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杞丹强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杞丹强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第4周、12周、24周、48周后分别观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以及 HBV - DNA 转阴率、HBeAg 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2周 ALT 复常率优于对照组(P ﹤0.05),但在治疗第12周、24周、48周,2组 ALT 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第4周、12周、24周、48周的 HBV - DNA 阴转率和 HBeAg 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杞丹强肝方联合恩替卡韦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有一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 4例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 4 5岁。根据 1 999年《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指导意见》选择治疗对象。1血清学检查为 HBs Ag、HBe Ag、HBc Ab均为阳性 ;2 HBV- DNA阳性 ;3AL T升高 ;4无明显黄疸 ,肝功能代偿良好。并按中医辨证属“胁痛”范畴。1 .1 中药加拉米夫定组 (简称治疗组 ) :共 2 4例 ,其中男性1 5例 ,女性 9例 ;属肝胆湿热型 1 4例 ,属肝郁脾虚型 6例 ,属肝阴不足型 2例 ,属瘀血停滞型 2例。1 .2 单独用拉米夫定组 (简称对照组 ) :共 1 5例 ,其…  相似文献   

3.
宋运田 《河南中医》2010,30(7):671-6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肝胆湿热型)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l静滴,1次/d,1月后序贯甘利欣胶囊口服,3次/d;PCRHBV-DNA〉1.0E+05IU/ml者,给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次/d,1月后序贯苦参素胶囊0.2g,3次/d,口服。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利解毒方,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90.0%,P〈0.05。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利解毒汤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改善症状,降低病毒载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2000年1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OME)中医学称为“耳胀”、“耳闭”,是以耳内闷胀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又因其病因复杂,极易复发,迁延难愈,而成为耳鼻喉科的疑难病症,故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从辨证的角度出发,综合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采用自拟清热利湿通窍汤配合西医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经辨证为肝胆湿热型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治疗,治疗组加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肝炎有效,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0例急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对照组为优的远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4例黄崇军,黄卫仁,程荷莲1991~1993年,我们用中药配以西医保肝及支持疗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34例,获效佳。临床资料68例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90年全国(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CAH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1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机复杂,疗效缓慢,迁延难愈,危害极大,为临床疑难之症.长期医疗攻关实践中,对1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单纯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比较、研究分析,证明在临床上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采用中医乙肝汤,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除湿为主,西医护肝、抗病毒、调节免疫、降酶退黄等为辅的结合治疗方法,疗效颇佳,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康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1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阿德福韦酯胶囊,1粒/次,1次/d,饭后服用。配合护肝治疗,加用增强免疫力药。治疗组48例肝康颗粒,1袋/次,2次/d,饭后服用。观测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开始第10d、第4周,以后随病情改善,每3~6个月检测。病毒学标志:HBV DNA和HBeAg、抗-HBe,治疗开始后第3个月,以后每3个月检测。血常规。7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随访9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3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8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3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7.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病毒学标志检测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康颗粒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相当,但肝功能恢复更快、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选235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其临床征象辩证为肝郁脾虚(74例)、湿热中阻(80例)、脾肾阳虚(20例)、肝肾阴虚(25例)以及瘀血阻络(36例)5组,比较5种证型肝功能(ALT、AST、ALT/AST、TBIL、DBIL)等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湿热中阻、肝郁脾虚两型中ALT(235.77±113.31、197.34±83.39)μ/L、AST(184.53±73.85、135.61±62.17)μ/L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5);湿热中阻型患者TBIL(45.77±43.31)μmol/L、DBIL(34.53±33.85)μmol/L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证型TBIL、DBIL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其患者部分肝功能指标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解毒利湿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抗病毒、护肝等治疗。治疗组40例解毒利湿方(红景天、绵茵陈、半枝莲各20g,桑葚、荷叶、田基黄各15g,黄连、清半夏、柴胡各12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ALT、AST、ALP、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ALT、AST、ALP指标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利湿方联合西药在治疗肝胆湿热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湛韬  戴娇  陈泽奇  戴幸平 《中医杂志》2011,52(8):674-678
目的通过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予中药清肝利湿汤加拉米夫定片,对照组41例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加拉米夫定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各单独症状指标和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病毒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值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各单独症状和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和ALT水平均出现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2、3、4周时的整体症状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治疗第3周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继续拉米夫定治疗12周时试验组HBV DNA定量改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利湿汤对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在症状、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方面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胆湿热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取证病结合,方证对应的方法对肝胆湿热证进行多指标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肝胆湿热证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炎症、缺血较重,脂质过氧化病理产物自由基释放增加,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2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 对2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从而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肝组织炎症:肝郁脾虚型主要为G1、G2;湿热中阻型主要为G2;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主要为G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G4。(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主要为S1和S2;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主要为S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S3和S4。(3)肝组织病理程度:瘀血证以G3~G4、S3~S4为主,非瘀血证以G1~G2、S1~S2为主。结论 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瘀血证、非瘀血证与肝组织病理关系最为密切。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至虚,由气及血,瘀血阻络是其最终的病理转归。治疗中要注重活血化瘀,并结合三期分治。  相似文献   

17.
赵红兵 《河南中医》2010,30(9):870-87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湿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近十年来文献研究成果,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内在关系。结果:与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的检测指标涉及生化、免疫、内分泌、微循环、血液流变、病理等多个方面,40余项相关指标。结论:现代医学检测指标能客观地反映脏器的功能和病理过程,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某些客观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对近几年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综合介绍了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和其他疗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了解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舌诊客观化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使用中医智能舌象仪搜集临床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候指标的变化,提供客观化舌诊数据。发现治疗前后舌边齿痕面积及数量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型。在中医舌诊客观化诊疗疾病方面做初步试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