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无偿献血的工作中,献血者有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献血行为。因此,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献血者树立正确的献血观念。对无偿献血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优质的采血服务,发展低危无偿献血者。不断建立和扩大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保证血液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就心理咨询技能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体会作简单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偿献血中,献血者产生不良反应,是影响公民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健康适龄公民对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常识了解甚少,甚至认为献血会伤元气,损害身体等.因此,提及无偿献血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及紧张的心理反应,这样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特别是首次献血时,容易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正确处理,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保护献血者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和减轻献血者心理反应而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对献血者健康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对无偿献血者精神方面的预防与护理、医务人员对献血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和采血环境对献血反应的护理三个侧面的干预,观察献血者心理变化。结果:患者对献血的信心显著增加,对献血不再产生恐惧心理。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运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物、护理知识、心理知识,服务与献血者,不仅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也使无偿献血工作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使无偿献血队伍稳定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惠州自愿无偿献血人员现状,通过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采集的血液充足、安全。方法应用社会关系学、心理学、营销理论、血液生理学等知识,通过与每位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解释及心理护理,做好献血后续服务,探讨一套招募程序和方法,使初次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结果《献血法》颁布初期,以指令性计划献血为主,国家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医务人员成为献血的主力军。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私营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员,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献血群,是取消计划献血后的无偿献血主力军,固定无偿献血者每年以5~6%速度递增。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理解无偿献血的深远意义;对无偿献血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积极提供优质的采血服务;努力改善采供血机构条件,切实加强血站全面建设及管理;不断建立和扩大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发展低危无偿献血者,对保证血液安全和无偿献血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街头无偿献血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提高献血服务水平的工作模式。方法:对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5个街头献血屋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在与献血者、医务工作者分别询问沟通的基础上,一起进行深入的讨论。结果:我国已实现了医疗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历史性转变,街头献血屋已成为主要的采血场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持续发展,血液需求量逐年增加,需要越来越多的健康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论:献血服务工作必须执行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在服务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献血者知情同意的权利,必须履行献血前的告知义务,让献血者清楚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自我保护的意义及现代采血技术的安全性、献血适宜性等有关知识。其次,在献血前、中、后,用耐心细致的语言与献血者进行全程动态交流,让献血者满意,并鼓励他们成为固定的低危献血者。  相似文献   

6.
<正>1招募目的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建立自愿低危固定长效无偿献血队伍。招募足够的稀有血型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应。2招募范围适用于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的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献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在献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75-276
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使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献血法》实施以来,本市无偿献血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在采血过程中发现,因精神因素、空腹献血、过度疲劳、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均  相似文献   

8.
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至关重要 ,一个自身素养与心理素质好的护士 ,可给献血者以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献血的全过程中能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 ,从而达到安全、顺利采血的目的。1无偿献血中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养1 .1应忠诚护理事业 ,热爱本职业工作。随着公民无偿献血法的颁布实施 ,越来越多的公民踊跃献血 ,因此我们要竭尽全力地支持 ,耐心细致地宣讲无偿献血法的法律法规及血液的生理知识。做到急献血者所急 ,想为献血者所想。1 .2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无偿献血者服务 ,既要细心 ,又要耐心 ,同时要具备爱心。无偿献血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对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实施单一、局限、泛化宣传教育时参加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1157名设为对照组.自2009年运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规范的健康教育程序后的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献血者2216名设为实验组。对两组献血者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献血反应发生率、愿意再次献血人数、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自愿献血人数、愿意再次献血人数、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血液初复检不合格人数等统计,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Х^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献血者健康教育,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使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固定的献血者,增加一次献血300~400ml人数,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提高无偿献血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无偿献血者特别是第一次参加献血的献血者,当他们对献血知识和献血过程不了解时,献血前一般会感到心理紧张和恐惧,献血者的这些心理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就有可能发生献血反应。本文试从云浮地区2009年的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样调查共1100人分析他们参与无偿献血的心理,把无偿献血者分成积极型、被动型和保险型几种主要参与人群,分析这几类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时的心理因素,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作出适当的护理措施,并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保护献血者,同时激发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激情,从而推动无偿献血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集中献血是我站血液来源的重要部分,虽然近几年随着无偿献血的大力宣传,无偿献血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绝大多数无偿献血者都能耐受献血,但仍有少数初次献血者因其生理及心理因素不同而发生献血反应,这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现状,发现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进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分析丹东市2011年~2015年的无偿献血情况,围绕献血趋势、献血量、二次献血比例、献血人群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展开分析。结果丹东市无偿献血呈逐年上升趋势;400 mL比例较高,5年平均达到82.7%;二次献血人数比例稳定,均保持在50%以上。献血人群中干部献血比例低,献血主力为中低教育程度者。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干部为重点宣教人群,农民是重点壮大人群,合理调整献血者队伍结构,保证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知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公民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及献血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已经成为采血者不可忽视的新课题,面对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基础的献血者,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采血穿刺技术,和崇高的思想品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用心理学知识,给予献血者特定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以最佳状态献血,以保证整个献血过程安全、愉快、轻松。  相似文献   

14.
杨秋华 《江西医药》2014,(12):1581-1583
目的:根据全省血液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江西省各地区无偿献血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为提升采供血服务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对2009-2013年江西省10个地区11个血站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总献血人次增长14.2%。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献血者年龄、频次、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30岁以上献血者占总献血人次的比率增长16.4%,献血2次及以上再次献血者增长5.41%。ALT、HBsAg、抗-HCV、抗-HIV、TP的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1.72%、1.05%、0.26%、0.11%、0.59%。结论应创新宣传模式和工作方法,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提升无偿献血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献血者的保留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教和征询工作,避免影响检测的因素,降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河池市无偿献血情况,了解其规律,指导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为献血招募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河池市2013年~2018年献不同献血量的初次、重复献血人次及其血液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3年~2018年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8%,初次献血总不合格率为5.3%、重复献血总不合格率为2.0%,二者比较χ2为1064.75(P <0.05);2013年~2018年200、300、400 mL初次献血检测不合格合计、重复献血检测不合格合计、总检测不合格合计的χ2分别为192.43、23.05、25.97,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2018年血液检测不合格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2018年,献200 mL率逐年显著下降,献300 mL、400 mL率逐年上升,初次、重复献血人群献400、300、200 mL比例分别为0.8∶1∶0.2、2.6∶1∶0.1,前者以300 mL为主而后者以400 mL为主;河池市近6年无偿献血人次总体变化不大,略呈下滑趋势。重复献血人次合计占总献血人次的46.1%,低于初次献血人次53.9%的比列,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为低危献血人群,采供血机构应加大固定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不同献血量的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支持认为选择高血量献血的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而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应该相对较低的观点;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市民越来越接受高血量献血;重复献血者较初次献血者更能接受高血量献血;政府应出台各种献血者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适龄公民积极献血,血站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献血者及其亲属的优先用血权,鼓励更多献血者再次献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如何做好献血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向献血者提供正确的咨询和高标准的护理 ,对献血者的保留和建立一支“低危献血者”无偿献血队伍 ,保证安全而充足的血液供应 ,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们近几年来在无偿献血中的一点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献血前当献血前来咨询或准备献血时 ,由专业人员热情的接待 ,此过程中做到既热情又大方 ,非常灵巧地向献血者提供正确的解释。特别是那些首次来献血的献血者 ,又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或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 ,有些人认为献血能传染上疾病 ,献血会上瘾 ,献血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无偿献血的70298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献血前、采血过程中、献血后及献血反应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结果70298献血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22例,发生率为0.17%(122/70298),随机选择100例献血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99.00%(99/100);92例表示愿意再次献血(95.00%,95/100)。结论无偿献血过程中心理护理消除献血者心理障碍,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的献血,降低因紧张诱发的献血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霄楠 《哈尔滨医药》2012,32(4):286-286
我国采取无偿献血制度以后,经济和责任等不再成为献血的促进手段,而献血者个人的心理反应就成为影响献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与理解,对于采血机构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献血者本身献血后的被认同等都成为献血者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献血者心理的影响因素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无偿献血的群体构成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中专院校学生、现役军人、外来务工人员、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员工、城市居民、国家干部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献血群体,是西藏地区取缔有偿献血直接进入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为全面分析和研究这些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基础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要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发展壮大无偿献血队伍,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归纳分析,仅供同道参考。1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分析1·1真诚奉献型此部分人参加无偿献血是为了对社会尽责任,对他人有所帮助、不计较报酬和远…  相似文献   

20.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无偿献血广泛宣传 ,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不断提高 ,无偿献血人数急骤增加 ,但献血时出现的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对献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有损献血者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 ,防治献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将有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1献血不良反应1 1局部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