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闫磊  何再安  刘焱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85-2586
综述了大孔树脂的性质及其分类、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研究、中成药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为今后利用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和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影响其吸附及解吸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阐述了其在中药复方分析中的独特优势及重要作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对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成分精制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胡军  周跃华 《中成药》2002,24(2):127-130
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用于中药成分精制纯化的研究进展概况,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提取纯化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对近10年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其中包括中药单、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中药有害杂质的脱除、树脂中有机残留的控制、孔树脂再生等;并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进行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皂苷、黄酮、生物碱等成分的富集上,近年来用于重金属杂质和农药残留物脱除.根据中药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开发研制高选择性的树脂,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效率,快捷、省时、低成本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选用2009~2011年的参考文献31篇,占总参考文献62%,以期为大孔树脂技术的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中药复方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吸附纯化的特性。 方法:以一个含有生物碱、蒽醌、皂苷等由黄连、大黄、知母等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为样品,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吸附纯化工艺和特性研究。 结果:定性、定量研究证实,混煎复方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或部位经过优化的工艺吸附纯化后,均可大部分保留。 结论:若纯化工艺条件得当,同一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吸附纯化不同母核结构的复方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孔吸附树脂在药学领域(特别是天然药物精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从提取液、树脂、洗脱等三方面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表明对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可以通过吸附量、解吸率、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指标综合评价,以寻求最佳工艺条件,取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对单味中药提取液中的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等有效成分有良好分离纯化效果,但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理化性质差别大,而大孔树脂对不同成分选择性吸附不同,很难用一种树脂对所有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联用技术或大孔吸附树脂与其他方法联用对中药复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减小服用剂量和降低制剂的吸潮性,对提高制剂稳定性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在中药复方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或有效成分(群)纯化分离的优势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新工艺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颖 《中医药学刊》2003,21(2):315-316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应用于中药生产既可除去大量杂质,又可使有效成分富集,同时完成除杂和浓缩两道工序,所以能缩小剂量,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应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还可以减少产品的吸潮性,缩短生产周期,去除重金属污染等。基于上述优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作为一项新工艺必将在中药生产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米靖宇  宋纯清 《中成药》2001,23(12):914-917
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为了更好地选择和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其具有的分离特性和在中草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比较了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动力学过程;筛选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AB-8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中药地龙中蚓纤维蛋白溶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提取中药地龙中蚓纤维蛋白溶酶,通过对6种树脂的吸附容量,吸附平衡时间,洗脱液等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出了D4020和D3520两种分离效果较好的树脂。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国忠  张军 《河南中医》2016,(11):1871-1873
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比较,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中医诊断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诊断,而西医诊断是在解剖、生理、生化等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实验诊断,客观性、科学性、专指性强。西医诊断重视疾病对人体局部的器质性改变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像的异常,却忽视社会、环境、自然、气候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治疗不注意改变人体整体的病理功能状态。中医诊断要借鉴西医的系统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把现代检验技术、影像学检查等纳入到中医诊断中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中医诊断要与西医诊断结合,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适当地统一中西医诊断的病名,增加中西医工作者之间的理解,避免误解,有利于辨证论治和治疗。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和谐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6种中药提取物中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和二乙烯苯共8种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的方法。方法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顶空进样方式,柱温:起始温度为6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保持16 min,以每分钟20℃的升温速率升至200℃,保持2 min。结果8种成分分离良好,均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正己烷1.386~46.2μg(r=0.997 5),苯0.474 9~15.83μg(r=0.999 6),甲苯1.488~49.6μg(r=0.999 3),对二甲苯1.477 8~49.26μg(r=0.999 1),邻二甲苯1.818 3~60.61μg(r=0.999 0),苯乙烯1.547 4~51.58μg(r=0.999 5),1,2-二乙基苯1.6206~54.02μg(r=0.998 1)和二乙烯苯1.377 35~45.912μg(r=0.999 6),最低检测限依次为0.21,0.07,0.22,0.22,0.27,0.23,0.24,0.24μg;6种中药提取物回收率测定结果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不同中药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非随机研究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医学领域中非随机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连贯性、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自身特点,临床复杂干预的实际需求等方面强调了非随机研究的重要性;提出非随机研究实施和评价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特征的全面设计,尤其是研究对象、施加因素、效应指标等方面特殊性的详细描述;另一方面是偏倚控制措施、效果评估及其对结论推导等的影响。同时本文对提高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非随机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