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其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8-28,83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术后疗效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95例(95眼)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49眼),对照组46例(46眼),分别行改良小梁术与小梁切除术。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术后早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前房形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远期眼压控制情况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较小梁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和形成良好的功能性滤过泡,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PG)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8例(208眼)已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e-closureglaucoma,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95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103例(113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周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及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具有术中创伤小、降眼压作用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前房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理想,眼压控制好,视力满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1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60眼)和对照组50例(58眼),观察组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眼压控制成功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眼压平均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观察组正常前房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成功率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实验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并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对照组完全成功23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例,成功率75%;实验组完全成功27例,条件成功7例,失败10例,成功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优于传统小梁网切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行青光眼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实验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患者6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对比两组手术的效果。结果术后进行了6个月的跟踪随访,发现患者的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实验组患者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长期稳定控制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能有效防止浅前房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了74例(104眼)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着治疗时间不断延长,患者手术成功率不断下降;患者治疗后角膜横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眼压、杯/盘比值明显比治疗前小,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给予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眼压,促进患者恢复视力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7例(76眼),分为治疗组(复合小梁切除术组)40眼和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组)36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成功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浅前房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型滤过泡发生率85.0%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治疗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采取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及低眼压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宋秀君  卞晓芸 《河北医药》1997,19(4):212-214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自Cairns 1968年首次报道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获得了成功,该术式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型青光眼。现对我院自1986年4月~1996年4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45眼小梁切除术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青光眼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观察组(41例):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最终就两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51%)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2.44%)获得显著降低(P <0.05);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获得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合理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于视力提升以及眼压恢复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对术后安全可以做出保证,有效证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姚若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1007-1008
目的 探讨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共20人20眼。先应用氩激光对患者的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及虹膜的新生血管进行光凝治疗。前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后者对虹膜新生血管进行局部性光凝。结果 20眼术后2周眼压为10~19mmHg,平均15mmHg,术后6个月眼压〈21mmHg为15眼,占75%。术后6个月视力情况:〉0.1共5眼(25%),0.1~0.05共9眼(45%),指数~光感共6眼(30%)。术后6个月滤过泡情况:多囊泡7眼,囊状泡8眼,瘢痕泡5眼。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全部萎缩9眼,大部分萎缩6眼,仍残留有新生血管5眼。结论 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乔建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86-187
目的:观察本院改良小梁切除手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8年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患者39例和2008~2010年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5例病历资料,分别统计两种治疗方法的治愈,好转和无效例数,并计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眼数90只,其中治愈68只眼,12只眼有效,10只眼无效,有效率为88.88%,复发率为2.94%,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298,P〈0.05;χ2=15.113,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效果显著,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5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8例(138眼)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术终前出现浅前房,其中50例(72眼)术终进行前房重建,设为观察组;38例(66眼)术终不进行前房重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为8.3%(6/7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9.4%(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眼压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的发生率,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及房角组织表面出现新生的血管同时合并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致使房角广泛黏连而形成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病情复杂,破坏性强,预后较差,致盲率高,属于难治性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20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 mm Hg,8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手术前平均眼压(38.2±5.6) mm Hg,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7.9±3.1)mm Hg、(13.5±3.7)mm Hg、(18.2±3.8)mm Hg、(18.1±3.5)mm Hg、(19.1±4.8)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生物羊膜移植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巩膜瓣下植入羊膜,观察术后眼压、视野、视力等情况,术前术后对比,并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眼压均有降低,都形成较明显的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眼压、视力、视野维持良好,功能性滤过泡长期存在,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组织瘢痕的形成,促进青光眼功能性滤泡的维持,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眼压。  相似文献   

16.
朱琦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51-2252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45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并与术前比较. 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5、4.378,均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完全成功32例(71.1%),条件成功11例(24.4%),失败2例(4.5%),所有患者前房深度均恢复正常. 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易孟君  蒙云燕 《江西医药》2011,46(8):743-744
目的评价多种疗法联合应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效果。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的病例89例96只眼用眼球按摩、拆除可调缝线或针拨断线及针刺分离联合滤泡旁注射5-氟尿嘧啶等综合疗法并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观察12-18个月,术后眼压控制理想。结论多种疗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小梁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28只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对青光眼患者控制眼压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2010年6月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7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术后联合中药治疗,其他术中、术后处理相同。结果 对照组术后1年眼压升高的阳性率为18.2%,治疗组术后1年的阳性率为9.09%,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中药降眼压的效果更好,其机制为中医认为青光眼为肝肾阴虚、目失滋养,中药可以降低眼压并能对抗手术后局部眼络受损,补肝肾兼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手术疗治疗青光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5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眼压、前房、视力、滤过泡、泪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好,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渗漏、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