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6):6-9
目的 探讨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5例择期行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吗啡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A组)、曲马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B组)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曲马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C组),每组25例.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即刻及术后1、3d检测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 A、B组患者术毕即刻及术后1、3d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仅术后1d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毕即刻、术后1d血清E水平和术毕即刻及术后1、3d血清NE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d血清皮质醇、E水平和术后1、3d血清NE水平分别与A、B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毕即刻及术后1、3d的CD4+、CD4+/CD8+均较麻醉前降低(A组:0.266±0.034、0.226±0.029、0.256±0.031比0.313±0.030和1.3±0.3、1.0±0.1、1.1±0.2比1.5±0.2,B组:0.271±0.031、0.242±0.027、0.261±0.030比0.311±0.034和1.3±0.2、1.1±0.1、1.2 ±0.1比1.5±0.1,C组:0.282±0.036、0.276±0.030、0.290±0.028比0.314±0.032和1.4±0.2、1.3±0.1、1.4±0.1比1.5±0.2,P<0.05);C组术后1、3d的CD4+、CD4+/CD8+与A、B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术后单纯吗啡或曲马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曲马多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与免疫抑制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及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肿瘤免疫学研究证实 ,恶性肿瘤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均有程度不同的降低 ,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有直接影响[1] 。其中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的主要方面 ,TH 与TS 细胞是肿瘤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2 ] 。为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肿瘤药物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12 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并对其中 14例病人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病理、穿刺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12 2例 (男 75例 ,女 4…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早期防治、早诊断及早治疗是妇科和肿瘤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宫颈癌的治疗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要根据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期,是否伴有高危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33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和未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变化;并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122例,感染率为36.97%;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占55.74%(68/122)。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和PC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感染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分别为(16.46±2.87)mg/L和(1.03±0.25)ng/ml高于未感染患者。两组治疗后CD_3~+、CD_4~+和CD_4~+/CD_8~+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感染患者CD_3~+、CD_4~+和CD_4~+/CD_8~+分别为(45.16±2.18)、(24.52±2.16)和(0.81±0.12)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122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占59.72%,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54株占37.5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2.78%。结论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存在炎症反应且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
目的研究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等临床指标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为耳鼻喉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成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感染组患者的CRP、IL-8、IL-6、TNF-α分别为(18.73±4.32)mg/L、(33.87±3.28)ng/ml、(30.28±4.32)ng/ml、(5.87±1.38)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8.92±2.18)mg/L、(20.86±3.19)ng/ml、(15.97±2.39)ng/ml、(1.83±0.63)ng/ml;感染组患者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7.83±5.34)%、(39.28±5.43)%、(20.35±6.54)%,低于非感染组的(57.42±7.34)%、(48.34±7.53)%、(38.27±8.01)%;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0.83±1.81)d和(8.81±1.21)d,高于非感染组的(7.18±1.61)d和(5.19±1.0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并发感染可导致耳鼻喉手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和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降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针对耳鼻喉术后感染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在不同分期的恶性肿瘤中分析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64例患者中,其CD3+T、CD4+T细胞水平均有所下降,与I、II期相比,IV期患者的CD3+T细胞水平显著较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后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198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根据患者1年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86例和死亡组112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分析NSCLC放化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预测NSCLC放化疗后预后的价值。结果 2组KPS评分、转移器官数量、TNM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D4+、CD4+/CD8+低于生存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D8+高于生存组(P<0.05)。KPS评分、TNM分期、分化程度、CD4+、CD8+、CD4+/CD8+是影响NSCLC放化疗后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CD4+、CD8+、CD4+ 相似文献
9.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化疗配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探讨综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Ⅱ~Ⅲ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成两组,放疗同步化疗(A组)34例,在放疗同时给予PF方案化疗2~4周期,化疗第一天开始行放射治疗。单纯放疗组(B组)30例,两组放射治疗均用6MV X射线盆腔大野前后对穿体外照射,DT:45~50Gy;并加192IrHDR腔内后装照射,A点DT:20~25Gy。结果 A组和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67%,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1%和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毒性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疗组高于单纯放疗组,尤以造血系统和消化道反应为主,但大部分能耐受。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PF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术前放疗和TP(紫杉醇+顺铂)方案术前化疗对于宫颈癌Ib2期的临床疗效、手术影响、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率、生存率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癌Ib2期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术前放疗,对照组采取TP方案术前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肿块体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的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发生率,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宫颈肿块体积均显著下降(P<0.01),但实验组放疗后肿块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实验组放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病理实验组的浸润转移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放疗优于化疗缩小局部肿瘤,两者均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切除宫旁及阴道旁组织,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前放疗或化疗影响可能本身存在的亚临床微小转移灶的病理诊断,术前的放化疗并不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疗对肺癌及乳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5例肺癌及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化疗前后恶性肿瘤组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百分率升高,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百分率降低,T辅助/T抑制(Th/Ts)比值显著降低;与化疗未缓解组比较,化疗缓解组Ts百分率所占比例下降,而Th细胞百分率及Th/Ts比值上升.结论 肺癌及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缓解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有高危因素病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急性放疗反应。方法 99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病人,其中调强放疗55例,三维适形放疗44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急性放疗反应。结果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比较小肠、直肠、膀胱的受照射剂量均明显减小,p均<0.05;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比较,急慢性毒副反应明显降低;但1、2、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技术使宫颈癌术后病人的靶区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对生存率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医院诊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75.86%,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 (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 相似文献
14.
SARS感染医务人员出院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出院2个月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散射免疫比浊仪检测31例SARS出院2个月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组CD3^-、CD8^ 细胞百分数升高,CD4^-细胞百分数无明显改变,CD4^-/CD8^ 比值和NK细胞百分数下降;IgA水平明显降低,IgG、IgM、C3、C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ARS患者出院2个月后仍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介入化疗 (介化 )联合放疗和单纯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经病理确诊的 19例中晚期宫颈癌 ,采用含 DDP+ CTX为主要化疗药物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髂内动脉后 ,短期内行盆腔内照射 ;另2 6例宫颈癌单纯行介化治疗后不做盆腔内照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介化联合放疗组的近期有效率达 82 .4% ,肿物平均在 16d内消失 ;单纯介化组的近期有效率为 65.4% ,肿物平均 3 3 d才消失。两组的有效率和症状改善率具有明显的差异 (P<0 .0 5)。结论 :用介入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妊娠结局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02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成三组,其中A组34例行RVT(经阴道广泛宫颈切除)、B组32例行ART(经腹广泛宫颈切除)、C组36例行宫颈锥切术。对比三组妊娠结局、复发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复发率(2.78%)低于A组(17.65%)和B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总妊娠率、足月妊娠率、满意率均高于A、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不良妊娠结局率为50.00%,高于A组(23.53%)和C组(13.89%),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能有效控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提升妊娠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宫颈癌(CC)术后化疗患者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状况与其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06-01-2021-05-31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75例CC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DASI、健康行为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其MDASI评分与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关系。结果 275例CC术后化疗患者中,症状发生频率最高为恶心,其次为呕吐、苦恼;日常生活困扰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为人际关系,其次为行走、工作。健康行为依从性总分为(51.29±4.83)分,其中情绪症状群得分为(15.42±3.09)分,病感症状群得分为(28.01±5.73)分,疲乏症状群得分为(13.82±3.95)分,胃肠道症状群得分为(8.44±2.1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病感症状群得分(r=-0.506,P<0.05)、情绪症状群得分(r=-0.427,P<0.05)、胃肠道症状群得分(r=-0.612,P<0.05)、疲乏症状群得分(r=-0.389,P<0.05)均与CC术后化疗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呈负相关。结论 CC术后化疗患者可受到多个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肉类烧烤作业对厨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APAAP桥联酶标法对 5 0名烧烤师及 30名面点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 ,同时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调查者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肉类烧烤师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 、CD4 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8 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4 /CD8 比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1)。肉类烧烤厨师血清IgG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肉类烧烤作业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部分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3例晚期子宫颈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局部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宫颈癌患者,初治失去手术机会的10例,化疗后复发8例,术后放化疗后复发的5例,所有病例均经一侧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方案顺铂/卡铂联合5氟尿嘧啶,两次灌注化疗后开始行局部放疗(DT5000—6000cgy),结果所有患者均可完成治疗,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有效率(CR+PR)78.3%,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胃肠道副反应和Ⅱ—Ⅲ。骨髓抑制给予对症治疗均可恢复正常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病人均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宫颈癌放化疗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早期评估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经手术或宫颈病理活检诊断确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非盆腔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开展磁共振成像(MRI)与DWI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时表现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病理与疗效时的数值差异变化。结果:对照组开展DWI检查显示,T1WI为均匀等信号,T2WI为多层样改变,宫颈管内黏液呈高信号,宫颈黏膜皱襞与子宫肌外层为中等信号,宫颈纤维基质为低信号;宫颈管内膜ADC值为(1.35±0.17)×10-3mm2/s,结合带ADC值为(1.54±0.15)×10-3mm2/s,肌层ADC值为(2.02±0.22)×10-3mm2/s。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T1WI为等信号,T2WI呈均匀或混杂稍高信号影,DWI呈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95±0.13)×10-3mm2/s,与对照组正常宫颈平均ADC相比更低,有统计差异(P<0.05)。宫颈鳞癌的ADC值(0.89±0.12)×10-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