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目前有关3D打印技术在跟骨骨折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4例为非3D组,男13例,女1例,年龄22~66岁,平均(43.2±12.3)岁,左侧6例,右侧8例,Sanders分型Ⅱ型12足,Ⅲ型2足;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的18例为3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27~62岁,平均(45.9±9.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Sanders分型Ⅱ型15例,Ⅲ型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Böhler角、关节面复位情况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等。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5.3±3.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öhler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öhler角与健侧Böhler角差值非3D组为-4.7°±7.5°,3D组为-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台阶非3D组为(1.7±1.1)mm,3D组为(0.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非3D组为(87.1±6.4)分,3D组为(90.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3D组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5.7%;3D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ST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微创、精准的特点,可提高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及准确性以期找到准确测量该类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7例,男2例,女15例;年龄2~13(5.47±0.81)岁;左侧11例,右侧6例。用CT测量法(CT法)、3D打印的股骨实物模型测量法(模型法)和术中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法(术中法)分别测量患儿股骨颈前倾角,以术中法测量值作为标准参考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前两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CT法测量平均值为(36.00±1.66)°,模型法测量平均值为(43.91±1.62)°,术中法测得股骨前倾角平均值为(44.21±1.62)°。CT法测量值与模型法测量值、术中法测量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法测量值与术中法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法测量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与传统CT测量法相比更简单、准确、可重复性强,而且可以术前模拟术中操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肾结石患者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74例肾结石患者分为PCNL组(PC组)和3D打印技术联合PCNL组(PP组),每组患者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PC组和PP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个性化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41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5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个性化手术,26例采用不依靠3D打印技术的常规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23~31个月,平均(26.82±2.3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3D打印组的螺钉置入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侧弯Cobb角、CBD、SVA、LL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TK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3D打印技术辅助个性化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椎弓钉置入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厦门市第五医院共41例行PCNL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术前采用3D打印(3D打印组),22例术前未行3D打印(对照组)。3D打印组与对照组年龄[(42.9±...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82-2186
[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对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制定术前计划,探讨该技术对髋臼杯置入的作用。[方法]纳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成人DDH患者38例(41髋),其中,3D组19例(20髋),常规组19例(21髋),3D组患者术前根据打印3D模型三维重建数据制定术前计划;常规组按常规计划完成手术方案设计。术后比较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与术前预计值的差异程度,评估髋臼假体的置入精度。[结果]两组间髋臼实际位置,包括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的设计值和实际值差异度更小,更接近理想设计值。[结论]运用3D打印技术指导完成术前计划虽不能降低手术难度,但能优化术前设计,利于髋臼假体理想放置,增加假体置入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按摩对脊柱侧弯行3D打印矫形术患者脊椎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262例行3D打印技术矫形术的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根据患者术后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观察组术后采取中医推拿按摩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测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躯干旋转角、最大Cobb角,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功能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康复干预前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90 d后,观察组躯干旋转角、最大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90 d后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患者行术前3D打印矫正术后,科学、合理的实施中医推拿按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旋转角、最大Cobb角,提高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定制三维(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0例初次单侧TK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术10例(3D组),传统TKA术10例(常规组)。纳入标准: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的或传统的初次行单侧TKA术患者,获完整随访者。排除标准:骨缺损较大需垫片或延长杆的患者,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严重的膝内外翻畸形和屈曲挛缩畸形,随访时间5个月者。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截骨时间、术后2周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髋-膝-踝角(HKA)、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矢状面胫骨组件角(LTC)与理想状态值的偏差。年龄、手术截骨时间、HSS评分、ROM、HKA角偏差、FFC角偏差、FTC角偏差、LFC角偏差及LTC角偏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和侧别的比较采用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卡方检验;出血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3D组和常规组的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68 ml和517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5);3D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截骨时间分别为(35.7±2.2)min和(52.8±2.8)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9,P0.05);3D组HKA角平均偏差(0.76±0.21)°、FFC角平均偏差(0.36±0.10)°、FTC角平均偏差(0.14±0.01)°、LFC角平均偏差(4.13±0.70)°、LTC角平均偏差(0.51±0.11)°,均小于常规组[分别为(2.71±0.73)°、(1.38±0.54)°、(1.23±0.82)°、(9.56±1.22)°、(0.9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组的膝关节ROM(109.7±5.8)°和HSS膝关节评分(86.8±5.6)分,与常规组[分别为(101.2±4.6)°、(84.3±4.8)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相对于传统的TKA术,个体定制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术最大优势在于截骨更精确、假体力线更精准,且手术截骨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联合Solidworks虚拟手术设计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膝关节CT扫描数据,建立3D1:1打印骨折模型,模拟骨折复位内固定。此外,数据经Solidworks 2017软件处理,建立虚拟现实模型,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结果] 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11例采用3D打印联合虚拟现实设计手术(辅助组),10例常规手术(常规组)。辅助组在手术时间、钢板一次性放置率、Rasmussen优良率及HSS临床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联合Solidworks虚拟手术设计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90-2194
[目的]比较3D打印辅助与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病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CT、X线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D打印组给予3D打印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JOA评分、置钉情况、伤椎复位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 d、1周、半年、1年时,3D打印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3D打印组置钉准确率为95.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89%(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矢状位后凸Cobb角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半年、1年时3D打印组伤椎前后高度比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矢状位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3D打印组并发症率为2.33%,低于常规组的11.63%(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D打印辅助可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X线暴露次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对于术后下肢力线矫正的精准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内翻骨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61例(64膝);分为3D打印组(43膝)和传统手术组(21膝)。比较两组术前规划与术后的下肢力线(WBL)绝对差及其可接受范围程度、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TS)、手术时长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有1例伤口渗出。3D打印组合页点骨折4例;传统手术组5例。3D打印组WBL绝对差(3.7±2.9)小于传统手术组(7.3±5.9)(P=0.01)。3D打印组WBL可接受范围程度(81.4%)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52.4%)。3D打印组MPTA绝对差值(2.5±1.8)少于传统手术组绝对差值(5.1±3.0)(P=0.01)。两组术前和术后PT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和传统手术技术相比,所得术后下肢力线与术前规划更为接近,具有更高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打印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3月本院采用椎弓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5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术前行3D打印(打印组),33例未行3D打印(非打印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影像测量伤椎高度比和伤椎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打印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小于非打印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伤椎置钉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02±4.67)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伤椎高度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伤椎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D打印可更好的术前规划、减少术中透视、缩短手术时间,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T_1期肾肿瘤患者,其中27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并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模型,31例不应用此项技术,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肌酐变化等指标。结果:5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3D打印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中失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前术后肌酐变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Sanders Ⅲ型和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打印组34例和传统组32例.3D打印组采用术前三维规划、3D打印、术前虚拟复位、钢板预塑形、体外模拟手术,指导实际手术,其中男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肾脏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并拟行肾脏3D打印的5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A组(常规剂量3D打印, 25例)和B组(低剂量3D打印, 25例), 并选取C组(常规CT剂量图像, 25例)作为对照。扫描结束后, 记录并计算A、B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图像背景噪声(BN)。将A、B组患者的CT DIOCM数据传输到3D打印工作站进行3D建模、打印, 两组3D打印模型质量由两名泌尿外科医生进行打分,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3D打印模型质量进行差异性比较;两名医生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对3D打印模型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A组的CTDIvol、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RD)值均高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的CTDIvol、DLP和ERD值与A组比较, 分别减少61.2%、57.8%和55.1%。A、B组3D打印模型质量的主观评分均为3或4分,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种植牙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种植牙患者,共计128颗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0例,64颗牙)及3D组(22例,64颗牙),常规组使用传统种植牙技术进行手术,3D组使用3D打印种植导板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种植牙偏离距离、偏离角度,患者治疗前后咀嚼功能、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D组术后种植牙颈部及尖部各方向偏离距离、近远中向及颊舌向偏离角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3D组咬合力及咀嚼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3D组修复成功62颗(成功率96.88%),常规组修复成功54颗(成功率84.38%),3D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3D组满意度为94.45%,常规组为85.00%,3D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能有效降低种植牙患者种植体偏移,提高手术精度,提高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患者满意度及种植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采用传统TKA术式(传统组),30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Opti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30例正常成人(<60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个月。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3D打印组K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3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TKA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原型制造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膝关节骨关节炎(OA)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2例于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拟行TKA的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手术组两组,各组16例。3D打印组行基于膝关节CT数据的3D打印原型制造,常规手术组行常规的TKA。测量股骨与胫骨解剖轴,确定股骨远端与前后髁截骨平面及截骨量、胫骨平台截骨角度及截骨量、胫骨与股骨的假体型号,并与手术实际使用值对比。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 d与1、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中计量资料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股骨远端截骨厚度、胫骨平台截骨厚度、股骨外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与KSS评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3D打印组术前计划的股骨远端及胫骨平台截骨厚度与实际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D打印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7,P0.05);3D打印组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5,P0.05)。3D打印组术后无膝内外翻畸形、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3D打印组术后1 d、1个月的VAS评分、KSS评分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打印可准确构建解剖原型,可提升TKA手术的精度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复位方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钉内固定、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钉内固定)对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疗效及肘内翻畸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6例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患儿的固定复位治疗方案分为3组,50例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纳入A组,61例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钉内固定纳入B组,55例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钉内固定纳入C组。比较三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屈伸功能、Baumann角和提携角、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儿的肘关节屈伸功能均优于A组、Baumann角均小于A组,提携角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儿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分别为8.20%和7.27%,均小于A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肘关节屈伸功能程度、Baumann角和提携角、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rtland 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克氏钉内固定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对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和肘内翻畸形的影响较小,克氏钉内固定选用切开复位还是手法复位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采用传统TKA术式(传统组),30例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手术(3D打印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 d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采用Opti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屈伸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同时与30例正常成人(60岁)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3 d血红蛋白值较高,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个月。两组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3D打印组KSS功能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示,术前两组膝关节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活动范围均大于正常成人(P0.05),屈伸角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与正常成人相似(P0.05)。术后3个月,与正常成人相比,传统组内外翻角活动范围增加、屈伸角活动范围减小(P0.05);两组上下位移、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明显减小(P0.05);其余自由度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结论与传统TKA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T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