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性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ACS的病理生理基础,炎症贯穿于AS病变发生、发展和恶化的全过程。炎症细胞大量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及水平的增加、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因素共同参与ACS的发生和发展。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种类繁多,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6(IL-6)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ACS患者中应用的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单核巨噬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动脉粥样斑块中单核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受损,滞留于斑块内,增加了斑块不稳定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目前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以抑制巨噬细胞迁出斑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Netrin-1却被发现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增高说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2004年5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氟伐他汀治疗ACS患者67例,并观察了治疗后患者血清高敏CRP(hsCRP)及血脂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晓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86-508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ACS中起了关键作用.ACS患者整个冠状动脉系统都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而不仅局限于梗死相关血管[1].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炎症相关性疾病[2].大量研究证实[3],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在心血管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CS是炎症触发的斑块破裂,炎症反应是ACS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炎症已经成为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有明显变化。而MPO具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并通过增大氧化应激而引起ACS。本研究旨在探讨在ACS患者中MPO活性变化以及与肌钙蛋白I(TnI)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心脏血管的典型表现,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全身动脉系统疾病,常同时合并肾脏血管改变.特别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ACS患者日益增多,因此,A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更加复杂,治疗选择也更加困难.本文就CKD对ACS的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合并CKD的ACS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冠心病病例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上述事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的,虽然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纠正严重狭窄,但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过程,斑块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研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理,及寻找稳定斑块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1]。炎症的存在影响了斑块的稳定性,使斑块易于破裂,形成斑拴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2]。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的敏感指标,与斑块的进展密切相关,肝脏产生CRP的主要肝脏刺激物是白介素-6(IL-6)^[3],CRP与IL-6可能具有相关性。有关ACS患者CRP的研究较多,而hs-CRP与IL-6相互关系报道较少,尤其在老年ACS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系一慢性炎症过程,尤其是动脉中层局部炎症可能触发或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一旦罹患流感后可能又将加剧原有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关于在ACS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对其继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与易损斑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直接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病变过程中,直到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伴随着内皮细胞的损伤。按照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病理过程一般分为脂质条纹、粥样斑块和纤维斑块期(图1)。  相似文献   

11.
王思佳  韩旭 《实用老年医学》2023,(2):109-111+115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典型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冠心病病人超1100万,患病率居高不下[1]。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病理基础,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是预测、判断全身重要动脉病变情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程卫方 《内科》2007,2(4):614-6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hary syndrome,ACS)的发生是炎症细胞介导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出血及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流所致。斑块有两种:(1)稳定性斑块,特点是:纤维帽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多、胶原含量高,脂质核心,小炎症细胞少,不易破裂,也称硬斑块;(2)不稳定性斑块,特点是脂质含量多,纤维帽薄,胶原与平滑肌细胞少,炎症细胞多,  相似文献   

13.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器质性疾病。炎症反应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重要因素,使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的存在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1]。血管内超声(IVUS)能对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判断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特殊疾病谱,是由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近年来的研究证实,AC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直接相关,而与斑块的不稳定及继发的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而炎症是引起斑块不稳定和继发血栓形成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如何减少炎症在ACS发生时对易损斑块的不良影响,对ACS进行有效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导致严重心肌缺血所产生的一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常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急性冠脉事件.…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CHD)中最紧急、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主要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有关,由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外周动脉粥样病变来了解或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下肢动脉走行长,分段多,与CHD尤其是ACS的关系仍...  相似文献   

17.
炎症与冠心病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以慢性血管炎症并主要影响大、中型动脉内膜纤维变性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最近研究表明,炎症在冠心病(CAD)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细胞控制着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效应分子加速病变的进展,炎症的激活能够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κB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核因子-κB又是调节免疫炎症相关基因的重要转录因子,众多研究提示,动脉粥样三化斑块的主要组成细胞为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甚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核因子-κB的激活,而单核细胞迁入内膜下间隙又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病变,而且引起冠心病的三大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时均有核因子-κB的激活增加,因此核因子-κB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始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基础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其进展过程中可因易损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CS的临床表现可以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也可以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预后差异很大。根据冠心病预后的因素,综合临床资料判断预后,制定治疗策略,都涉及冠心病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36例ACS病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其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及血栓存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ACS多发性于冠脉血管的复杂病变,且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结论 冠脉血管病变复杂较易发生ACS,且粥样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在ACS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为选择有效方法冠脉综合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