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现状,分析高度近视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北京市初中生高度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 442名学生参与调查,最终纳入学生1 405名。学生平均年龄为(12.69±0.768)岁,男生777人(55.30%),女生628人(44.70%)。学生高度近视患病率为6.48%,其中男生高度近视率为5.92%,女生高度近视率为7.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相比,父母一方近视(OR=2.253,95%CI=1.313~3.864)及父母双方近视(OR=5.389, 95%CI=3.033~9.574)的学生更容易患高度近视;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h学生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是每周户外活动时间≥9.92 h学生的2.242倍(OR=2.242, 95%CI=1.208~4.162)。结论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高度近视率较高,父母近视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增加工作日户外活动时间是高度近视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09-2011年初、高中新生的营养和血压情况,旨在为科学地进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研究抽取北京市西城区6所中学2009-2011年入学的初、高一新生5 607名,进行身体体质、血压情况进行分析。体检结果显示,总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4.83%~19.95%和11.46%~18.83%之间。初、高中一年级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生,高一女生的肥胖率低于初一女生(P<0.01或0.05)。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率在29.66%~37.65%、6.82%~14.92%之间,初、高一男生的较低体重率与女生相近,而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在13.27%~29.30%之间,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收缩压/舒张压男生高于女生,随年龄、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增加。青少年的肥胖已成为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健康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为从父母因素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749名7~ 15岁学生.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749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 (491/749),母亲为33.6% (252/749).父母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 CI=2.41 ~6.48)、3.11倍(95% CI=1.97 ~4.93)和2.74倍(95% CI=1.45~5.18).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女生父母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子女性别差异;仅父亲超重肥胖对于男生的影响大于母亲,应作为今后儿童肥胖防控的重点方面.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不同性别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初一到高三学生5718名,匿名填写问卷,有效问卷5660份.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校园躯体暴力的报告率为14.3%,男生高于女生(男生25.2%、女生5.1%).无论男女生,学校亲密度差是校园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男生OR=1.060、女生OR=1.065);父亲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653)、重组/单亲家庭(OR=1.834)、低年级(初一OR=5.291、高二OR=1.526)、学习成绩较差(OR=1.470)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较好(OR=0.546)、同伴关系较好(OR=0.618)、与父亲沟通容易(OR=0.756)是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与母亲沟通容易(OR=0.358)是女生躯体暴力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校园躯体暴力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性别有关,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从个人、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校园躯体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杭州市部分城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21年杭州市两个城区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946名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9%;女生近视患病率(64.3%)高于男生(52.8%),高中学生近视患病率(83.8%)高于小学(47.2%)和初中(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高年级学段、父亲或母亲近视、线上教育时每日使用电子产品上课时间为2~4 h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杭州市部分城区中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仍然处于高位,应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重点人群为女性、高年级学段和父母存在近视的学生,注意对不良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使用电子产品等引起近视的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9~18岁儿童青少年校外用眼情况对近视发生风险的影响,为中小学生近视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嘉定区随机选取6所学校的1 660名9~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及电脑验光仪收集学生视力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外用眼情况对学生近视的影响。结果:1 660名9~18岁儿童青少年中检出近视学生1 195人,总的近视率为71.9%。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中度、高度近视学生的比例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78,P<0.05);女生近视率为75.8%,高于男生(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近视的发生风险是男生的1.410倍;初中、高中学生近视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小学4~5年级学生的4.608倍和9.161倍。父母单方近视(OR=3.428)或双方都近视(OR=5.571),每天放学后做作业/读写时长<1 h (OR=12.5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初中生近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09/2018-05采用多级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初中一年级学生1 405人,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初一年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68.8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一方近视(OR=1.879)、父母双方近视(OR=3.245)、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距离<1尺(OR=1.310)、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30 min且≤60 min(OR=1.544)、近距离用眼主动休息频率>60 min(OR=1.527)、无法保证每天做眼保健操(OR=1.633)、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且<6.67小时(OR=1.740)、每周户外活动时间<4.17 h(OR=5.070)是北京市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初中学生患近视与遗传因素及用眼行为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后期改善学生视觉健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省4市5~12年级中小学生1 909名,填写《视疲劳症状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结果 中小学生视疲劳发生率为34.5%,男生为32.3%、女生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P=0.045);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生在高中阶段发生视疲劳风险是小学5~6年级的1.310倍;近视发生视疲劳风险是视力正常的1.550倍;肥胖学生发生视疲劳风险是正常体质指数学生的1.827倍;小运动量发生视疲劳风险是大运动量的1.425倍。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其中运动量不足是视疲劳的危险因素,应增加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并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抽取2008年北京市9个区县1年级到6年级的小学生3852名,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电脑验光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患近视的风险比女生低(OR=0.79,95%CI:0.68-0.90),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患近视的风险比父母都近视的学生低(OR=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学生体力活动的情况,探讨中学生超重肥胖相关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9所中学59个班级1 930名在校生使用"北京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7 d中,有74.8%和59.1%中学生分别参加体育锻炼和中等强度运动;平均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超过2 h的报告率分别为24.9%,11.9%和31.9%。参加体育锻炼、中等强度运动、玩电子游戏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职高学生、自感学习成绩差的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较低,静态行为报告率较高。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类型为核心或大家庭中学生运动行为报告率越高,静态行为报告率越低。男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女生的3.207倍;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 h的中学生患超重肥胖的危险是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足1 h中学生的1.755倍。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健康理念,引导科学运动,控制看电视、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可以减少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父母文化程度在学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全州县18所城乡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低于父亲;学生的KAP分数在父母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低年龄学生受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比高年龄学生大、女生比男生大;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大于父亲。结论不断提高父母受教育程度、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形成及保障学生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口腔3个专业所有民族班学生682名,进行视力检查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率为41.20%,男生(33.55%)和女生近视率(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近视的因素分别为父母视力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和睡眠时间。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近视与遗传、性别、睡眠情况、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了解深圳市高一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并分析近视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学生近视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7所高中全部高一年级学生共5 44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 443名高中生中,有4 115人为近视患者,近视率达75.6%.其中女生近视率(79.9%)高于男生(70.8%)(x2=61.456,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有一方近视、父母双方都近视、中学生近视发生风险行为、父母不近视中学生的1.73倍(OR=1.73,95%CI=1.49~ 2.02)和3.20倍(OR=3.20,95%CI=2.46~ 4.17);女生近视风险是男生的1.32倍(OR=1.32,95%CI=1.14~1.52);近距离读写、看电视、看计算机和长时间持续读写是近视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8(95%CI=1.24~1.53),1.29(95%CI=1.16~1.44),1.17(95%CI=1.04~1.30)和1.12(95%CI=1.01~ 1.22),持续用眼40 min后远眺休息眼睛是近视的保护因素(OR=0.78,95%CI=0.71~0.86).结论 深圳市高一学生近视率较高;父母近视对孩子近视影响大,近距离、长时间持续用眼行为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好的用眼行为习惯则是近视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泰安市初中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泰安市2所中学的1 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 ⑴泰安市初中生总近视率为64.21%,女生近视率(71.82%)高于男生(57.31%),高年级的近视率高于低年级:初四近视率为80.27%,初三近视率为68.42%,初二近视率为64.21%,初一的近视率为51%。⑵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台灯或者看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关掉大灯(OR=1.685),写字时完全没有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OR=1.158),长时间用眼过后不进行远眺或者眼保健操等护眼活动(OR=1.365), 父亲近视(OR=2.188), 母亲近视(OR=2.553)等对近视发生都是危险因素。结论 初中生近视率较高,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使用台灯或者看电视、手机、电脑时关掉大灯,写字时的握笔姿势,长时间用眼过后不进行护眼运动,父母近视等对初中生近视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针对与初中生近视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初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生生殖健康知识及性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某中学初一、初二学生212名,用自编初中生生殖健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初潮/首次遗精之前,女生相对于男生、初一相对于初二月经/遗精知识知晓状况较好;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差、每周上网时间越长,初中生谈恋爱的可能性越大。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初中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降低;父母分居/离异是孩子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中生生殖健康状况应得到重视,其知识、态度和行为受个人、家庭、网络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底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所小学2 241名8~9岁小学生,对其进行屈光检查、体格测量及有父母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1 206/2 241),其中男生近视检出率为52.3%,女生5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频数多(OR=0.879,95% CI:0.798~0.968,P=0.009)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学习日平均每天上课外辅导班时间长(OR=1.408,95% CI:1.142~1.736,P=0.001)、父亲近视(OR=1.464,95% CI:1.204~1.78,P<0.001)、母亲近视(OR=1.667,95% CI:1.365~2.035,P<0.001)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分析父母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的影响并探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过长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城市中学、城市小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各抽取4所学校,对抽中学校的学生及家长各2 183人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视屏时间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因素对学生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结果 中小学生视屏时间过长报告率为10.4%,男生(11.9%)高于女生(8.9%).父亲一周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总时间>180 min、工作日和一周日均视屏时间>120 min,其孩子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0.64,1.88和1.91倍.母亲工作日、休息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120 min,其孩子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1.87,1.52和1.76倍,父亲工作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对男生和女生均有影响,母亲工作日、休息日及一周日均视屏时间对女生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 父母日常视屏时间对子女的视屏时间有较强的影响,在制定儿童青少年视屏行为防控措施时应考虑父母视屏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父亲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父亲依恋问卷对重庆市371名大学生进行父亲依恋水平的调查。结果当前大学生的父亲依恋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中值3;女生在依赖、支持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在独立维度上得分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父母生活和与父亲生活学生在依赖、沟通上的得分高于与母亲生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父母一起生活学生的沟通得分高于单亲家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的独立、牵挂得分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贫困学生的依赖、沟通、支持得分高于贫困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间在各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父亲依恋的程度较高;男生更独立,而女生更依赖父亲;家庭结构对父亲依恋有重要影响;农村大学生更独立,更牵挂父亲;非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父亲依恋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类型、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等3项家庭因素与学生赌博行为的可能关联,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整群抽取17 251名13~22岁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赌博行为报告率的差异上,6类家庭男生无统计学意义(χ2=7.411,P=0.116),女生却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4,P=0.008),重组家庭、其他家庭的女生较高;母亲文化程度5个水平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5,P=0.910),男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2.927,P=0.000),母亲文化程度低的男生报告率较高;12类父亲职业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15,P=0.010),女生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6,P=0.001),男生报告率较低的是父亲为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女生报告率较高的是父亲为城市务工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结论学生赌博行为方面,家庭类型对女生影响明显,母亲文化程度对男生的影响明显,父亲职业对男、女生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新生成瘾行为(吸烟、饮酒、赌博)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在某高校整群随机抽取1 281名新生,使用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酒精滥用障碍识别量表(AUDIT)、赌博成瘾筛查量表(SOGS)等进行问卷测量.结果 大学新生吸烟报告率为5.9%,吸烟成瘾率为0.2%;饮酒报告率为19.5%,饮酒成瘾报告率为12.6%;赌博报告率为37.6%,赌博成瘾报告率为7.7%.男生涉及不同成瘾行为的比例及严重程度高于女生(P值均<0.01),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是否涉及成瘾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父亲吸烟是大学新生吸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13,1.81,P值均<0.05),男性、父亲饮酒是新生饮酒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5,2.01,P值均<0.01),男性、父亲赌博、母亲赌博是新生赌博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9,2.23,8.47,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男生是不同成瘾行为的易感群体,父母尤其是父亲的不良习惯是大学新生不同成瘾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