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检索对常用降压药物的服药时间与疗效进行研究的文献,对可供晚睡前服用的降压药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晚睡前服用降压药物时的注意事项。⑴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在早晨服用降压药物;⑵20%左右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动态血压监测确定为非杓型高血压后,应调整为晚睡前或早晨+晚睡前服用降压药物;⑶晚睡前服用降压药物时应选择长效制剂,结合临床并按规定剂量服药。晚睡前服用降压药物,有助于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减缓晨峰现象,减轻或逆转靶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2.
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成为普遍适用临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再次强调了高血压患者必须降压达标.然而,目前临床上单用搞高血压药物治疗所获得降压达标率不足50%.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超过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至少两种以上搞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高血压控制达标.因此,联合搞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成为普遍适用的初始冶疗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3.
林魁 《海峡药学》2013,(12):158-160
对我院24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降压药物临床使用率依次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片(心痛定)、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活喜)和特拉唑嗪片,总体来看,高血压控制理想的患者约为患者总数的一半,不同降压药物对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并不产生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头晕、头痛为共性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实施个性化给药.  相似文献   

4.
张耀东  侯霜 《医药导报》2010,29(1):45-46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和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查阅16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记录表,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有126例(75.0%)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联用≥2种药物治疗占81.0%,但血压达标仅占66.7%.CCB使用率为100.0%,ACEI或ARB使用率只有14.3%.结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应作为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该院ACEI或ARB类抗高血压药物在透析患者中使用比例偏低,与透析患者高血压药物治疗选择指南有不符之处.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手段,多通过药物治疗加以控制,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应当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预后.我院联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与单用卡托普利做比较,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的治疗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健康生活方式,另一个主要的工具,就是药物治疗。那么使用降压药物的时候,有哪些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呢?本期就为大家一一道来。一、服用降压药物的益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血压达标的目的是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降到最低。然而纵观医学发展史,看似理所当然的医学"常识",往往都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探索和研究。曾经有  相似文献   

7.
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一些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已公认:“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因此联合用降压药已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但是如何合理组合用药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问题。本文对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一些观点进行综述,以促进对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潘宏华  王晖  边平达  王珏 《中国药师》2012,(11):1624-1626
目的:寻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途径。方法:对1 0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服用的降压药物及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为87.63%,血压控制率为65.58%;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为钙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CCR+ARB、ARB+利尿剂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联用模式结论:定期接受体检、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和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配伍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及动态血压监测变化情况。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40例,分析其一般资料、降压药物服用情况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等。结果本组440例高血压患者中,35例患者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占8.0%;131例患者为单药治疗,其中,84例患者服用短效药物,占64.1%,47例患者服用长效药物,占35.9%;274例患者为联合治疗,其中,196例患者为短效联合用药,占71.5%,78例患者为中长效联合用药,占28.5%。服用短效单药与中长效单药患者的杓型、非杓型、清晨高血压比例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短效联合用药与中长效联合用药患者的杓型、非杓型、清晨高血压比例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长效药物有着较短效药物更为显著的效果,且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药治疗,能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控制,且能对其血压的昼夜节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服用降压药物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中,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25%,能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中的只有6%.  相似文献   

11.
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繁多。病人常因患其它疾病,需要将几种药联合应用。但有些药联用后会产生负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1、利血平忌冬眠灵 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失限症状,在长期服用利血平期间如增添冬眠灵,使血压降的太低,病人难于承受。因为利血平和冬眠灵的药物都是通过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作用,而呈现降压功用。两药同时服用,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血压显著下降,甚至严重者危及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都知道,患了高血压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但是,何时起始药物治疗,如何选择降压药物,了解的人则不太多。这里跟大家简单说说。何时起始药物治疗?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的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针对何时起始药物治疗?指南建议:≥140/90及收缩压超过130的高危/心血管病患者该用药。  相似文献   

13.
硝苯地平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1]。作者选择25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同时设对照组20例用复方降压片进行对比治疗,以观察评价硝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1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自门诊。按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并按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关于“口服高血压药物”规定,测右上臂血压为准,确诊高血压患者45例,并将其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片组25例均为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及其它降压药物无效者,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5~49岁8例,50~75岁17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还没有任何单独一种药物可完全控制高血压达标,约40%-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因此,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是提高现阶段血压控制达标率最重要的途径。拉西地平与赖诺普利均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我们利用上述两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影响基层门诊中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8月基层门诊随访的216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216例高血压患者中,73例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良好,143例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不佳。通过调查问卷确定影响高血压患者病情服用降压药物的因素有降压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年龄等级、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实际服药次数、实际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等。结论药物治疗依从性是降低血压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其受年龄等级、经济状况、文化程度、降压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等,导致其降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通过护理指导让患者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压药物的种类,降压原理、用法、剂量、副作用,理想降压目标,服药后注意事项,及时监测血压等等,提高患者治疗意识,坚持长期正确使用降压药配合治疗,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择时服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璐 《世界临床药物》2010,31(3):187-190
非杓型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子,控制凌晨血压水平及血压昼夜变化是非杓型高血压药物治疗目标。常用降雎药物择时服用是实现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常用降压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角度,综述择时服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衍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57-258
目的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方法使用β受体阻滞剂(常规的降压药物),早晚服用20mg硝苯地平缓释片。除此之外,对患者运用一些阿司匹林或者汀类调脂药物等药物来抗血小板。患者每一周都必须进行一次血压测量,用药6月。结果 1周以后,患者的出现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抑制,1个月后,对药效进行评价,显效,有效,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34,15,9;有效率为84.48%。使用此类药物治疗患者后,患者治疗前后统计的数据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综合合理用药的效果显然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对于患者来说,长期用药一定要加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冯霞 《哈尔滨医药》2007,27(1):18-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立文)后的降压疗效.方法 40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可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维持件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降压治疗可降低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拮抗剂(CCB)和β受体阻断剂等多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血透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本义综述近年各类降压药物用于血透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及其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