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地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识别影响黄河流域甘肃省段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方法 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2年甘肃省境内黄河干流及较大支流流经的58县(区)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黄河流域甘肃段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因素。结果 2014—2022年共监测黄河流域甘肃段农村饮用水水样38 076份,达标率为63.3%;影响达标率的主要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达标率为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区域、水期、水源类型、供水类型及消毒与否均会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其中与集中式供水、消毒、枯水期、地表水水样相比,分散式供水、不消毒、丰水期、地下水水样达标率较低,OR(95%CI)分别为1.794(1.601,2.011)、1.650(1.564,1.740)、1.317(1.262,1.374)和1.123(1.065,1.183);与黄土高原沟壑区相比,甘南高原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样达标率较高,OR(95%CI)分别为:0.795(0.756,0.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3-10月,按照《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 487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检测。 结果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70.34%),供水方式包括:常规处理(16.21%)、沉淀过滤(30.87%)、仅消毒(9.28%)和未处理(43.64%);枯水期和丰水期合计采集水样5 366份,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7.13%和46.97%,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5.02%和45.87%;不同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水质中,有消毒措施工艺的供水水质(52.53%)明显高于沉淀过滤(39.23%)和未处理(47.31%)的水质(P<0.05)。正常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57.43%)明显高于偶尔使用(48.94%)和不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39.07%)(P<0.05);单项指标达标率最低的为总大肠菌群(64.60%)和菌落总数(87.30%);达标率较低的指标还包括氟化物(92.12%)和六价铬(96.07%)。 结论 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较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和六价铬超标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典型工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学风险评价试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典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卫生学风险,为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5个省,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水处理工艺的11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风险评价,采用资料回顾、现场调查和水质评估等方法。结果①试点评价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中4座为"有一定卫生学风险",7座为"基本无卫生学风险";②工程设施的主要卫生学风险为水源地卫生防护不足、供水保证率低、水处理设备去除率低及配水管网的二次污染;③运行管理的主要风险包括运行记录不完善、水质检测指标及频率不符合要求、消毒设备运行不当、缺乏培训和应急管理意识;④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主要超标项目均为浊度和消毒剂余量。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监测、卫生管理和人员技术水平是影响水质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将卫生学风险评估作为农村水厂卫生管理的工具有利于提高农村水厂水质;卫生学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标准等还需要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和分析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安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政府在农村改水工程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数据。农村集中式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某市2012年—2014年监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666处,以地下水为水源占65.62%(437/666)。供水工程常规处理占23.57%(157/666),无水质处理占54.65%。2012年—2014年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总体合格率44.13%。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线性和线性组合χ~2=9.597,P<0.05);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高于地表水为水源的合格率;枯水期水质总体优于丰水期;常规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82.80%、80.95%;无水质处理的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19.78%和13.6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46.79%;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52.30%。结论某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中水质净化、消毒设施缺乏,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逐年下降,微生物超标是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传播介水传染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谯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安全与卫生状况,针对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水利等部门进一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各乡镇有代表性水源水,以及农村安饮用水工程的水源水,末梢水进行检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农村饮用水枯水期合格率为41.18%丰水期合格率为36.76%。结论农村水源水及水质卫生状况差,重金属超标,氟化物超标。农民饮用水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检测。结果调查农村供水工程943处,采集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4 151份,供水水源以地面水为主,完全处理工艺的工程数占63.10%,沉淀过滤的工程数占27.04%,单纯只采取消毒措施的工程数占5.62%,未处理的工程数占4.24%;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6.6%和42.5%,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6.1%和47.2%;在不同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水质中,完全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水质明显高于沉淀过滤、单纯只采取消毒措施和未处理的供水水质。结论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加强供水运行管理、水质消毒和确保消毒效果将较大幅度提高水质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浊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的浊度水平以及浊度对微生物等其他水质指标的影响,为水浊度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源于2006年全国农村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现状调查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浊度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集中式管网浊度平均水平在3NTU左右,不同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的水厂管网末梢水浊度水平存在差异,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厂末梢水浊度高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浊度与细菌总数、总铁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浊度是农村集中式供水工艺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对消毒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和评价,对2009—2013年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城乡各类水质平均合格率分别为:城市出厂水79.78%、城市管网末梢水65.82%、农村出厂水32.70%、农村管网末梢水28.47%;城市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细菌学和消毒指标是影响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南平市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尤其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影响六安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改善饮水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监测方案要求,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六安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和末梢水的31项指标进行水质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水样结果进行合格判定,采用χ^(2)检验对水质合格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监测水样3016份,合格水样2139份,总合格率为70.92%。2015—2019年水质合格率依次为66.97%、66.23%、60.10%、72.63%和87.15%。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浑浊度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8.38%、94.03%、94.46%,其余指标合格率均在99%以上。多因素分析显示,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和水厂规模是六安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影响因素。结论2015—2019年六安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微生物指标仍是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1年分别于枯水期(3—5月)、丰水期(8—10月)对全省6 819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监测。结果 13 638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微生物合格率为47.99%,末梢水为44.02%。不同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生物单项指标以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出厂水为49.85%,末梢水为46.27%。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强水源防护,完善水质净化工艺,普及健康教育,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孙磊 《现代保健》2014,(20):61-64
目的:了解洛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2年洛阳市9个县(市)25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抽检500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样合格率为39.80%,500份末梢水水样合格率为38.00%。不同水处理工艺、不同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水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枯水期水质指标合格率高于丰水期(P〈0.01)。结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管理,完善水质净化处理工艺,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宣传,提高农民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879家农村饮用水供水厂,采集2017年农村饮用水水样5 299份,按照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饮用水的消毒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浙江省农村水厂处理工艺以常规处理为主,540家占61.43%;水源以地表水为主,771家占87.71%。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样4 458份,占84.13%。消毒剂余量总合格率为86.05%;其中二氧化氯消毒水样占22.32%,消毒剂余量合格率为1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厂规模、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是否消毒、水源水浑浊度和水期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消毒、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和水源水浑浊度是出厂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消毒、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水厂规模是末梢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水厂规模是地表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消毒剂余量是否合格、消毒设备使用频率、水源水浑浊度和pH值是地下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消毒效果受原水水质、水厂规模和水处理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厂在制水和输配水过程中应完善消毒工艺,加强水厂管理,规范消毒以进一步控制微生物的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小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通过搜集工程资料,组织现场调查,采集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常规指标的检测,组织专家专题论证会等方式对该工程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质量综合类别为Ⅱ类,Ⅱ类指标为总硬度,水处理工艺规范,运行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结论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总体符合卫生学要求,但存在一定的卫生学风险。应设置水源保护区,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按要求使用饮水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关中地区2018年农村中小学校饮用水水质情况,为针对性加强供水设施改造提供工作依据.方法 制定农村学校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调查表,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关中地区192所农村学校管网末梢水进行采集检测,对水质影响因素与水质合格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关中地区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9.1%,微生物、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74.5%,84.6%,88.0%.单因素分析表明水源类型、工程类型、卫生许可情况以及消毒设备使用情况等4个因素影响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按要求消毒、工程类型、卫生许可情况影响水质合格率(OR值分别为3.14,2.05,1.99,P值均<0.05).结论 对于关中地区农村学校供水中发现的自建设施管理落后,卫生许可证将持证率较低;消毒设备不能按要求使用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校供水的设施改造投入,针对性加强供水处理、规范消毒.  相似文献   

15.
刘成相  沙良彩  沙飞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32-2533
目的掌握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按照邳州市2011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对集中式供水水源63眼井进行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出厂水、末梢水卫生监测与评价。结果 63个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及出厂水末梢水均合格的51个,合格率为80.95%。不合格项目为硫酸盐、锰、细菌总数、硝酸盐、总硬度等指标。结论饮用水卫生与水源水质、水处理设施、消毒措施、安全工程管理等有关,建议实行区域供水,纳入统一管理,以确保饮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依据《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学评价细则(试行)》收集水厂"取、输、净、配"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制定评价方案,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检测工作,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水源池、输水管道、水处理工程、管网进行分析评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本工程水源水、水厂选址和布局、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建筑物、输水管网基本符合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委托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水源水浑浊度(1.4 NTU)、铁(0.055 mg/L)、锰(0.039 mg/L)、总硬度(189.5 mg/L)、游离性余氯(0.01 mg/L)、细菌总数(5CFU/ml)等34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结论本农村饮用水工程总体符合卫生学要求,基本能保障该地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1年湖南省93个县(区)2 006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 4 012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40.28%,不同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优于丰水期(P<0.001),菌落总数与浑浊度呈正相关。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应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加强水厂卫生管理,提高水源防护力度,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普及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集中式供水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的卫生质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并掌握呼和浩特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为改善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对2008-2011年呼和浩特市集中式供水中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集中式供水中,水源水、出厂水卫生状况要好于末梢水,但水厂净化处理手段落后,出厂水质量没得到改善。末梢水合格率较低。结论呼和浩特市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欠佳,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积极改善不足的地方,逐渐改善水质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了解漯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1年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对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10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漯河市大部分供水工程属于供水能力不足500 t和供水人口小于5 000人的工程;监测点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5%、72.5%,其中,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0%、85.0%;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0.0%、74.0%,枯、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监测不合格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结论 漯河市农村人口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要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改善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工程占34.86%。抽检水样592份,合格率54.73%,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不达标和菌落总数超标率较高。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41%和54.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7.43%和52.03%。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消毒处理设施不完善,微生物超标率较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