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警联动机制在交通伤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高速公路交通伤导致死亡急剧上升的问题,建立了“医警联动机制”,创新了医警联动机制创伤急救流程,赢得了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使交通伤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对于医院开展交通伤急救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我国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对其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相关的防范暴力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以山东、河南和贵州为样本省份,对抽取的43家医院1 588名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在过去1年里,有54.0%的医院从业人员至少目睹过1次暴力伤医事件,其中目睹暴力伤医事件次数多于3次的占16.4%;目睹暴力伤医事件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占前4位的分别是在工作中更加小心谨慎(占72.2%),工作热情下降(占71.6%),产生郁闷、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占61.0%)和想改行(占52.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分别相比处于一级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处于三级医院(OR = 1.457,P = 0.020)或二级医院(OR = 1.569,P = 0.009)及岗位是医生(OR = 2.283,P < 0.001)或护士(OR = 1.873,P = 0.007)的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风险较大;而相比高级职称人员,未定职称(OR = 0.525,P = 0.021)目睹暴力伤医的风险较小。(2)相比行政后勤人员,医生(OR = 2.903,P < 0.001)、护士(OR = 3.224,P < 0.001)或医技人员(OR = 2.742,P < 0.001)更易对医患关系或子女从医意愿有负面认知;相比高级职称或目睹过暴力伤医事件,未定职称的医院从业人员(OR = 0.487,P = 0.007)和没有目睹过暴力伤医的医院从业人员(OR = 0.410,P < 0.001)有负面认知的风险更小。
  结论  医院从业人员目睹暴力伤医事件的目击率总体较高,对其心理有不利影响,会造成其职业认同感及安全感不高。
  相似文献   

3.
暴力伤医犯罪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以及医院的医疗秩序,为应对暴力伤医事件所带来的现实威胁,需要在医院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提出见效快、可操作性强的策略建议。为此引入4R危机管理理论,从理论所提出的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方面分析医院在处置暴力伤医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医患沟通机制欠缺,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等。对此依据4R理论指导提出可操作性强、见效快的策略建议,包括完善医患间沟通机制、拉近医患心理距离等,以有效提升医院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正式颁布施行《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后,按照北京市公安局、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市属22家医院均设立了警务室,遵循"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有效控制"的原则实现医警联动。建章立制,形成工作机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从2012年年初开始就已设立了警务室,由3名民警实行医院驻勤制,保持24小时运转值班。其主要职责为:受理群众报案和医院内部110接处警;先期处理发生在医院内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治安问题;对骚扰医院正常诊序秩序治安问题开展打击整治。  相似文献   

5.
我国暴力伤医事件成因的政策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力伤医事件是我国医患信任解体的具体表现,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严重威胁到医疗正常秩序,阐释其复杂的成因并提出政策应对建议,对减少暴力伤医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剖析伤医事件的成因的政策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应对策略及意见,进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贝贝 《中国卫生》2014,(11):99-99
<正>自今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等地连续发生多起恶性伤医辱医事件。该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小春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痛下决心,依法处置涉医违法犯罪,真正做到对医疗暴力零容忍。陈小春认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伤医辱医事件仍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7.
实行《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后,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市市属医院共安检4206万余人次,检获危险物品30万余件,其中刀具1.7万余件,有效减少了安全风险--医院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安全秩序的管理,而其中表现最为激烈和突出的是伤医事件给医院安全秩序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多起暴力伤医事件,在社会尤其是卫生医疗领域造成不良影响,给医患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风险和挑战。因此,维护医院安全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闹”“暴力伤医”事件屡见不鲜,为此,前不久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推行“先安检,后看病”,水果刀、剪刀等普通刀具不能带进医院。消息一出,引起社会热议,有支持,认为是对医护人员自身安危的关护;有反对,觉得是对患者、家属过度设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遭受暴力伤医的现况以及相关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医院管理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方法:从江苏省某三甲医院抽取30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89份,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不同学历、岗位类别、职称、工作年限、聘用方式的医务人员显著影响暴力伤害的发生率(P < 0.05)。结论:积极预防暴力伤医需要从多方面(社会环境、医院管理、医务人员、患者)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交通事故伤实施医警联动区域一体化救治管理模式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对区域一体化救治管理模式的概念与特征、区域一体化救治管理模式提出的动因和必要性、区域一体化救治管理模式的内容与成效、区域一体化救治管理模式的体会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王燕 《工企医刊》2014,27(5):1073-1074
近年来,暴力伤医害医辱医事件频频发生,医患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2014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法发[2014]5号印发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这说明了国家对暴力伤医事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六·二暴力伤医、辱医、害医事件进行分析,结合我院在处理医疗上访及医疗纠纷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医疗机构如何避免伤医、辱医事件的发生,如何更好的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2014年6月2日发生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患纠纷案,患者家属情绪激动中有推打医护人员及逼医生下跪行为.其中一名患方家属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2014年3月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暴力伤医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她认为,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法治、德治、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治理.医生要讲医德,社会要讲公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卫生》2013,(11):62-63
本刊上期刊登了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的结果: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各级医疗机构调查中,暴力伤医发生医院从2008年的90%升至2012年的96%。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事件的次数,发生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荆州市目前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建设与管理现状,提出在高速公路上设立1个医警联动急救单元、1个一级急救站、4个急救点以及直升机立体救援的"高速医警联合救援系统",用跨系统大格局的救援理念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宗健阳  章洁 《现代医院》2014,(10):103-104
伤医、杀医等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情绪,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院管理者在面对着舆论压力、患者压力、上级压力及内部压力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对当事医院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建议,通过及时发布信息,避免事态继续恶化;强调依法执业,改善医院服务水平;及时慰问伤者,维护医院内部稳定;加强各方联系,合理表达医院诉求等措施,对伤医事件及早进行危机处理,可以达到减少影响、化解矛盾、团结职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平安医院建设工作中,江苏省中医院积极探索将保安更名为医警的实践研究,并加大投入积极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大体系,发挥医警队伍内部安全“督导者”的作用;严厉打击整治“伤医、扰乱、医闹”等行为,发挥医警队伍“维护者”的作用;要强化协同治理、履职尽职、法律权威“三个理念”,发挥医警队伍依法治院“捍卫者”的作用;切实健全医警工作机制和制度化,推动平安医院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10):1409-1416
近年来,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医疗水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恶性伤医事件,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频发的医患冲突以及对医生负面的社会评价,降低了医护人员的个人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其产生了职业倦怠。相应地,医生的职业倦怠又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进一步加剧医患关系紧张,陷入恶性循环。本文深入剖析伤医事件对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提出了加快医改、加强医院管理、完善伤医应急处置机制、注重医院文化建设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的逐步恶化导致恶性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并且愈演愈烈,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恶性伤医事件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恶性伤医事件发生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共场所的概念进行界定;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中的相关资料,探讨界定医疗卫生机构为公共场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完善立法、审视医改、制度改革、科学沟通、医教宣传等5个途径保障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医生被患者或家属殴打、谩骂、杀害等暴力伤医事件已经不是新闻了。火车霸座的人都可以被列入黑名单,限制乘车。对暴力伤医者,我们却没有很好的惩戒措施。这个社会可以对暴力伤医无限容忍?不。2018年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  相似文献   

20.
解伟 《中国卫生》2013,(12):91-92
深受暴力伤害困扰的医疗行业有必要冷静思考:一起起暴力伤医个案,究竟是偶然事件的集合还是必然规律的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