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广西玉林市2 700名农村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 玉林市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80%,不同性别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显著(均P<0.05)。是否独生子女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为留守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照顾者类型的小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玉林市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学习焦虑是本次调查发现的首要心理健康问题。未来可从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方向着手,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通过积极心理认知干预的对策,可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留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900名贫困地区学生进行调查,对比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结果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中欠佳为26.1%,严重为6.7%;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学生9.2%(χ~2=37.782,P0.05)和2.3%(χ~2=11.476;P0.05);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学生的学习焦虑(t=6.273)、对人焦虑(t=4.004)、孤独倾向(t=7.325)、自责倾向(t=2.681)、过敏倾向(t=3.229)、冲动倾向(t=7.811)6个因子的得分情况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P0.05)。结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学生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特定的外在环境影响导致形成消极的心理认知影响其行为所致。通过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监测关注,可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认知和良好行为的养成,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安徽省10一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I-I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吉安市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吉安市城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1295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吉安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3%,其中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有年级差异(P<0.05);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学校差异(P<0.01)。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要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安徽省10~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H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及其关系,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对58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差异,并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6,P=0.001、t=3.532,P=0.000、t=5.972,P=0.000、t=2.957,P=0.003);在人格特征方面精神质、内外向方面得分低于非留守学生(t=2.797,P=0.005、t=5.357,P=0.000),在神经质、掩饰性两方面高于非留守学生(t=2.992,P=0.003、t=4.744,P=0.000)。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与MHT总分及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掩饰性与大多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P0.05);精神质与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呈负相关,与其它各因子呈正相关;内外向与孤独倾向呈负相关,与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呈正相关(P0.05),与其它分量表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焦虑、孤独等问题,表现出性格焦虑内向。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应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铺导,并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探讨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宣汉县等区县4所中学962名高中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调查.结果 留守高中生在学习焦虑(8.42±2.74)、对人焦虑(5.24±2.11)、孤独倾向(3.04±2.53)、过敏倾向(6.77±1.82)、身体症状(6.30±2.40)、恐怖倾向(3.69±2.52)、冲动倾向(3.89±2.19)等维度得分及总均分(42.79±11.58)均高于非留守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7,4.71,2.27,3.47,2.66,5.79,2.22,4.90,P值均<0.05);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值分别为3.28,2.55,P值均<0.05);高一年级学生总均分高于高三学生,双亲外出学生得分高于母亲外出和父亲外出学生、留守≥7年和4~6年学生得分均高于留守≤3年学生(F值分别为3.70,9.40,5.95,P值均<0.05).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r=0.16,P<0.05),家庭功能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β=0.95,P<0.01).结论 应关注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化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徐容容 《中国校医》2010,24(7):503-504
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弟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本文采用MHT中部分量表(学习焦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对扬州市某小学264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1)该样本总体在学习焦虑上得分(M=5.22)较高。(2)不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被试的学习焦虑与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4~6年级小学生学习焦虑偏高,应采取相应的学习压力减缓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会宁县1 0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检出率为2.3%,各内容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8.50±3.01)最高,为64.46%,孤独倾向检出率(2.67±2.01)最低,为2.65%;女生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初中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及全量表得分上高于小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到外地工作。结论 会宁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丽水市莲都区历年劳务输出最多的雅溪、曳岭2个区随机抽取2所初中和2所小学的留守儿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940份,回收完整问卷896份,回收率为95.32%;经效度检测作废25份,获得有效问卷871份,有效率为97.21%。其中小学生495人,初中生376人;男生451人,女生420人。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检出率分别为46.96%、3.90%、1.61%、13.20%、14.81%、12.51%、4.13%和2.53%。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方面的检出率为15.56%,高于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10.11%(P0.05);女生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检出率为52.62%和17.62%,均高于男生的41.69%和9.09%(P0.05);男生冲动倾向检出率为3.55%,高于女生的1.43%(P0.05)。结论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问题较多,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游戏性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将小学五年级学生202名(其中男生98名,女生104名)随机分为游戏组和非游戏组进行现场实验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测定小学生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收回有效问卷185份。结果游戏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明显降低,非游戏组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明显上升;游戏组高得分人群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明显降低。结论游戏性体育活动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小学生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回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306名农村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测量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事件,MHT总分65分认定存在心理障碍。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女生的恐怖倾向高于男生[(4.3±2.5)vs(3.6±2.4),P0.05],汉族学生的学习焦虑高于少数民族学生[(8.4±2.5)vs(7.7±2.3),P0.05],小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初中学生[(4.2±2.4)vs(3.6±2.4),P0.05];父母都外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状况和恐怖倾向高于父母无外出和父母1人在家的学生(P0.01);父母都外出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父母无外出的学生[(5.8±2.1)vs(5.0±2.2),P0.05];与父母感情亲密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低于与父母感情很淡的学生[(39.3±12.2)vs(48.8±5.8),P0.05];与父母感情亲密学生的孤独倾向低于感情很淡和一般的学生(P0.01);与父母感情亲密和一般学生的身体症状得分低于感情很淡的学生(P0.01);相关分析表明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MHT总分与ASLEC总分及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因子分呈正相关(r=0.15~0.2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外出多(χ2=0.188,P0.01)、与父母感情淡漠(χ2=-0.133,P0.05)和负性生活事件中健康适应刺激量高(χ2=0.217,P0.01)的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MHT得分越高。结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非留守的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该地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与父母的外出情况、与父母的关系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小学生348名,初中生575名。运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923名调查对象中去除MHT量表7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775份,有效回收率83.97%。其中留守儿童203名,数据显示心理健康状况正常176名(86.70%),心理状态欠佳23名(11.33%),心理问题较严重4名(1.97%)。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留守儿童恐怖倾向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初中生存在的问题明显多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在独生与非独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该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心理差异,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农村中学的初中生700人,以班为单位,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四个因子对留守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某县农村中学11~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67.89%;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青少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差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某县农村中学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的女生比留守青少年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一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I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对连云港市 4所小学 40 0名在校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各因子平均得分均在正常范围 ,因子分大于 8分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 0 5 0 %~ 5 5 0 %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 (A)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六年级学生 (P <0 0 1)。女生在过敏倾向 (E)与恐怖倾向 (G)两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P <0 0 5 )。农村学生在身体症状 (F)与恐怖倾向(G)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P <0 0 5 ) ,而在冲动倾向 (H)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城市学生 (P <0 0 5 )。结论 连云港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 ,但应对小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陈量表,对占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0人;对2组班主任所教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班主任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导致男生孤独倾向和女生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小学生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中学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乔良  陈希宁  袁萍  苏维  曾谨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108-3111
[目的]了解南充、眉山两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南充和眉山两个镇中心小学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留守儿童填写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结果]留守儿童中,总焦虑倾向检出率为6.21%.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生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上的检出率高于留守男生.高学年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的检出率高于低学年儿童.与父母保持联系的留守儿童的孤独倾向和身体症状的检出率高于不与父母联系的留守儿童. [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丽水市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丽水市2011-2015年劳务输出最多具有代表性的6所初中学校的学生,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展开调查。结果调查1 124名学生,留守初中学生479人,非留守初中学生645人。在冲动倾向方面,留守初中学生评分(3.07±2.45)分,高于非留守初中学生(2.69±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07)。在留守学生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父母不经常联系的留守初中学生孤独倾向评分(3.28±2.39)分,高于与父母经常联系的学生评分(2.49±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0)。结论丽水市农村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还是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应给予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