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是肺血管和肺实质发生病变的主要表观,是由于肺大小动脉、肺微血管和肺静脉受损害而引起的临床常见病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术中经过体外循环后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更加严重,使其术后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对12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术后进行了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儿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离呼吸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7月对1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经过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24):45-46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儿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离呼吸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7月对1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经过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肺血管的病变 ,易发生肺功能衰竭和右心排出受限 ,如不及时处理 ,可直接危及生命。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肺血管阻力和肺血容量 ,即P =RV(P =肺动脉压 ,R =阻力 ,V =肺血容量 )。一般认为 ,健康人静息时 ,肺动脉收缩压 (2 2± 4 )mmHg ,舒张压(12± 3)mmHg ,平均压 10~ 8mmHg ,如收缩压 >30mmHg或平均压 >2 0mmHg者为肺动脉高压。正常肺血管总阻力为 0 0 2~ 0 .0 3N ,如 >0 .0 3N即说明阻力增加。重度肺动脉高压时收缩压 >70mmHg ,阻力 >0 .0 8N[1] 。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心脏病患者在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6.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手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6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者(平均肺动脉收缩压≥100mmHg)132例。术后护理主要为:给予充足的氧气及定时翻身、拍背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的浓度、呼吸比值相应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同时使用扩张肺血管,降低肺高压的药物;预防肺高压危象及肺部并发症。结果1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共5例,其中3例肺不张,2例肺高压危象,死亡2例,死亡率为1.5%。结论精心的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1994年6月-2006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心脏瓣膜病变合并重度肺高压者(平均肺动脉收缩压≥100 mm Hg)132例.术后护理主要为:给予充足的氧气及定时翻身、拍背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血气分析调节氧的浓度、呼吸比值相应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同时使用扩张肺血管,降低肺高压的药物;预防肺高压危象及肺部并发症.结果 1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共5例,其中3例肺不张,2例肺高压危象,死亡2例,死亡率为1.5%.结论 精心的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通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16例生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顺利恢复,1例病人因术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合并脑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特点,预防、护理和治疗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并发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直接影响到病程的进展和预后.对于PAH患者的治疗,临床上依旧缺乏有效的手段,PAH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是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PAH患者病情变化快,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现总结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者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42岁,平均年龄15.6岁.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8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10例,右室双出口6例,法洛四联征9例,均合并有重度PAH.32例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促,8例有咳血史,心功能Ⅱ~Ⅳ级.X线提示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彩超提示重度PAH,全组肺动脉压力平均值为(77.82±10.48) mm Hg (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3.
对8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前应用氧疗及血管扩张药物—前列腺素E1,术中选择性能优良的微滤器和膜式氧合器,术后合理应用呼吸机,及时加用PEEP,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配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经过采取一系列呼吸道护理的措施,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15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通过严密监护加强护理,改变患儿肺顺应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提高肺动脉血氧压力,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肺高压危象的发生。结果:治愈127例,死亡3例,2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 d,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4 d。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护理难度大、危险高,全面、规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瓣膜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87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87例风湿性瓣膜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87例风湿性瓣膜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75例,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12例。结果: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5例,严重心律失常9例,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2.3%,其中低心排1例,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风湿性瓣膜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较重,注意围术期各环节处理,即重视术前心功能改善,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予大剂量注射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降肺动脉压靶向治疗,落实专科护理。结果 3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其中8例口腔溃疡经对症护理后3~5 d逐渐愈合,11例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经对症治疗10~14 d后,水肿逐渐消退,4例入院时收缩压72~84 mmHg、舒张压42~50 mmHg,经强心、扩张肺血管等治疗4~10 d后收缩压92~118mmHg、舒张压55~70 mmHg。本组34例住院14~22 d,均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重度右心衰竭患者给予全面的治疗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就我院 1980~ 2 0 0 0年资料较全的 5 2例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及总结。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2例患者中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5~ 36岁 ,平均 (11 6± 4 2 )岁。病种包括室缺 (VSD) 2 5例 ,房缺(ASD) 13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8例 ,VSD +ASD 3例 ,PDA+VSD 2例 ,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1例。静息时发绀 11例 ,活动时发绀 2 3例 ,咯血 5例。心功能 (NYHA)Ⅰ级 16例、Ⅱ级 2 7例、Ⅲ级 9例。心电图示右室肥厚 19例 ,双室肥厚 33例。X线胸片示肺纹理均有不同程度增多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