面做了分析与论述,说明湿热证在肾脏病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临床辨证、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1.
以元·朱丹溪"六郁"理论为指导,从辨证取穴、常用针灸方法,以及例举典型病案等方面论述了针灸治疗抑郁症初起的方法,并指出不足之处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晖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5):26+32-26,32
天麻饼子出自《外科正宗》,由天麻、制川乌、制草乌、苍术、白附子、薄荷、川芎、甘松、白芷、全蝎、雄黄组成。凡因体虚生风,痰湿遏阻,上犯清窍,或寒邪凝伏经脉,瘀血不能畅达,以及久病阳气渐衰者,毋论病之新久,只要辨证准确,用之效速力坚。吾于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此方获益匪浅,现将其中几则病案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加龙骨汤见于《金匮要略.虚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注文:“《小品方》云:虚弱浮热汗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半表半里”证-症-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半表半里相关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取类等方法,分析“半表半里”的证-症-药规律。结果收集半表半里医案213个,涉及中医疾病53种、中医证候34个、症状253个、中药219味。从证候频次来看,少阳病证、热入血室证、热证、肝郁证、肝火炽盛证等出现频次较高;从症状频次来看,出现较多的症状为头汗、脉弦、脉数、寒热往来、发热等。从药物频数分析来看,甘草、柴胡、半夏、黄芩、生姜等出现频次较高。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得半表半里证常用药对为大枣+生姜、生姜+柴胡、黄芩+柴胡、半夏+柴胡+生姜、黄芩+柴胡+生姜,挖掘得到潜在药物组合3组,分别为谷芽_青蒿_佩兰_焦山楂;紫石英_刺蒺藜_肉苁蓉_白芍_熟地黄_川芎_当归;黄柏_苍术_藁本_萆薢。潜在症状组合1组为腰痛_身痛_脉浮_脉数_脉弦_头痛。结论小柴胡汤虽是半表半里的主要治疗底方,但不能将半表半里证等同于小柴胡汤证,半表半里证比小柴胡汤证范畴更大,病机涉及气血,病性寒热错杂,所治脏腑以中焦脾胃及肺脏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从“汗”法的应用、“吐”法的应用、“下”法的应用、“和”法的应用、“温”法的应用、“清”法的应用、“消”法的应用、“补”法的应用等论述《伤寒论》中治疗“八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0,30(4):339-341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一书,集中反映了范氏传承火神派学术思想之精髓,继承了张仲景和郑钦安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范氏除深受郑饮安学术影响而擅用姜附之外,其医案中都可见到受到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且病案的编排体例也是遵从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的。范氏潜心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竭力主张“六经铃百病”的学术思想,且擅用经方,用药精准,法度严明;并妙用吐下,自制数方,注重调理。在三阴证的辨证上,范氏重视舌诊,经验独特。在辨识阴证上,有突出之处,即在寒热真假难分之际,全面审度,强调舌诊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7.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07,27(6):9-11
阴盛格阳,清代名医郑钦安先生认为是阴盛阳衰或脱阳证,针对真阳衰微、阴邪内盛之病理,治疗上善于抓住阳虚证的本质,针对阳虚之上、中、下的不同,采用扶阳药物而重用大辛大热之药姜、桂、附等。  相似文献   

18.
姜的不同炮制品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姜的不同炮制品的醚提液进行了气相-质谱-计算机检测。从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各检出25、22、23、23个组分。并对它们各组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各组分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有些成分产生了质的变化,其中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性成分均系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D J Ye  A W Ding  R Guo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5):278-80, 318
The constituents extracted by ether from ginger in different preparations were checked up by GC-MS-D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25 constituents were found in fresh ginger; 22 in dry ginger, of which one had not been found in other forms of ginger; 23 in ginger roasted with sand in a pan, of which two had not been found in other forms of ginger; 23 in ginger charcoal, of which three had not been found in other forms of ginger.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of the content of the constituents in the ginger studi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some of the constituents have changed. All of the essential oil constituents in roasted ginger and ginger charcoal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关于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中,将教育目标分为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知识、技术、职业素质三维教育目标的规定,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适应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趋势,突出了中医学教育特色,完善了中医学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