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不同血糖控制情况下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595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7.0%组108例、7.0%≤HbA1c9.0%组164例及HbA1c≥9.0%组32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1名作为对照(NC)组。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明确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关系。结果 HbA1c≥9.0%组non-HDL-C水平高于HbA1c7.0%组、7.0%≤HbA1c9.0%组和NC组[(3.84±1.16)vs(3.32±1.07),(3.59±0.96),(3.21±0.77)mmol/L,P均0.05]。HbA1c≥9.0%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HbA1c7.0%组、7.0%≤HbA1c9.0%组和NC组[(2.43±0.50)vs(2.69±0.46),(2.66±0.45),(2.91±0.44)pg/ml,P均0.05]。T2DM患者non-HDL-C与BMI、FPG和HbA1c呈正相关,与FT3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BMI、HbA1c和FT3是non-HDL-C的影响因素。结论随血糖升高,T2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加重,FT3水平下降;FT3是影响T2DM患者血脂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市委门诊部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分组,HbA1c≥7.0%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HbA1c<7.0%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TG(4.41±0.42)mmol/L、TC(5.29±1.21)mmol/L、LDL-C(3.59±0.64)mmol/L、空腹血糖(8.89±1.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4±0.3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0、7.396、9.728、8.619、31.470,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以及TG、TC、LDL-C等血脂指标成正比(r=0.891、0.764、0.861、0.64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血脂指标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T2DM患者348例(观察组),其中尿MA正常245例、MA升高(异常)103例;健康体检者10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脂、血糖、HbA1c、尿酸和24hM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正常者24h尿MA、TG水平升高,HDL-C降低;与MA正常者比较,MA异常者HbA1c、TC、TG、LDL—C增高,HDL-C、UA异常率增高。结论T2DM患者尿MA排出量与HbA1c水平、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小时动态血糖变化与HbA1C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HbA1c水平将578名T2DM患者分为4个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患者全天血糖。结果组内分析显示,仅在7.5%≤HbA1c〈10.0%组及HbA1c≥10.0%组内HbA1c水平和高血糖曲线下面积、高血糖持续时间、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仅在HbA1c〈6.5%组内HbA1c水平和空腹状态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及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当HbA1c处于不同区间内时,HbA1c水平与高血糖及低皿糖暴露、平均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幅度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何雷  叶仁青  陈宏  蔡德鸿 《山东医药》2010,50(37):28-2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CK-MB/CK)比值的关系.方法 根据HbA1c水平,将95例T2DM患者分为三组,A组HbA1c≤6.4%,B组HbA1c7.0%~7.8%,C组HbA1c≥9.0%;检测并比较三组CK-MB、CK及CK-MB/CK比值.结果 三组比较,CK-MB、CK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CK-MB/CK比值低于A、C组(P<0.05).结论 T2DM患者HbA1c 7.0%~7.8%时CK-MB/CK比值最低,提示将HbA1c控制在7.0%~7.8%时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可能最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0例T2DM患者(T2DM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测量其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内脂素与BMI、WHR、血糖、血脂、HOMA-IR的关系.结果 T2DM组肥胖者(A1组)与非肥胖者(A2组)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1组高于A2组(P<0.05);内脂素水平与BMI、WHR、HbA1c、HOMA-IR、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升高,并与肥胖相关;内脂素可能参与T2DM和肥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289例T2DM合并CAD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两组,A组103例(HbA1c〈7%),B组186例(HbA1c≥7%),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积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糖尿病史、吸烟比例和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高于A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水平也高于A组;从冠脉病变看,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冠脉C型病变,B组显著高于A组,且B组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较高(P〈0.01),HbA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T2DM合并CAD患者HbAlc水平高,其冠脉病变呈现复杂和严重的临床特点。因此,T2DM合并CAD患者应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冠心病的防治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和诺和锐30治疗高龄(80岁以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较差的高龄T2DM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每组60例)。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每日早餐前注射1次来得时加三餐中口服拜唐苹,诺和锐30组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1次,共16周,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的下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TG、TC、LDL-C、HbA1c下降明显,其中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HbA1c从(8.8%±2.0%)下降至(7.1%±1.2%);诺和锐30组HbA1c从(8.9%±2.4%)下降到(7.0%±1.2%);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3.3%vs 13.3%,P<0.01)。结论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和诺和锐30组都具有明显降低FBG、2hPBG、TG、TC、LDL-C、HbA1c的作用,来得时联合拜唐苹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锐30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在该院检测过皮质醇的T2DM患者106例,分为HbA1c≤7%。7%组和HbA1c>7%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8:00)水平的差异以及其与空腹血糖(FBG)、HbA1c、HOMA指数(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bA1c>7%组的血清皮质醇(8:00)、FBG、HbAlc及HOMA-IR水平显著高于HbA1c≤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T2DM患者血清皮质醇(8:00)水平与FBG、HbA1c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血清皮质醇(8:00)水平增高,且皮质醇分泌过高的程度与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可将血浆皮质醇作为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LDLC/HDL-C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海螺医院住院的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26例,HbA1c<6.5%)、血糖控制尚可组(39例,HbA1c 6.5%~7.5%)、血糖控制不良组(73例,HbA1c>7.5%)3组。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计算LDL-C/HDL-C比值、TyG指数。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差异,分析HbA1c与以上血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控制不良组TG、FBG、TyG指数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尚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LDL、TC、LDL-C/HDL-C比值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HDL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析HbA1c与LDL、TG、TC、FBG、TyG指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6~2009年对一组年龄≥60岁老年T2DM患者进行多层面的糖尿病优化管理,分为60岁以前患病(O-DM)组和60岁以后患病(N-DM)组,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3年,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350例,其中O-DM组136例,N-DM组214例。总体HbA1c<6.5%占51.4%,HbA1c<7.0%占76.6%。N-DM组和O-DM组HbA1c<6.5%各占63.1%和33.1%,HbA1c<7.0%各占86.0%和61.8%(P均<0.01)。O-DM组多种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者(82.3%)多于N-DM组(3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OR:1.03,P=0.044,95%CI:1.001~1.068)、降糖治疗方式升级(OR:2.61,P=0.000,95%CI:1.837~3.716)是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通过优化管理可使老年T2DM患者良好控制血糖。N-DM组血糖控制优于O-DM组,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方式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温针灸关元穴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加以温针灸关元穴,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改善情况、血脂水平、体质指数(BMI)、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2 hPG、TC、TG、BMI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关元穴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降低BMI,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T2DM病人血糖变异(GV)情况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的老年T2DM病人共48例,测量FPG、HbA1c及糖化白蛋白(GA)水平,并根据其结果将病人分为HbA1c达标组(HbA1c<6.5%,n=16)及HbA1c未达标组(HbA1c≥6.5%,n=32)。予每位病人佩戴3 d的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CGM),获取GV参数,包括平均血糖(MBG)、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变异系数(CV)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将病人分为MAGE达标组(MAGE<3.9 mmol/L,n=22)及MAGE未达标组(MAGE≥3.9 mmol/L,n=26)。每位病人完善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舒张末容积(EDV)及心输出量(CO)。比较HbA1c达标组与HbA1c未达标组的GV情况。分析MAGE与老年T2DM病人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交互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3至12月江苏省徐州市"三高共管"项目调查中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血压、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HbA1c<7.0%定义为血糖控制良好, 否则为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定义为TC≥6.2 mmol/L, 或TG≥2.3 mmol/L, 或HDL-C<1.0 mmol/L, 或LDL-C≥4.1 mmol/L, 或自报有血脂异常史或近2周内服用降脂药。高血压定义为本次调查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 或自报有高血压病史且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血糖控制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通过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表计算交互作用指标, 包括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I)。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2 48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6例T2DM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测量身高、体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MT〉1mm(伴动脉粥样硬化)者年龄、HbA1c、TC、TG、LDL-C及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IMT≤1mm者,HDL-C水平则反之(P均〈0.05);年龄、HbA1c和舒张压(SBP)与T2DM发生AS密切相关。结论年龄、HbA1c和SBP为T2DM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146例己确诊的T2DM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F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AL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早期DN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N组(P〈0.01),且HbA,c与mALb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结论:HbA1c水平与早期DN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bA1c及mALb对于DN的早期预防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 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各50例:A组给予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CHD患者;B组给予口服1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C组给予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单纯 CHD 患者;D 组给予口服20 mg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CHD T2DM患者。随访两年。结果4组组间及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HbA1c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 B组、D组血糖升高明显(P〈0.05);A组、C组新发糖尿病3例;血糖升高水平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有升高的风险,但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陈允真 《山东医药》2010,50(35):75-76
目的 观察米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49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采用米格列奈和那格列奈治疗16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MDA及HbA1c均明显下降,对照组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餐后2 h MDA均明显下降(P均<0.05);两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用于T2DM患者均可显著降低血糖、HbA1c及抑制氧化应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糖、血脂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在T2DM患者中对其联合检测进行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乐陵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99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血糖血脂检查的99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糖、血脂单一及联合检测在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FPG、2 h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LDL-C、T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G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值经比较,联合检测(0.914)>HDL-C(0.841)>2 hPG(0.811)>FPG(0.808)>TG(0.807)>HbA1c(0.706)。结论 临床上可通过联合检测血糖、血脂的水平诊断T2DM。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发病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线值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其检测结果的个体因素。方法在2009年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地区调查了3219名≥50岁的上海常住居民。对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但调查前未被各级医疗机构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对象,于2011年通过电话开展糖尿病发病率调查,并检测随访应答对象2009年所留血液样本HbA1c。结果基线人群自报糖尿病发病率为8.6%(278/3219)。2938名非糖尿病人中,空腹血糖受损病例为11%(313/2938)。对其中240名留有电话信息的调查对象于2011年开展电话随访,随访应答率为45%(108/240)。15%(16/108)在2年中新诊断为糖尿病。HbA1c≥6.5%的对象中有50%(6/12)发展为糖尿病,而HbA1c<6.5%的对象中仅有14%(10/72)(OR=6.4,95%CI:1.45~29.06)。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bA1c水平和三酰甘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76,P=0.026)。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基线HbA1c≥6.5%和新发糖尿病显著相关。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应要求检测HbA1c以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