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并大网包肺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仍未找到一种满意的手术方法。无论是分流术还是断流术,术后仍有15%左右的复发出血率。为了寻找一种持久控制术后出血为主要目的的手术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新术式——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并大网膜包肺术。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自198(?)年11月至1987年12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3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计3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25~51岁,平均36岁。术前有出血史(呕血和/或便血)27例,钡餐检查发现食道静脉曲张24例(其中轻度5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至1991年10月,采用脾大部切除肺包脾大网膜包肺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症14例,手术无死亡,无胸部、膈下及切口感染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呕血及便血发生,病人生活质量改善。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从本组治疗观察来看,单纯肝静脉阻塞性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阻塞(或不完全阻塞)侧枝代偿功能良好的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满意。对术式的选择、本术式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9年以来采用脾动脉结扎大网膜网罩包脾的方式处理脾破裂1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32(16~51)岁.16例均为外伤性单纯脾破裂,其中Ⅱ级10例,Ⅲ级6例.  相似文献   

5.
自1983年5月至1995年11月,作者等采用改良脾肺固定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02例。本手术在Akita手术的基础上,由胸腹部原两个切口简化为一个切口,于近贲门部结扎胃冠状静脉诸支,将脾上极和肺底作成粗糙面,而后做脾肺固定缝合;将大网膜沿横结肠作游离并分作两叶,然后拉向胸腔,缝合于肺表面。本组2例死亡,死亡率为0.99%,除6例胸腔积液外,无其它严重并发症。随访7个月至12年,132例有明显效果,56例改善,总有效率为93.1%,14例无变化。我们认为,本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6.
脾切除大网膜包肺门静脉转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高克勤江敬涛王保生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100010)我院外科自1992年2月至1996年11月期间,利用脾切除和大网膜包肺门静脉转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14例,取...  相似文献   

7.
脾动脉结扎、大网膜网罩包脾治疗脾损伤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对脾功能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认识,对外伤性脾损伤在"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组织第二"的治疗原则下,我院采用脾动脉结扎、大网膜网罩包脾的保脾术处理了16例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16~51岁,平均32岁.均为单纯脾损伤,其中Ⅱ级损伤10例,Ⅲ级损伤6例.其手术方式: 进腹后先用手控制脾蒂,吸净腹腔内血液,将脾托出切口外,脾窝内填塞纱布.在距脾门约5 cm处解剖游离出脾动脉,用可吸收线结扎2次以阻断脾动脉,这时受损脾脏的出血停止.检查脾脏损伤程度,清除伤口的积血块及坏死的脾组织,脾脏的创口用普通肠线大"U"字缝合,然后将大网膜以胃网膜左动脉为蒂,在保留动脉弓的前提下予以游离,反包脾脏,在脾胃韧带处收紧(以不影响胃短及胃网膜左动脉为度)后缝合,这时伤脾则被大网膜网罩包套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及不同脾切除术后的改变,探索脾肿大、血小板、PA-IgG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4例脾肿大伴脾亢患者血清PA-IgG水平。结果 脾肿大伴脾亢患者的PA-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而血小板值低,PA-IgG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747,P〈0.0  相似文献   

9.
病人 女 ,6 1岁。左上腹胀痛不适 2周 ,腹部CT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于 2 0 0 2年 2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脾脏中上极实质内有一 9cm× 9cm× 9cm肿块 ,行脾脏切除术。快速冰冻切片提示为平滑肌肉瘤 ,肿瘤中央有坏死。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石蜡切片报告为脾平滑肌肉瘤 (图1) ,脾周围脂肪组织未见肿瘤累及。免疫酶标化检测报告符合脾平滑肌来源肿瘤。病人术后痊愈出院。术后 1个月入院予DTIC、MTX、THP方案化疗。同年 4月复诊时 ,胸部CT发现右下肺叶有直径 2cm肿块 ,考虑脾平滑肌肉瘤肺转移。遂再次入院在全麻下行右侧开胸探查…  相似文献   

10.
包囊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它是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常见于地中海某些地区,北美洲、南非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大多数囊肿(50~80%)发生于肝脏。其它器官如肺、肾、脾也可累及。到目前为止,脾切除治疗脾包囊虫病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从1980年以来由于保留脾脏有许多优点,越来越倾向于用保守的手术方法来治疗脾包囊虫病。病人和方法:从1982年到1994年该院共收治了377例包囊虫病,只有10例(2.7%)累及脾脏,其中2例只累及脾脏,6例为肝和脾脏包虫病,1例为肝、脾、腹膜腔累及,最后1例为脾、网膜、模结肠系膜及膈肌。均…  相似文献   

11.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凤瑞 《腹部外科》2001,14(4):201-203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 ,寻找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新方法。方法 自 1985~ 2 0 0 0年间应用脾大部切除将残脾与肺底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 2 80例 ,通过X线、B型超声、锝扫描、血清Tuftsin检测、残脾病理检查 ,观察胸腔残脾形态及功能变化 ,采用血管造影、DSA等检测方法 ,了解脾肺间分流情况。结果 胸腔残脾均存活 ,功能正常。部分病人血清Tuftsin水平术前 (6 0 2± 16 4) μg/L ,术后为 (6 6 5± 144 ) μg/L。血管造影显示门肺形成分流通路。食管钡餐透视证实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或消失 ,术后随访再出血率为 3% ,肝功能改善 ,腹水消失。无肝性脑病及OPSI发生。结论 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是门脉高压症巨脾保脾术最理想的术式。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可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术式 ,认为门脉高压症的保脾术比外伤性保脾术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8年 2月 - 2 0 0 1年 6月我们采用经腹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18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32 - 6 2岁 ,平均年龄 4 3岁 ;食管静脉曲张轻度 8例 ,中度 7例 ,重度 3例 ;有出血史 (呕血或黑便 ) 3例。肝功能Child分类 :A级 6例 ,B级11例 ,C级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B超检查 :门脉直径 1.5 - 1.9cm(平均 1.7cm)。均行经腹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1.2 手术方法  全麻后 ,平卧位 ,常规消毒 ,铺巾。取左上腹经腹直…  相似文献   

13.
14.
15.
黑便、呕血、腹部包块、巨脾空军汉口医院外科(武汉,430012)孙宁东简莉莉陈林彭志远王惠明整理1病历摘要病人男性,32岁。以反复性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6年余,呕血2小时就诊。病人于1989年4月始曾因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柏油样稀便行X线钡餐检查,诊...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放射性Ⅰ标记的脂类乳剂测定肝、脾、肺的放射性活度和吞噬指数,并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动点观察脾切除和脾移植对肺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脾切除组动物肝的吞噬功能受到抑制,啼的吞噬功能代偿性增强,自体移植脾组织能部分恢复肺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70岁。入院前 5个月因左上肺肿物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给予卡铂、VP 16常规化疗 1个疗程。 2个月前 ,患者自觉左上腹胀痛不适 ,B超检查发现脾脏肿物。入院后查体未触及脾脏。B超检查 :脾脏上极内侧可见 5 5cm× 4 6cm无回声反射区 ,边界清楚 ,形状欠规则 ,肿物内壁欠光滑 ,呈低弱回声反射 ,周边型分布。CT检查 :脾上极局部外突型肿物 ,其内低衰灶直径约 4 0cm× 5 0cm ,CT值 10 0~ 18 5Hu。以“脾脏肿物”进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脾上极肿物大小约 6 0cm× 3 5cm× 4 0c…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肺移植术后早期肺组织ICAM-1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鼠肺移植术后早期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及设置内参照的半定量RT PCR方法 ,对移植肺获再灌注及通气 4h后肺组织的ICAM 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实验组 (n =6 )肺经低钾右旋糖酐液 4℃保存12h后 ,行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对照组 (n =6 )充分游离左侧肺动、静脉及支气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按阴性 (- )、可疑 (± )、弱阳性 ( )、阳性 ( )、强阳性 ( )进行记录。PCR产物电泳后扫描记录条带密度。结果 移植肺肺泡上皮及肺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着色显著较对照组深 (P<0 .0 1)。其ICAM 1mRNA与β actinmRNART PCR扩增产物相对密度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0 .873± 0 .0 44和 0 .44 2± 0 .0 37,P <0 .0 1。结论 肺移植术后早期肺组织ICAM 1表达上调 ,这种上调与ICAM 1mRNA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9.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大部切除脾肺固定门肺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历经15年时间,通过近300例病人的手术实践和临床观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就门脉高压症的保脾观、自然分流观,以及外科治疗的展望与外科同道讨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儿童门脉高压症多继发于肝外门脉闭塞,常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致命.作者报道7例门脉高压患儿采用牌肺固定形成门肺分流获得成功.本组7例患儿肝外门脉闭塞6例,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经脾肺固定术后约一个月即形成门肺分流,并经脾门静脉造影证实.手术分两步:腹部阶段,(1)经正中或左旁正中切口;(2)经肠系膜上静脉分枝插管入门静脉干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