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国内外AIDS(艾滋病)专科护士认证、培训以及核心知识体系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进行综述。提出我国AIDS专科护士认证处于起步阶段,AIDS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应根据国内艾滋病流行特点、临床护士实际情况、病人的实际需求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核心知识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方法拟定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内容,通过Delphi法对艾滋病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4个领域20名专家进行函询,确定体系结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核心知识体系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患者临床管理、艾滋病患者的症状管理、艾滋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护理、HIV感染的婴儿和儿童的临床管理/症状管理/心理护理、感染者/患者及照护者的心理社会支持、特殊人群的关注、艾滋病护理管理、附录9个一级指标,共92个二级指标。结论运用Delphi法确定的培训内容体系能为开展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从专科护士、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等方面入手,具体介绍了国内外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以促进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急诊科护士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安排为1个月集中理论学习,3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应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比较培训前后护士问卷得分情况,追踪培训返岗后1年专科护士角色更改和发表论文、参与科研情况。结果培训后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返岗1年后晋升责任组长64人、护士长38人,累计发表论文65篇,成功申请课题32项。结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助产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选择2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通过2轮的函询,根据结果筛选体系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根据专家函询意见,形成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7%和94.4%,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7;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一级指标0.530,二级指标0.445,三级指标0.574(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科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以作为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及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文 《天津护理》2013,21(3):272-273
近年来,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引起全球护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美、英等西方国家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已趋成熟,我国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护士核心能力是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是护士知识、技能和特质的综合反映,是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构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170名,对其进行一般情况以及既往培训和培训需求情况的相关调查;于培训前后对170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并对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急诊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需求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救仪器和设备、急救技能、协调组织与应急以及教育与培训;在护理岗位工作年限不同对核心能力的知晓情况不尽相同,工作年限>5年者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护理年限≤5年者,其中急救仪器和设备以及急救技能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明显;经过培训,170名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培训前,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 构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是切实可行而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徐雪莲  陈婷  蒋琰  景峰 《上海护理》2023,23(3):40-45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为进一步构建急诊专科护士延续性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7月2-9日,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表对上海市63所医院的1 097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上海市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得分为(240.49±31.84)分,条目均分为(4.45±0.16)分;6个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态度、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等级、本人目前职务、最终学历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编制、性别、年龄、急诊工作年限、获得急诊急救护理适任证书的年限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急诊专科护士总体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好,管理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相对较薄弱。护理管理者应在制订延续培训方案中加强管理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的建设,并建立急诊专科护士电子档案,纳入个人继续教育培训信息,以进一步完善急诊专科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方法 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编制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初稿,采用Delphi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和0.88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57~0.417,各指标变异系数在0.000~0.170之间。所构建培训体系包括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养方式与评价3个维度,共89个指标。结论 构建的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邵燕  孙志琴  丁彩艳 《全科护理》2020,18(10):1183-1185
综述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发展、培养模式、资格认证和使用情况,比较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差异。指出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加强国内专科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构建规范的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资格考核认证系统。对专科护士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方面形成完善体系和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我国湖南、辽宁、山西、贵州等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9名肿瘤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确立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6个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熟悉程度系数0.88,判断依据系数0.89;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29、0.213、0.211。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信度高,可以为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及内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确立设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9个组成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培训机构作为自评的依据、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培训效果的工具,对加强ICU专科护士队伍建设、确保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医疗队伍素质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急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统计计算确定了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确立了4个—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对规范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合理地评价急诊护士专科培训的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美英  吴红娟  陈雪峰  方英   《护理与康复》2017,16(2):119-123
目的了解跨院联合基地培训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肿瘤专科护士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估表》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自评,其科室同事(护士、医生)、护理管理者(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他评。结果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综合得分(71.00±10.66)分,处于较高水平;在核心能力的6个维度中提供咨询的能力得分最高,科研信息能力得分最低。医院等级、参与多学科团队、直属领导、继续学历教育等因素影响肿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结论基地培训的肿瘤专科护士能力符合临床肿瘤护理需求,科研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专科平台和团队工作模式有助于核心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AIMS: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that aimed to determine Nigerian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overall level of comfort in giving nursing care to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and identify the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nurses' attitudes and how comfortable they are giving nursing care to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BACKGROUND: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sub-Saharan African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feeling of comfort in providing care to patients living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eventy-seven nurses in two teaching hospitals and two general hospitals in Nigeria were surveyed in 2003.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had two parts. Part I elicit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on previous encounter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and Part II consisted of three subscales assessing knowledge, attitude and level of comfort administering certain nursing procedures to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RESULTS: Respondents demonstrated low levels of knowledge and poor attitudes towards people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ttitudes appeare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nurse's speciality, rank, prior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with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The responding nurses showed low levels of comfort in giving care to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Nigerian nurses will hesitate to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that there is potential for avoidance behaviour towards them. Periodic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enhancement to include clinical clerkship, structured experience, guided discussion on ethical scenarios and attitude exploration are suggested in order to achieve and maintain adequate knowledg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University-based professional and postprofessional nursing education, which could enhance acquisition of a broad knowledge base, therefore represents the futur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7.
抗-HIV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试剂对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试剂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抗-HIV分析,呈反应性血浆标本采用免疫学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分析。结果ELISA再次检测抗-HIV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证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初次检测和再次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试剂检测抗-HIV对于保证血液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