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方法在考察提取物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芍药、甘草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芍药、甘草微丸在30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2.
挤出滚圆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效果。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迅速。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中药复方腰腿痛宁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腰腿痛宁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腰腿痛宁微丸在30min内体外释放完全.结论: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优选工艺微丸的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萘普生钠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处方和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国产挤出滚圆机制备萘普生钠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处方和最优工艺条件,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收率.结果 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的萘普生钠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体外释放度也较理想.结论 挤出滚圆机制备萘普生钠微丸工艺简便,硬度适宜,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并考虑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方法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采用L9(34 )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结果 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体外溶出度在达到95%以上.结论 制备的微丸符合药用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缬沙坦速释微丸的成球促进剂进行筛选,并对缬沙坦速释微丸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考察评价并比较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维酮(PVPP)、预胶化淀粉(PCS)及k-卡拉胶5种辅料制得的碳酸钙微丸的质量,初步筛选可用的成球促进剂;进一步评价并比较MCC、L-HPC及k-卡拉胶制得的缬沙坦速释微丸的质量,确定k-卡拉胶为制备缬沙坦速释微丸的最佳成球促进剂。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该缬沙坦速释微丸的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处方:k-卡拉胶含量16.98 g,HPMC E5含量2.03 g,SLS含量0.26 g,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微丸的收率为91.23%,长径比为1.14,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结果表明k-卡拉胶制得的缬沙坦速释微丸圆整度好、收率高、溶出迅速。  相似文献   

7.
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使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以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和冰片为体外溶出考察的指标性成分,对微丸中加入的崩解剂种类、用量,黏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行了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处方中加入20%泡腾崩解剂、5%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中冰片的溶出效率增加,且3种指标成分基本达到了同步快速释放。结论通过加入复合崩解剂,可以使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微丸迅速崩解,从而使复方中药中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七有效部位丸芯,再以雅克宜93F肠溶包衣材料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以粉体学指标与体外释药性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微丸质量和包衣效率。结果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圆整度佳、收率高,在0.1 mol/L HCl中2 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5%,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6.8)2 h内累积释放85%以上。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丹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类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以微丸的物理性质及总黄酮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及工艺条件.结果 优选得到的最佳处方为:MCC与乳糖(质量比3∶1)为填充剂,质量分数5% PVP K30(体积分数30%乙醇)为黏合剂,质量分数10%CMS-Na作为崩解剂,载药量为30%;制备工艺为:挤出速度200 r·min-1、滚圆转速1 000 r·min-1、滚圆时间8 min;制得的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77.77%、90 min内溶出97.61%.结论 挤出滚圆法可以用于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可行,所得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血脂及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挥协同作用。在抗炎、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较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不同海拔地区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分别干预2周、4周后再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干预前后各组间血脂、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居住在海拔2260 m的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周、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高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全血粘度(低切、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高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居住在玉树州结古镇(海拔3681m)、果洛州大武镇(海拔3719m)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下降,治疗4周后与2周比较总胆固醇下降显著;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阿托伐他汀钙可纠正海拔2260 m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血脂紊乱及改善血液流变性,并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②阿托伐他汀钙能够纠正海拔3000 m以上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的血脂紊乱,而对高粘血症改善不明显。考虑高原低氧可能是该类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海拔3000 m以上的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单纯的调节血脂治疗不能改善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通脉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应用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服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联合服用降脂通脉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服药前和服药后30 d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相关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肌酸激酶(CK)。结果:A、B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P〈0.001)。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更安全、更有效地纠正混合型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咳喘固本微丸,改善口感,服用方便。方法:采用切线喷雾制丸方法制备微丸,通过含量测定,确立微丸最佳制备工艺。结果:采用切线喷雾制丸,其含量检测指标符合规定。结论:切线喷雾制丸、包衣具有所需辅料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符合要求等特点,非常适合传统复方中药制剂微丸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返魂草微丸制备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返魂草微丸,改善口感,服用方便。方法:采用层积法制备返魂草微丸,通过含量测定,确立最佳微丸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淀粉、微晶纤维素等辅料层积法制备微丸,其含量检测指标符合规定。结论:以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为辅料制备出的微丸溶出度重现性好,质量稳定,口感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血脂异常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 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12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治疗12周后,氟伐他汀组的TC、LDL-C和TG分别由治疗前的(6.07±1.23)、(3.33±0.61)、(1.71±0.34)mmol/L降至(3.79±0.41)、(2.46±0.23)、(1.19±0.10)mmol/L,阿托伐他汀组的TC、LDL-C和TG分别由治疗前的(6.03±1.19)、(3.39±0.65)、(1.75±0.37)mmol/L降至(3.87±0.45)、(2.55±0.27)、(1.23±0.13)mmol/L,两组的TC、LDL-C和TG均显著降低(均P〈0.01);氟伐他汀组的不良反应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调脂疗效均显著,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的安全性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为调脂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缓释盐酸丁螺环酮微丸为模型,通过实验设计和回归统计的方法筛选和优化其关键生产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实验室型流化床,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以微丸的1 h、4 h和8 h累积释放度及包衣收率为考察指标,以关键工艺参数喷液压力、喷液速度和进风温度为自变量,建立优化拟合方程进而建立统计模型,并验证方程的准确性,最终通过方程计算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通过拟合方程获得的工艺参数,可获得释放曲线较为适宜的缓释微丸。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实用性,统计模型的方法可以作为流化床工艺参数优化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进行处方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分别制备两种微丸。主要以收率、释放度及处方稳定性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黏合剂的种类、浓度及包衣增重对双嘧达莫缓释微丸的质量及释放有显著影响。不同辅料的性质、包衣增重对阿司匹林速释微丸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结论:优选出更适合产业化、稳定性更好的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而B组患者则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肌酸激酶同工酶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变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值在术后24h内有升高趋势,术后各时段B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要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段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能够明显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变化,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脉冲释药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释放。方法用空白丸芯依次进行含药层(SBA),溶胀层(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及控释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制备硫酸沙丁胺醇脉冲释药微丸。采用紫外法和蓝法考察含药层、溶胀层及控释层在生理盐水中药的体外释放。结果含药层在生理盐水中能正常释药,溶胀层和控释层的增重对脉冲释药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有明显影响,溶胀层包衣增重15%,控释层包衣增重20%所制成释药微丸,释药时滞时间约为4.1 h时,这正好对应哮喘患者清晨2∶00发作时晨。结论所制备的硫酸沙丁胺醇脉冲释药微丸具有体外脉冲释药特性,适合哮喘患者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