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5)
目的系统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面收集应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标准化平均差来对TSS进行评分,最终使用α-硫辛酸降低了TSS-2.66(95%CI:-3.12~1.41;P=0.000 01)。口服给药(-1.78CI:-2.45~-1.10;P=0.000 01)和静脉给药(-2.81 CI:-4.16~-1.46;P=0.000 1)的亚组分析确定了最终的整体结果。结论α-硫辛酸静脉给药600 mg/d持续3 w,能显著减轻临床相关神经性痛。但是口服给药>600 mg/d持续3~5 w是否能产生与临床相关疗效不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在治疗基础上,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并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93.48%显著高于常规组82.61%;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改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红外光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关于红外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经两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信息与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1 0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红外光治疗能有效改善DPN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SMD=1.40,95%CI(0.67,1.95),P<0.00001]、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MD=2.02,95%CI(1.30,2.74),P<0.000 0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SMD=1.68,95%CI(1.03,2.33),P<0.000 01]、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以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为主要特点,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点内容,研究表明,其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可以改善神经病变症状、延缓DPN的发生发展,此外,基于改善平衡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DPN患者的跌倒风险。然而目前国内有关DPN患者运动疗法的综述较少,本文就DPN患者的运动现状展开讨论,并对运动的作用机制、不同运动方式的作用效果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近10年电针治疗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自2009年1月~5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选择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合计3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电针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总体有效率〔OR=4.66,95%CI(2.58,7.61),Z=6.13,P=0.0000〕.结论 电针治疗DPN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张文 《糖尿病天地(学术刊)》2010,(6):62-6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供应神经营养的血管发生病变,导致神经营养障碍,引起神经细胞退行性变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肢端感觉麻木、灼热、针刺感及感觉迟钝等,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肢体麻木或无力,下肢较上肢严重,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当运动神经受累时,患者会出现肌张力减弱,身体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降低,从而大大增加了摔倒的危险性。那么,已经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是否还需要进行运动?该如何运动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4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另外4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CV和MCV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病程长,多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的同时,系统、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还有助于贯切执行教育与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和病情监测相结合的最新治疗原则。本文对DPN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概述,对DPN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康复运动护理联合足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运动联合足部综合护理,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生活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传导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我国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为60.3%。在糖尿病确诊前约1/5的患者存在神经病变,尤其是对称性周围感觉神经病变。本文着重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联用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应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纳入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项目的质量,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0项共723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DPN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OR=4.6,95%CI(3.11,6.8),Z=7.56,P<0.000 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差异〔MNCV:OR=5.56,95%CI(4.65,6.48),Z=11.93,P<0.000 01;SNCV:OR=2.93,95%CI(2.10,3.75),Z=6.96,P<0.000 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腓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差异〔MNCV:OR=6.97,95%CI(5.41,8.53),Z=8.76,P<0.000 01;SNCV:OR=4.52,95%CI(2.54,6.50),Z=4.47,P<0.000 01〕。结论葛根素联用甲钴胺治疗DPN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少、质量低,故尚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细致护理,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效率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2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个月。结果经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神经传导功能、生活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甲钴胺为对照,对临床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CPZD)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指标等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V1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鉴定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9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效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3.82(P0.000 01),有效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5.49(P0.000 01);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5.05(P0.0 00 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2.98(P0.000 01),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8(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96(P=0.12)。结论与单独使用甲钴胺相比,采用CPZD联合甲钴胺的方法治疗DPN更加有效,联合用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0)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体征及症状积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TSA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共计1 2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RR=1.14,95%CI(1.03~1.27),P0.000 1],体征积分[WMD=-1.81,95%CI(-1.88~-1.75),P0.000 1],症状积分[WMD=-3.39,95%CI(-3.46~-3.32),P0.000 1],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WMD=4.58,95%CI(3.86~5.31),P0.000 1],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WMD=3.47,95%CI(2.99~3.95),P0.000 1],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WMD=4.56,95%CI(3.97~5.15),P0.000 1],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WMD=3.17,95%CI(2.48~3.86),P0.000 1],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WMD=-2.07,95%CI(-2.27~-1.86),P0.000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乙酰左卡尼汀(ALC)与其他常用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2月的文献,纳入包含以下1种或多种药物,包括ALC、α-硫辛酸(ALA)、依帕司他、甲钴胺、胰激肽原酶(口服单药疗法),治疗成人DPN的已发表随机对照试验(RCT)。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为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波幅、神经症状和体征、疼痛等。采用贝叶斯方法(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网状Meta分析,同时估计各个药物疗效的排序概率,计算其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结果最终55项RCT纳入网状Meta分析,包括6473例患者。所有纳入研究均含2个对比组,包括4种治疗药物(ALC、ALA、依帕司他、甲钴胺),其中,涉及ALC的研究为3项(2项对比安慰剂、1项对比甲钴胺)。与甲钴胺相比,ALC可改善正中感觉神经NCV[MD为4.0(95%CI为0.1~7.9)m/s];而在其他神经相关的NCV改善上,尽管从排序结果看,相对于其他常用口服阳性药物,ALC可能在改善正中感觉神经(SUCRA为91.6%)、尺运动神经(SUCRA为69.3%)和尺感觉神经(SUCRA为77.8%)NCV更优;但相对效应值并未发现ALC与其他药物单药治疗有明显差异。结论在DPN治疗中,ALC可能具有改善感觉神经和疼痛的疗效优势,在其他结局上与其他常用口服药物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病变中最为常见的病发病,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寻找最佳的护理途径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科室共收治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计56人。结果在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医护工作者共同努力,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出院,少部分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效果让家属与病人都很满意。结论良好的护理途径对于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100例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治疗后肢体症状改善、患者满意度、神经传导情况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P<0. 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情况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 05)。两组没有发生因治疗措施不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更加明显地改善肢体症状和提高末梢神经的传导功能,无严重不良后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